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立刚:绝不放弃追问的权利

  

  作为一个公民,当我怀疑一件事,尤其是和权力密切相关的事情是否合理时, “追问”就成为我自然的权利。尽管我的言论发言可能会被删掉或是封杀,我仍然要说话;
尽管我要冒被打击的风险,我仍然要追问:荒谬之事,它背后的那个权力之手在哪里?

  “南京师大音乐学院强迫女生停课陪到校视察的领导跳舞”就是这样一件不能放弃追问的事件。《新周报》对于此事的报道一出来,各大媒体、论坛几乎同时转载,批评的声浪一阵高过一阵,但就在大家要求把“那几个领导”揪出来的时候,突然之间与此事相关的新闻被删除、言论帖子被锁定。显然有人是想要“大事化小”继而“小事化了”,让女生陪舞已属荒谬,不准被追问更是不合情理。有人会说,这是潜规则,要不是那几个学生敢冒大不韪把这件事抖搂出来,这件就“根本不算个事”,但既然几个学生打开了破坏“潜规则”的口子,那么我,一个公民就必须勇敢地追问下去。

  

  我要问:那几个领导究竟是什么人?

  

  报道说,强迫南师大女生陪舞的是该校的“音乐学院”,而该院党委书记王常恩却十分无奈:“音乐学院是奉命行事,充其量只算这项任务的执行者”。好,既然是奉命行事,那他奉谁的命呢?给学院书记分派这项特殊任务的则是学校校长办公室负责人,但这位负责人也无奈地表示:“我也只是奉命行事”。好,继续,他又是奉谁的命呢?报纸没有说,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既然是奉命,那么必然存在一个指令他“行事”的权力来源;
还可以肯定地说这个权力要比校长办公室主任的权力要大。比他权力大的有什么人呢?一是南师大校长、校党委书记们,一是“南师大女生陪跳舞的那些领导”。

  

  现在先让我做个假设,假使是南师大校长向校长办公室主任下的命令,那么存在“主动献媚让女生陪舞”和“屈于无奈让女生陪舞”两种可能。先看的第一种可能,如果是主动献媚,那么动机何在呢?我们知道中国的大学寻求发展的各种资源(资金、博硕点、重点学科等等)主要来源于各种实权部门(教育、财政、物价等等部门),这些实权又掌握在具体的大大小小的官员手中,高校要想顺利(或是尽可能多地)地争取到办学的资源,取悦于这些官员就是必要的(当然你可以说不存在这种不正之风,但这种“潜规则”是真实存在的),正如南师校办负责人所说:“要办好一所大学必须要与社会各界建立广泛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也需要社会各个层面给予支持帮助。” 。很显然,如果是主动献媚,动机为非就是为了争取资源支持(这是积极的一面)或是避免损失(这是消极的一面,招待不周就有可能把本来给你的东西找个借口不给你)。可见,即使是主动献媚,大学校长也是迫不得已的。

  好,分析到此,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清晰的权力递减层次:上边的领导――大学校长――校长办公室主任――院党委书记――学生。如果南师大陪舞事件和校长们没有关系,那么,这个关系就简略为上边的领导――校长办公室主任――院党委书记――学生。刚才说校长办公室主任“也只是奉命行事”,那么第二种可能,即“屈于无奈让女生陪舞”便可以成立。

  

  于是两种可能实质上成为一种事实:就是南师大这样做,肯定是屈从于某种权力,这个权力来源不是别处,正是“那几个要学生陪舞的领导”。我们还可以从下面的细节看出来:“那些来访干部大都是四、五十岁的男人,……那些女孩子虽然是舞蹈专业的,但她们大都不会跳交谊舞,但是那些男的还是半搂半抱地要教她们跳一边跳舞一边还和她们闲聊,讲着一些什么身材好、皮肤好之类的话,有些人还追问她们的手机号码,有的还故意透露自己的身份…… ”。分析到此,无疑这几个“四、五十岁的男人”就是始作俑者。

  

  而学多人都把怀疑的目标钉在他们头上,为了谨慎期起见我才罗列了上述的理由,好不至于冤枉他们。他们到底是什么人?据说校方含糊其词地说:“是参加党校学习的一些领导”,“其中有高层的领导干部”。这是关键性的一步,如果这几个领导问心无愧自然不怕暴光,但事实上到了我们要“问他们姓名来头”时,他们消失的无影无踪了,相关质疑的言论迅速被封锁。那么我们还要不要继续追问?我的回答是:绝对要!我的理由是:

  

  这几个领导滥用权力,为非作歹,理应被揪出来,接受“被强迫陪舞”的学生的批判,更应该受到每一个维护正义公平的公民的谴责。作为公民,我有法律保障的依法与“滥用职权”做斗争的言论权利。放弃对这件事的追问就同样会放弃对另一件事的追问,到头来,公民对于权力的监督就成为一句空话。权力滥用我们的公民权利就要被践踏,正如南师大女生的权力被践踏一样!

  没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勇气就不会有我们公民权利能再往前追问一步的可能,就没有打破权力滥用的“潜规则”的可能!所以,我第一个要追问的是:不管你有多大的权力,都要把你揪出来。

  

  我要问:是哪双手指使一些媒体删除相关报道、论坛锁定相关言论?

  

  当追问到关键性的一步时,相关的报道和言论被删被锁,这又是怎么回事?所谓人言可畏,言“流传”的范围够广,说的人够多,才能让被说的人可畏。而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相反的趋向:言“流传”的范围被控制,知情的人扣被封住,正是“防民之口(说实情的口和议论的口)胜于防川”!

  

  网络是一个言论传播的快捷平台,“陪舞事件”一经报道,转载和议论迅速在网上流传,一些论坛上,一是许多人表示了愤慨,继而是谴责,接着就是追问,就像当初追问“孙志刚案”、“刘涌案”、“宝马撞人案”等等事件一样,只要坚持下去,总会让事情水落石出的。当有人说“孙志刚案”的结局(为孙伸了冤并且废除了《收容遣送制度》)是“民意”胜利时,我们不要忘记,如果没有媒体和公民(法学博士上书等)的一再追问,“民意”还可能胜利吗?没有对幕后权力黑手的坚决反抗,“民意” 还可能胜利吗?

  

  现在我们又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当公民追问到了关键一步时,一只黑手,就像幽灵一样让媒体哑了口、让言论上了锁,同样的还有最近议论的“妞妞”事件。我们发现:追问的权利奇迹般地消失了,交流一断,传播一停,一切都会过去的。于是,应该被继续谴责的人也从我们视线种消失了,就像黄金高在我们视线中消失一样。民意就这样被阉割了!民意都被阉割了,你的权利还能进步吗?

  

  想到这里,我不得不为这些幕后的权力感到可怕。据说让学生陪舞的那些人中“有高层的领导干部”,是不是他们通过关系,打招呼不让媒体和公民再追问呢?如果是,他们显然干涉了媒体和公民的言论自由;
如果不是,那么是谁干得呢?这是我追问的第二个问题。很显然,这幕后黑手比那几个学生陪舞的领导更可怕,因为它是无形的却又是巨大。所以不追问这双黑手,一切都是将是枉然!

  

  现在到了关键的时刻,“陪舞”虽然不是一件特别大的事情,但它背后显示出来的强大的权力滥用却是典型的,因此我们公民言论和对于权力的监督权力能否前进一步,就要看我们个人和媒体是否保持继续追问的勇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