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只会加速中国经济的破产

  WTO本来是好事,互相降低关税显然能增加交易,促进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得更优配置,从而提高经济效率,加速经济增长。

  

  可我们应该明白一点,WTO对经济效率的提高是通过交易来实现的。人家有比你廉价的汽车卖给你,那你就必须有比人家便宜的衣服卖给他,互取所需,互惠互利,这交易才能做成。

  

  可如果人家有便宜的汽车卖给你,但你却没有比人家便宜的东西卖给他,结果会是怎样呢?

  

  你买人家的洋车,那得支付洋钱,--而这洋钱来自出口商的出口创汇,如果出口有限而另一方面却又有大量购买洋车的需求,那就会造成“过少的洋钱被过多的土钱所追逐”,从而造成洋钱涨价,--而洋钱一涨价,洋汽车的价格也就不会如先前那么便宜了。所以,离开了出口增长为后盾,我们就不可能持久地去享受到便宜的洋商品。

  

  洋钱一涨价,学术的语言叫“本币贬值”,就能使出口商更有利可图(赚同样的洋钱能换更多的土钱),从而促进出口增长,恢复供求平衡--也就是说,汇率随市场的自由浮动,正如商品价格的自由浮动一样,它可有效地调节进出口的平衡,促成宏观上的资源有序配置。

  

  可是,如果,如果我们的企业,它缺乏活力,它对市场不敏感,那后果会怎么样呢?--尽管洋钱涨价了, 尽管因为加入WTO而使海外增加了大量的市场机会--但这些出口商们却因为官僚作风、产权不明、效率低下,而不愿意或不能够去见缝插针的占领市场,或者失去稍纵即逝的市场机会--那么,显然,即使外汇涨价,即使WTO,我们的出口将依然不能增长,从而造成外汇的绝对短缺!

  

  糟了!这就是金融灾难的预兆了!接下来了就是货币的大幅贬值,和国家的破产!这种情况在1994年的墨西哥比索危机和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风暴中,已经一再地出现过!

  

  让人揪心的是,如果中国一旦加入WTO,我们所面临的正是这么一个形势!大量的国有资源被一些低效率的官僚机构所把持,而且负债累累,几乎都处于瘫痪状态。而可流动的货币资本却绝大部分被把持在一些特权阶层手中,呆在银行里无法流动。一旦入世,我们几乎只能束手待毙!

  

  刻不容缓的,就是改革!在确保公平的基础上,将一些近于瘫痪的国有企业卖给有能力经营的个人,让其恢复活力。考虑到国企职工们长期的劳动被一些“富方丈”所侵占的现状,我们在实现这种转换时,一定要首先考虑职工的利益。让广大职工成为改革的主体,而不是让一些非法暴富的特权者将职工扫地出门。

  

  如何改,是技术问题,不改,那毫无疑问的死无葬身之地!从中美两国就WTO所达成的协定内容来看,大部分的条款都对我们的民族工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但我们却并未从这些条款中看到足够的出口机会。要是敞开国门让洋鬼子跑进来的同时,我们的民族工业却不能及早走出去,那等待着我们的,就是国家的破产。

  

  巴尔舍夫斯基是个老奸巨滑的家伙,中美协定的内容让人不忍卒看。2000万吨玉米的配额,占消费量的5%,对此,北京大学的卢锋博士说了一句“不要低估了农民的反应能力”,--但以我老土冒看来,我倒宁可希望大家“不要高估了农民的反应能力”,消费量的5%很可能占到交易量的一个很大比例!--我们是农民啊,要是出口欣欣向荣,这玉米不种也罢,打工划得来的多,可是现在,你让我上哪儿去打工啊!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世贸组织研究会的张汉林先生认为,“加入WTO不会对国有企业有太大冲击,因为我们可以充分利用WTO的有关条款来保护自己,洋货不会一下都涌进来”--可是,如果我们不是积极地去抢占市场机会,而只是消极地想着如何去保护自己的落后产业的话,那加入WTO的意义不是大打折扣了吗?

  

  牌还是在我们这一边,关键看你怎么打。如果当局者死守着现行的“国有制”这一腐朽信条不放,而没有励精图治、勇于革新的勇气,那终将要沦为历史的罪人!

  

  还有一种很乐观的说法,说是“开放可以促改革”,--可我对此却真的乐观不起来,“改革”的措施应该越早越好,越主动越好,而不能够被动地等“开放”来“促”。非得要在民族工业的核心竞争力遭受不可逆转的创伤之后才来谈论“改革”的问题,我只能说,那将是中国人民的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