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说,妓女“给我以生活中别处无法寻得的性慰藉”。 没有人否认维迪亚?奈保尔的才气,早在1972年,大家就认定奈保尔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因此。当2001年奈保尔确认自己获奖后,并没有特别的惊喜,只是发了一个简短的声明,说自己“对获此殊荣颇为欣喜,这实在是我未曾臆想过的荣誉”。
诺贝尔奖颁给奈保尔,其实也是表明瑞典文学院的一个态度:个人的道德标准和文学要彻底划清界限。事实证明,瑞典文学院非常有先见之明。如果当时这个奖和道德挂钩,那么7年后,奈保尔的行为就相当于给了诺贝尔文学奖一记响亮的耳光:奈保尔承认,对和自己相伴41年的妻子从未温存过。在这段婚姻中,他从没给妻子买过婚戒,有一个交往了24年的情妇,结婚后第三年就趁妻子上班和妓女鬼混,还在妻子死后第6天就把另外一个情妇领回家。
这些事,奈保尔从来没打算瞒过他的妻子帕特丽夏。帕特丽夏和奈保尔相识在牛津大学。1955年结婚,两人没有孩子,直到1996年帕特丽夏因乳腺癌复发死去。1994年,帕特丽夏刚刚接受了乳房切除手术,当时正在写《印度:百万叛变的今天》的奈保尔不仅很少去医院看望,还在接受《纽约客》采访时公开自己是个“召妓的男人”。他说,之所以召妓,是因为性能给他带来自我认同,让他感觉到自己的存在。他公开自己对帕特丽夏的不满意,“每个人(的性生活)都是完整的、满足的,而我的不是。”听到这番话的帕特丽夏彻底崩溃,从此一蹶不振,两年后去世。
其实,对于自己不能满足丈夫,帕特丽夏是知道的。在和丈夫41年的婚姻中,帕特丽夏记下24卷日记,“维迪亚告诉我,自从1967年,他就对和我做爱没有任何兴趣。”5年后,奈保尔遇到了已婚的玛格丽特-古丁,并和她开始了长达24年的婚外情。当然,在帕特丽夏去世后,奈保尔也没有娶玛格丽特。那时候,他已经爱上离异的巴基斯坦记者娜迪拉,在发妻去世两个月后,第二任妻子就娶进门。现在,当75岁的奈保尔将自己所有的档案以62万美元卖给自传作家,从3月23日在英国《每日电讯报》连载时,他开始对妻子的死感到有一点内疚:“可以这样说,是我杀了她。”
虽然帕特丽夏很少出现在奈保尔的作品中,但他在小说中一贯强调的男权主义足以反映出他们的婚姻关系。因为奈保尔讨厌妻子英国人式的古板和不解风情,帕特丽夏过早地枯萎了。曾经和奈保尔一起周游世界、互相提携30多年的美国作家保罗?索鲁在回忆录《维迪亚爵士的影子》中谈到自己初见帕特丽夏的情形,那时的她“娇小而苍白”,虽然有张“甜美的脸”,但“华发早生”。奈保尔对女人的态度一贯如此,对情妇玛格丽特也好不到哪里去。他们的相遇“解放了我,却毁了她。这是不可避免的”。虽然奈保尔说知道自己把玛格丽特拖成一个“中年女人,甚至老女人”不公平,但是“真的无能为力”。
之所以愿意回头正视这段,不仅是因为奈保尔老了,还因为奈保尔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剖析自己。在45年的作家生涯中,奈保尔写了26本书,捧回了所有英语文学的重要奖项,但他从来就没有归属感。奈保尔祖籍是印度,1932年出生于特立尼达,18岁到英国读大学,1990年被英国女王封为爵士。他的一生都在印度后裔和英国移民的身份中挣扎:作为英国人,他跻身上层,曾担任英国广播公司的主持人,作品也被公认为最能体现英文的力量,但他从没放弃谴责英国殖民后印度人无法收拾的烂摊子。作为印度人,他痛恨自己无法去除的亚洲烙印。1949年为了申请牛津,他给姐姐写信抱怨自己的脸太胖,“就算是从印度来的印度人也没有比我更像印度人”。正是这样的分裂让印度和飘零成了他文学的永恒主题。在1994年出版的《世界的道路》上,第一句话“我离家已经四十年,我那时才十八岁”真实地描述了他内心中的印度情结。虽然身体是印度人,他的精神却是英国的,在他的笔下,印度社会是分崩离析的,恰如书名《印度:一个受伤的文明》。
分裂成就了奈保尔尖锐机智的文笔,也让他众叛亲离。生活中得不到满足的他对世界充满了不屑,他说布莱尔是“文化践踏者”,不相信一切宗教,对狄更斯充满鄙视,对任何人都不留情面,和最好的朋友保罗-索鲁决裂。如果说在这个世界上,他还有一个找不出缺点的人,那就是47岁英年早逝的父亲。可能也是因为21岁时父亲就去世了,让他从此失去了对别人的信任,也让他开始用批判的眼光看世界,并最终成为一个才华横溢但道德备受指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