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从苏共党史还是从世界共运史上来说,1956年2月25日这一天,都可以说是一个分水岭的日子。这一天赫鲁晓夫做了反对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的“秘密报告”,报告中不仅揭露了斯大林杀害了三分之二以上的苏共十七次代表大会的代表,而且揭露了斯大林实行民族大清洗,将大批苏共干部和普通群众送进西北利亚劳改营进行残酷折磨的种种罪行,与会者鸦雀无声,个个听得瞠目结舌。当时正是冷战时期,这个报告被以色列特工搞到后立刻送给了美国联邦调查局,不久就出现在全世界各大报纸上。好象是一颗落在世界共运史上的重磅炸弹,将全世界共产党人的“坚如磐石的团结”炸得粉碎。
当时世界各国的共产党对这个报告的反应是大不相同的,反应最强烈的当然是被苏共直接控制下的东欧各国的共产党。在这个报告的影响下,同年在波兰发生了“波茨南事件”,十月又发生了震撼世界的“匈牙利事件”,导致了这两个国家的共产党领导人的下台,匈牙利总理纳吉被杀。由于苏共用坦克车镇压了匈牙利人民的起义,全世界许多国家的共产党员纷纷宣布退党,最有名的就是当时的美国共产党总书记法斯特公开谴责苏共对匈牙利人民的暴力镇压行为,并宣布退出共产党。
二战之后,由于苏联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取得的辉煌胜利并打出了一个社会主义阵营,共产主义思潮在全世界迅速蔓延。当时西欧资本主义大国的法国、意大利的共产党在人数上曾经一度成为本国最大的党,但“秘密报告”被揭露特别是“匈牙利事件”发生之后,由于这些国家的共产党员大批退党,使得资本主义国家的共产党的势力和影响迅速弱化,现在大都已泡沫化。
在中国当时是个什么情况呢?首先是矢口否认“秘密报告”的存在,说是“美帝国主义的反苏反共的造谣”(后来在六三年中、苏大论战中也全文公布了这个报告),但中央委员一级的领导却都发了这个报告。这个报告对中共的冲击也是很大的。同年中共召开了第八次代表大会,会上刘少奇做的政治报告中就提出了“反对个人崇拜”并取消了“毛泽东思想”的提法,为此使得毛泽东大为不满,结下了毛、刘之间的第一道梁子,也为后来在“文革”中整肃刘少奇埋下了第一道伏笔。毛泽东虽然对斯大林企图将中国变成苏联的卫星国的做法不满,并一直加以抵制,但反对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却触动了他那根过敏的神经,中、苏两党的分歧也由此开始,因此完全可以说,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是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分水岭,从此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由顶峰迅速滑落。
我国五七年的整风反右运动,毛泽东“阳谋”的出现与赫氏的“秘密报告”有很大的关联。当年不少知识分子被打成“右派”恐怕也与受这个“秘密报告”的影响有关,因为虽然官方不承认这个报告的存在,但不少知识分子和青年大学生都通过不同的渠道知道了这个报告的内容。当时因为北大有几百名苏联和东欧的留学生,这个报告早已在秘密流传。我本人就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北大第三阅览室看到这个报告的(当时任大熊老师手里拿着一份英文版的英国“工人日报”,上面有这个报告,因为我当时的英语水平还不错,也看了这个报告,并与任大熊、陶懋颀二位老师共同翻译过这个报告)。这个报告对我的震撼很大。我原来对共产主义的美好远景是充满憧憬的,尤其是对当年宣传的“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充满向往。可是当我从报告中看到了斯大林实行专制独裁所犯下的种种罪恶,使我对“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治体制产生了怀疑。当时我认为斯大林之所以能够在苏联实行独裁专政恐怕与苏联的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治制度有关。后来我被打成“右派”,从思想根源上讲,受这个“秘密报告”的影响恐怕也是原因之一。
苏共二十大后,赫鲁哓夫提出了“三和、两全”政策。所谓“三和”即跟资本主义国家,主要是美国,搞“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即让资本主义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
