前一阵,高尔夫球巨星泰格•伍兹在寓所外撞车,嘴唇受伤流血。一宗原本寻常的交通事故,后来却惹起轩然大波。最初伍兹太太艾琳•诺德格林声称用高球杆砸破车窗勇救丈夫,后来却被网站揭发,她其实是因为伍兹对婚姻不忠,抓伤他后还拿着高球杆追打他才酿成撞车。
这还不是事件的尾声,媒体很快便揭发肇事原因是伍兹与派对名媛瑞秋•乌琪泰儿(Rachel Uchitel)有染,令太太妒火中烧。接着一名酒吧女招待珍美-格拉布斯(Jamie Grubbs)向杂志爆料,声称和伍兹有染31个月,做爱20次,且有伍兹发给她的超过300条手机短信、照片以及电话录音为证。
很快,另一本杂志又披露伍兹另一名情妇的身份:赌城拉斯维加斯一家俱乐部27岁的经理卡莉卡•莫奎因(Kalika Moquin),她的朋友声称伍兹向她透露婚姻和家庭生活不愉快,两人曾多次幽会。
这样的绯闻越爆越多,本文搁笔之际,被揭发的情妇竟多达14个。伍兹苦心经营的好好先生形象,于是毁于一旦。
令人费解的是,牵涉的情妇如此之多,却一直没人揭发,让伍兹以好好先生的形象示人;为什么一次交通意外,就可以让她们一次性地暴露出来呢?
这令我想起一个学说――“破窗理论”。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在1969年做过一个有趣的心理实验:
首先,他把两辆一模一样的车子遗弃在纽约两个不同社区的街头。其中停放在Palo Alto这个较为富裕社区的一辆,过了一个星期还完好无损;停放在Bronx这个相对贫困社区的一辆,他拆掉了车牌,打开了车篷。
你猜猜有什么事情发生?
不到10分钟路人便开始偷窃,把值钱的东西例如电池、散热器等都拆下来偷走。接着有人开始进行破坏,刮花车身、敲碎玻璃。3天之后,车子变成一堆废铁,连小孩都去糟蹋。出乎津巴多意料的是,其实生事的人很多是衣冠楚楚的白人。
或许你并不感到意外,毕竟社区阶层背景有别嘛!但更有趣的还在后面:
津巴多随后又把前文说的那辆停放在富裕社区车子的一块玻璃敲碎。你猜猜接着又会有什么事情发生?
仅仅几小时,车子便遭遇类似的命运。再一次,生事的很多都是衣冠楚楚的白人。
后来,两位犯罪学家詹姆斯•威尔森(James Q. Wilson)和乔治•凯林(George Kelling)受到启发,提出了有名的“破窗理论”(Broken Window Theory):
如果有人打破了一栋房子的窗玻璃,而这扇窗户没有得到及时修理,别人就可能受到一些纵容的暗示,走过去打烂更多的窗户。久而久之,这些破窗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大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下,一些不良风气、违规行为就会滋生和蔓延。
伍兹的情况也可以从同一个角度来理解。原本太平无事,大家当然不敢轻易动他一根毫毛,但当交通意外鸣响了第一枪、伍兹又无法有效处理时,其他人便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中国人有“落井下石”的说法,其实也是类似的道理。
可见“破窗理论”指的是一种集体行为。要防止不良的集体行为发生,最好的方法莫过于不让破窗出现。万一失手出现了“破窗”,就得赶紧处理。否则,“破窗”就会发出信号,暗示“无人追究”,结果大家的自律和心理障碍就会开始松懈、溃堤,最后一发而不可收拾。
回到本专栏一向关心的主题,“破窗理论”如何应用到领导的学问当中去呢?
很多大城市的警方,都知道运用这个理论。他们扑灭罪行、降低犯罪率的方法,并不是费尽心力去侦破大案,“打大老虎”,而是先集中打击例如涂鸦、开快车等“小苍蝇”。他们相信,如果一个黑社会分子怯于严密的警力而不敢在街头挑起是非,他们往前跨一步作大案的机会也就不那么大了。
其实,“破窗理论”的智慧,即使没有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实验,一代政治家丘吉尔也早已掌握。
丘吉尔最不能容忍凌乱和无序,即使在战争时期。当时他曾下了一道命令,当一些建筑物在纳粹的轰炸下损毁时,只要是损坏不大的地区,破碎的窗玻璃必须尽快更换,绝不能让一些本来可以修复的建筑物被人荒废不理,看起来像个废墟。
我想,这是因为丘吉尔知道,一旦凌乱和无序的气氛被纵容,就会对政府的管治产生威胁。如果这种气氛像瘟疫一样蔓延,国民的尊严和士气就会慢慢受到侵蚀,这场仗就会兵败如山倒,到那时后悔就晚了。
詹姆斯•威尔森和乔治•凯林的理论,原本在1982年的一期《大西洋月刊》上发表,1998年,詹姆斯•威尔森把它改写成了一本书:《修复破窗》(Fixing Broken Windows: Restoring Order and Reducing Crime in Our Communi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