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满则亏【朱政平,“新世傲”的盈与亏】

  朱政平简介:   上海新世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十届、十一届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市工商联常务委员、纺织服装商会会长,上海企业海外发展联合会副会长,首届上海市“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第六届中国经济十大创新人物,上海市外经贸工作个人特别贡献奖(唯一民营企业家),上海市“为三个文明建设”先进个人。1995年创立盛顺服装(集团)有限公司;2007年,受托组建以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服装商会为主体的股份公司――上海新世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现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高级赞助商。
  
  三年多前,“上海新世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新世傲”)籍籍无名。
  三年多后,在百度中输入“新世傲”,你会得到几万个结果。更关键的,它和“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高级赞助商”、“世博会特许商品集成商”、“世博局唯一授权电子商务网络销售商”等,联系在了一起。
  “世博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品牌。三年多时间,一个知名品牌就诞生了,没有世博会,这可能吗?”作为“新世傲”的董事长,朱政平很得意自己当年的创举。
  10月11日,在“新世傲”宽大的会客室内,这位年轻、干练的老总语气笃定地告诉记者:赞助上海世博会,我们,肯定是大赢家!但至于赚多少,这要到年底,财务统账,才知道。
  “那世博会后公司怎么打算呢?”
  “我们已做好准备,迪斯尼,侬晓得伐?不要几个月,你就会看到我们的新闻了!”这位董事长信心满满。
  
  “新世傲”:抱团的合力故事
  
  朱政平是2007年5月创立“新世傲”的,之所以取名新世傲,他的意思是,“新公司,为世博而生,傲然独立。”
  之所以成立“新世傲”,还有一段故事。
  2006年7月,上海市工商联纺织服装商会(下简称“纺织商会”)成立,从事多年服装生意、并在上海拥有一家服装厂的朱政平,当选为会长。
  对商会的未来,朱政平思路与众不同,他认为,“商会的工作,应该‘商’在前,‘会’在后,商会不能光为会员服务,还应该形成‘造血’功能,有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支点。”
  巧合的是,当时,上海世博局已经开始招商,上海市工商联带领下属的几个商会前去拜访沟通。世博局的同志提到,还没有纺织服装类企业赞助。朱政平心动了:“其他的不敢想,做服装我们总还可以吧。”
  “当年,我申请(奥运特许经营商)三次,都流标了。”至于原因,朱政平到现在都不明白,“不管输赢,至少发一份书面函吧,写个‘谢谢参与’。”一直在等待,但“网上查不到,打电话过去对方说不知道。”
  现在,世博会开到了家门口,朱政平嗅到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气息。他设计了一个皆大欢喜的方案:市工商联举牌赞助上海世博会,费用由“纺织商会”出,接下来后,业务则分包给各出钱的“纺织商会”会员。
  可是,世博会的规则是,赞助商只能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工商联参与,有些另类。而且,就在朱政平为他的这个“方案”运作的过程中,听闻风声的企业,向世博局递了标书。
  不得已,朱政平另生计谋:合资成立一家公司,让“纺织商会”会员自愿认购股份,抱团赞助世博会。为此,他连续六次召开会员大会,沙盘演练:一个多亿的赞助费赚不回来怎么办?业务如何分配……
  最终,有20家企业自愿入股,筹集资金2.5亿元,“新世傲”成立了,拥有超过20%股份的朱政平被推选为董事长――成为世博高级赞助商的2000万美元解决了,企业法人资格的问题也解决了。
  5月份成立的公司,6月12日向世博局递标书,9月27日,上海世博局与均瑶集团、“新世傲”签署协议――在一片惊叹声中,成立仅仅三个多月、名不见经传的“新世傲”,成为了上海世博会的高级赞助商!
  那几天,朱政平在MSN上的名字是:“赢了!”三年多后,再回首这段岁月,他多了诸多感慨:“当中的过程就不细说了,谈的非常辛苦,就像是打仗,还没想到后来有那么多变故……”
  