所谓“两全”,即在苏联实行“全民党”、“全民国家”。中共将赫氏的“三和、两全”政策说成是修正主义,并在六二到六四年的中、苏大论战中进行了彻底地批判。不过如果你再拿出当年的“九评”文件读一读,其中大部分“理论”,以今天的观点来分析,特别是若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观点来分析恐怕是很可笑的。
实事求是地讲,“三和、两全”政策,无论在当时或是用在现在的观点来分析,都应该说是正确的。但可惜的是赫鲁晓夫并没有真正执行他提出的这项政策。如果赫氏真正跟美国搞和平竞赛,集中精力搞好经济建设,把苏联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到超过美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将苏联建成全世界人民向往的乐园,让全世界人民看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苏共就不会垮台,社会主义阵营就不会解体。二战后斯大林一直想凭借武力在全世界,特别是在欧洲强行推行共产主义。赫鲁晓夫虽然批判了斯大林对苏联人民犯下的罪行,但却继承了斯大林的对外扩张政策,集中了苏联70%以上的人力、物力资源跟美国搞军备竞赛,他的后继人勃列日涅夫、安得罗勃夫、契尔年柯也继续执行这一政策,结果让美国把苏联的经济拖垮了。要知道当时苏联的经济总量还不及美国的十分之一。九五年因为帮一家公司搞对俄贸易,我曾经去俄罗斯考察过。我们的俄国贸易伙伴曾经是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的同学,他告诉我说,原苏联70%以上的工业企业都是直接或间接为军备生产服务的,因此,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后,苏联的工业转型遇到了巨大的困难,十多年后的今天才刚刚缓过气来。
再分析一下赫氏的对内“两全”政策。“两全”即“全民党”、“全民国家”。苏联共产党是一个按照列宁主义建立起来的无产阶级的革命政党。这个党的宗旨是用暴力推翻旧的资产阶级政权,通过无产阶级专政镇压敌人的反抗,最后建成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苏共在取得政权以后立刻采取了对资本家、地主、沙皇后裔从肉体上加以消灭的政策。从1917年十月革命取得成功到1956年已经40年,苏联国内早已不存在什么资产阶级了。苏联的人口就是全部由国家干部、工厂的工人、集体农庄的工人和知识分子构成的,全民都是无产阶级。既然全民都成了无产阶级,那么苏共的无产阶级性质的政党不就是全民党了吗?按照列宁对国家下的定义,“国家是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实行专政的工具”。苏联既然只剩下了一个阶级——无产阶级,那么这样的国家不就是全民国家了吗?因此说,根据当时苏联国内的具体情况,提出“两全”政策应该说是顺理成章的。但赫鲁晓夫并没有认真执行他的“两全”政策。他仅仅是批判并抛弃了斯大林主义,平反了冤假错案,为被斯大林杀害的十七大的代表恢复了名誉。他也从苏共领导层清洗了斯大林的追随者,如莫罗托夫、马林柯夫、卡刚诺维奇等人,但并没有象斯大林杀害反对派那样,将他们从肉体上加以消灭,而是将他们安排了不具任何实权的工作,如将莫罗托夫贬为驻蒙古国大使、将马林柯夫安排当了某个水电站的站长等等。对斯大林统治时期建立起来的庞大的官僚体制,他一点也没有触动。以两千万苏共党员构成的庞大的官僚群体,实际上是苏联社会的一个庞大的特权阶层,它控制着从中央到地方、从政治、经济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就连一个小小的集体农庄的领导人都是由上级任命的,苏联人民并没有在“全民党”、“全民国家”应享有的一丁点民主权利。他本来应该在“两全”政策下对苏联的政治体制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他没有,也不敢。最后因为他实行的对美冒险政策(加勒比海事件,把核导弹运进古巴,在美国海军的封锁和威胁下,又被迫撤出了导弹)和荒唐的农业政策的失败,被赶下了台(那时有人说是被我们的“九评”评下去了,这纯粹是无稽之谈)。勃列日涅夫继任后的十八年,不仅继续跟美国搞军备竞赛,而且大力向亚、非、拉扩张,搞得苏联民穷财尽,将苏联的经济引进了死胡同,最后苏共的垮台、苏联的解体那就是必然的了(当然,苏共的垮台、苏联的解体还有其政治、经济制度方面更深层次的原因,不过不在本文论述范围之内)。赫鲁晓夫是苏共的第一位改革家,也是一位不成功的改革家,今天回顾这一段历史,结合中国的改革历程,值得人们深思。
二00四年六月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