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教育”是最适合的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9-300-01
  陶行知把教育和社会生活联系起来进行考察,认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要“用生活来教育”,教育与生活要有高度的一致。我们从事的是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最生活化的人和技术化的人才,“用生活来教育”是最适合的教育模式。
  一、职业教育是最生活化的教育
  职业教育是指为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技能或职业知识、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从而满足从事一定社会生产劳动的需要而开展的一种教育活动,因此就概念而言,职业教育当之无愧是最生活化的教育。职业教育的目的是满足个人的就业需求和工作岗位的客观需要,进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加快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型,这关系着国计民生,因此就教育的目的而言,职业教育就是最生活化的教育。职业教育的立足点只能是现实中的“个体存在”,从事职业教育的主体、接受职业教育的主体都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他们的现实生活的需要和能力决定了职业教育的教育目的、内容、方法、形式、水平等。无论是理想的职业教育还是现实的职业教育,如果离开它的基本的逻辑起点,即现实生活中的人,都是不科学的。职业教育是最生活化的教育,这是由职业教育本身的定位、目标、特点和基本逻辑起点所决定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二、职业教育需要生活化的教育
  职业教育是最生活化的教育,因此职业教育就不能象基础教育那样囿于理论和说教的窠臼中,职业教育需要的是生活化的教育。其一,职业教育是培养劳动者的教育,只有让教育对象融入到相应的劳动实践中才能更好地感受劳动的“五味”,才能从中产生对自己将来要从事的职业的敬畏和担当;其二,职业教育是为了个人的就业和岗位的需求,关系着国计民生,只有让教育对象深入到自己学习的专业的实践中才能真实地体会专业技能的奥妙,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技能,提升将来的岗位适应能力,更重要的是从中体会那种专业中的佼佼者那种“锲而不舍、精益求精、不断创新、服务至上”的工匠精神;其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生活中活生生的人,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这更需要我们的职业教育融入生活、品味生活、升华生活。
  三、职业教育如何才能生活化?
  职业教育是最生活化的教育,因此职业教育需要生活化的教育,那么如何才能实现教育的生活化?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看来,生活就是教育,就是教育的内容,他的生活教育内容博大无比,是动态的,因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因而也是全面的,由此而开展的教育是有利于受教育者的终身的。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相当明确,他的“社会即学校”学说,更是告诉我们“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增加”。这与解决职业教育中教育内容陈旧、不符合学生生活实际、不切合学生思想认识、不能很好地为学生的将来生活服务的现象是很有启发的。实践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教育内容必须尽可能地注入生活的新鲜血液、新鲜内涵。根据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理论,“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方法,事怎么做,就怎么学,就怎么教”,而教学的中心是“做”,即实际生活。我们必须了解生活,了解学生生活现状、了解生活发展趋势、生活对人的要求的变化。现实生活中需要的是全面发展、品学兼优、视野开阔、生理心理健康的人。
  要把职业教育生活化,需要我们职业教育人积极的、有创造性的践行陶行之的“生活教育理论”。近年来“工学结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模式,成了我国职业学校,尤其是中职学校毕业生高就业率的秘诀,其实这个秘诀就是职业教育生活化。德化职业技术学校在职业教育生活化方面做了积极有效的实践,取得了很好的实效。
  其一是树立以“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思维,积极实践陶行知“做中教,做中学,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
  其二是积极打造实训基地、平台。生活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劳动实践,实训基地所提供的就是让职业教育对象最接近生活的技能实践,很好地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快速提升专业技能。德化是一个世界级的陶瓷产区,其陶瓷品牌自宋以来就蜚声中外,德化的陶瓷是海上丝绸之路上源源外运的重要物资,这样一个得天独厚的环境蕴育了许多大师,过去如此,现在也如此。籍此深厚的人文底蕴,德化职业技术学校在校内建设了14间瓷艺大师(名师)工作室,每一间工作室都是学生孜孜求索生活与艺术真谛的伊甸园,是蕴育新一代大师的地方。除此之外,学校还开辟了4个电商实训平台、4间手拉坯作坊等。在校外,学校与各大陶瓷企业、星级酒店、优质幼儿园、旅游景区等联合办学,给教育对象提供了更为广阔生活体验空间。
  其三是深入构建“师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师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技艺传承最直接的模式,也是最生活化的模式。校内外高水平的工作和实训平台的建设,以及校企联办等都為“师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方便之路,使这一种最古老、最直接的技艺人才培养模式得以顺利实施。“师徒制”其实在国内外职业教育中已是普遍采用的模式,做为职业学校,要让这一模式发挥更好的效用,就得要接地气,要发挥地域优势,挖掘名师,让学生在大师工匠精神不断熏陶下成为新一代的大师。当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接地气,那一定是富有生活气息的,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是生活中的人,而不是凌驾于生活之上的理论人。
  其四是健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产教融合能最直观让全体教师明白“教什么和怎样教”的问题,同时能让全体学生知道“为什么学”的问题,是最生活化、最为有效的激励机制。学校努力创建师生作品或创意的展示推广平台,让师生的学习成果能以恰当的渠道展示在消费者面前,以消费者对产品的接受度和满意率来检验学校的教学水平和办学成果,以最生活的方式激发老师教好、学生学好的强烈愿望。
  落实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要明确学校和企业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所担当的责任,双方要不断探索,拓宽校企合作的新渠道。一是学校在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让学生深入到工厂企业,向企业员工学习,与之一同操作,所出作品符合要求可获得一定报酬。二是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委托学校根据所需人才标准设定相应的课程、以恰当的教育教学方式进行人才培养。三是企业以设立奖学金等方式向学生全面渗透企业文化,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特定企业文化的感染与熏陶,最终选择并热爱它。
  “生活教育”是最适合的职业教育模式,实施“生活教育”,小而言之,是为学生将来的生活负责,为学生终身成长负责;大而言之,是为国家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新一代技术人才,为中华的腾飞锻造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