  200亿元目标:特许经营模式的变化
  
  获得授权后,怀着兴奋、激动之情的朱政平,仅仅10天就启动了“世博标志特许产品生产项目”,动作可谓神速,可是,特许产品如何在两家世博高级赞助商之间分配,成了一个难题。
  按照协议,“均瑶”和“新世傲”分别承担世博会6个特许品类产品的生产,但是具体到是哪些品类归谁,两家赞助商又要坐在一起来谈判和协商,“谁都想生产那些利益最丰厚的那部分”。
  最初,“新世傲”没有自己的工厂,朱政平采取的模式是,不生产,向生产厂家收取授权费。可生产出来的商品总要有销售渠道,自2007年12月起,“新世傲”先后开设了6家特许产品零售店。
  让人始料未及的是,2008年3月19日,世博局与具有国企背景的上海久事国际赛事管理有限公司(下简称“久事赛事”)签约,“久事赛事”成为世博会的“特许产品零售高级赞助商”,获得了特许产品的销售渠道权。
  之后,“2009年春节,大年初五,世博局的领导就找到了我们三家赞助商,说要改变现行的经营模式。我强烈反对,均瑶集团同意,久事赛事不表态……”朱政平说,那一阶段,他甚感孤单。
  最终,胳膊没拧过大腿――2009年11月,上海世博局将特许产品的经营模式又翻回到奥运模式:即所有想参与特许生产经营的厂商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可以自由地向上海世博局申请。
  结果,有300多家生产企业入围生产带有世博标志的特许产品,有200多家企业可以销售这些产品。如此一来,“新世傲”世博“高级赞助商”身份失去价值――高昂赞助费用打了水漂,向生产商收取的授权费要一一退回。
  颇有荒诞色彩的是,当初,“新世傲”费尽心力地向生产厂商培训,希望生产商生产越多,他们拿到的分成越多。不想,模式一变,这些原本必须靠其授权的厂家成为了它的竞争对手。
  让朱政平闹心的是,这些对手中,还包括“新世傲”的股东。“有一段时间,我们连董事会都不敢开了,因为大家相互之间变成了竞争对手。”朱政平说,有股东开始抱怨,你这个董事长怎么当的,赞助费都打了水漂!
  “变得太快,天天都在变,我能有什么办法呢?”朱政平叹息一声,“唯一不变的,就是世博的目标,要精彩、难忘,可谁考虑我们这些赞助商呢?”
  
  赢与亏的辩证法
  
  在经历短暂的慌乱与踌躇外,朱政平开始重整思路。
  首先,特许产品经营模式的改变,让很多厂商、零售商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不过,这也意味着,特许产品再没人为的切割与划分,不用和谁谈判,世博所有特许产品“新世傲”都可以做。
  另一个好消息是,经过考察对比,在300多家生产商和200多家零售商中,上海世博局指定“新世傲”作为世博会“特许商品集成商”、唯一授权的“电子商务非商城类的网络销售商”。
  与此同时,为了实现200亿元的销售目标,上海世博局联合上海百联集团等大型国企,在大型商场专门辟出世博特许商品销售区,租赁给“新世傲”使用。结果,2010年1月20日、27日、2月6日、7日,“新世傲”分别在第一百货(南京路店)、百联又一城等黄金地段相继开出四家特许商品零售旗舰店。
  “现在,全上海,合作加直营,我们一共有200多家店面,是最大的渠道商。凡是1000平方米以上的店,全是我们的。所有的便利店、超市,也都是我们来供货……网上电子商务还是我们独家做的。”
  “还有世博园区,我们拥有门店最多,有6间,均瑶有2间,久事1间。尤其是我们还有额外的第7间,那就是中国馆的礼品店――我们是中国馆国礼的提供商,园内只能找我们买。”
  朱政平说,随着世博客流的增加,他的这些渠道店面开始充分发挥威力:每天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销售额,“简直是日进斗金”,几个月下来,光批发的商品,就三四个亿,零售7个多亿,加上之前的销售,十几个亿不成问题,“稳赚不赔”。
  “我们在世博特许经营中扮演的角色,我相信不是别的特许生产经营商可以比拟的,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上了。”朱政平有些激动,他坦言,从去年11月份到今年4月份,是他感觉比较糟糕的日子,“现在好多了”。
  而且,让他得意的是,在世博开幕的时候,他已经开始考虑公司世博后的发展,比如,早就布局电子商务,拥有了一个名为“哈华网”的电子商务平台,还有物流、实业、文化传播等。
  “在中国做这个领域的并不多,新世傲或许会是中国特许经营产业的黄埔军校。”朱政平说,他的设想是,借服务世博之机,实现由外向型向综合型企业的转变,“以做特许经营为主,成为现代服务业的运营投资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