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课堂设计


  摘要: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能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并能弥补传统教学方式难以克服的重点、难点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关键是精心设计课堂结构。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教学;情感目标;知识发生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2-0101
  《数学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中第6条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越来越多的学校配置了多媒体教室,越来越多的教师在课堂上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能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并能弥补传统教学方式难以克服的重点、难点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关键是精心设计课堂结构。
  一、重视情感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已经被许许多多的一线教师所肯定。興趣是求知的重要动力,没有兴趣就不可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激发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传统课堂讲授中,很难提供实际情境所具有的生动性、丰富性,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活跃的思维。
  如果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设制出各种合适的情境,让学生耳目一新,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配合课堂教学,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重视知识发生的过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长期以来,数学教学中存在忽视知识发生过程的现象,教学过程注重单纯结论,而缺乏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以致课堂教学中知识的发生过程削弱,运用过程过分膨胀。课堂成了教师呈现知识经验,学生运用前人经验的过程。最终的结果是学生对数学知识理解水平低下,遗忘率大,能力弱,学习负担过重。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
  因而,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使学习者能利用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并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在教学过程中,加强知识发生过程教学是形成程序化知识、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的需要。课堂上应该更多地让学生参与自主学习。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获得知识的全过程,他们才会产生新奇的喜悦和不易忘怀的情感。
  如在《多边形的内角和》教学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教学:1. 动手操作:(1)从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七边形的一个顶点(A点)作对角线,可以把多边形分成几个三角形?(2)A点与哪几个点不能再添辅助线构成三角形?(3)分成三角形的个数与多边形的边数有什么关系?然后计算机图形演示:从四边形的一个顶点引出的对角线把四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激发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马上把五边形、六边形、七边形分成了三、四、五个三角形。2. 思考:(1)n边形从某一个顶点作对角线可构成几个三角形?内角和怎样求?为什么?(2)你能得出求多边形的内角和的公式吗?适当的提问,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引起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欲望,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思考、讨论、交流,积极探索,既获得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3. 创新发现:你能用另外的方法来将一个多边形分割成多个三角形吗?以五边形为例,试一试。在这一关,笔者设置了动画课件,鼠标指向某个点,就会出现该点与多边形个顶点的连线,学生尝试着说出某个点,屏幕上马上显示出分割的情况。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多次尝试成功后得出结论:(1)从一个点出发将多边形分割成三角形有三种情况:该点是多边形的一个顶点,该点在多边形的一条边上,该点在多边形的内部,可以将这个多边形分割成(n-2)、(n-1)、n个三角形,都可以说明多边形的内角和为180(n-2)度;(2)在多边形外的一点向该多边形个顶点连线,所得的三角形不完全在多边形内部,也可以说明内角和定理。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趣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先进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如一缕春风,给数学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也使学生大开眼界,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也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定:“过程性目标”,其中第三层次的过程形目标是“(探索)主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对象的某些特征或与其他对象的区别和联系。”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互相交流虽然始终是一种双向的交流,但教师必须充分重视学生这一交流的主体。教师若是在课堂上注入式的“满堂灌”,无视学生探究的兴趣和需求。轻学重教,以教代学,必然导致学生的自学能力差和创新意识不强。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学贵有思、思贵有疑。”应该说,如果课堂上,学生没有对疑问的回应和释疑后的喜悦,那这样的课不能说是好课。教师应精心设计疑题,激活思维,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在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的“教”似乎并不显得很突出,更多地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自己动手实践;学生在深入思考和动手实践的过程中真正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深入思考及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就会有所理解、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因此,我们应该特别强调教师要进行适时的、必要的、谨慎的、有效的指导,以追求真正从探究中有所收获,包括增进对世界的认识和学生探究素质的不断提升,从而使学生的探究实践不断提高和完善。
  (作者单位:山西省榆社县职业中学 03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