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生活情境,建构化学观念


  (厦门外国语学校石狮分校 福建 厦门 361000)
  摘要:化学是一门比较复杂、比较系统的学科,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想让学生真正的理解其中的知识点,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化学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生活情境,建构化学观念,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化学知识。
  关键词:化学观念;生活情境;课堂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056-01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在大量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而化学就是以此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由此不难看出,化学与人类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现如今的化学教材的内容都尽可能的贴近日常生活,学生研究学习的对象甚至可以是吃的饭、喝的水这种司空平常的事情,通过创设直观的、有趣的生活情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运用化学知识,另一方面也帮助学生建构化学观念,为后续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以生活为线索创设教学情境的一些误区
  1.情境形式化
  在化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并非所有的生活场景都适用,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主题,选择合适的生活场景,这样才能够起到事半功倍、锦上添花的效果。若将情境创设形式化,不仅不会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反而会本末倒置,与教学内容、主题不相关的情境会迷惑学生。
  2.情境缺乏情感
  在创设生活情境时,通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要么是为了引入话题而创设,要么是为了创设而创设,并没有起到调动学生情感的作用,当生活情境的创设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时,其效果也将大打折扣。
  3.生活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不相符
  教师在创设生活情境时,极容易站在自身的角度,而忽略了学生是否具备此方面的生活经验,若教师所创设的生活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较大的出入,双方就难以达成有效的沟通,在学生对教师所创设的生活情境不感兴趣时,增加了教师推进课程进展的难度。
  4.猜谜式情境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为了达到吸引学生关注的目的,在创设生活情境时总是喜欢抛出一个又一个的问题,这种兜圈子的方式会让学生在前一个疑问尚未解决时,又马上被下一个疑问转移了注意力,其正常的学习进程被打断,从而无法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
  二、创设有价值的以生活为线索的教学情境
  1.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
  教师在课程教学之余应该对对学生的日常生活有所关注和留意,并从中挖掘资源、寻找素材。创设生活情境中所出现的问题,应该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会遇到的问题,这样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才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化学知识,并真正的学会如何用化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2.注重情感
  创设生活情境的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调动其探索问题的兴趣和热情,若为了学习而创设,则其最终的教学效果也将无法保证,对于这一阶段的学生来讲,为了需求而学习的动力要远远超过为了学习而学习的动力。
  3.注重情境的内涵
  创设生活情境应富有价值和内涵,这样才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应注重其新颖性、适应性和目的性。其中目的性主要是针对教学目标而言的,再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也应该始终明确其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只有体现教学目标的问题才具有一定的价值;适应性指的是要综合考量整个班级学生的学习水平,盡可能的调动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来;新颖性指的是问题的表述和设计应具备生动性、奇特性和新颖性,强化问题对学生的吸引力。
  三、案例分析
  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吃、穿、住、行等各个方面,化学无一不渗透其中,因此创设生活情境,引入化学问题,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化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化学教师化学元素的讲解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可以更加深刻的了解和熟记金属钠元素的化学性质,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首先,视频展示。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一段工厂火灾的视频,火灾发生后,消防人员迅速抵达火灾现场,但是就在消防人员准备救援时,厂方告诉消防人员,在某一个距离着火点比较近的车间屯放了大量的金属钠。
  教师应该掌控播放进度,在这里暂停,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时间,并分组探讨金属钠究竟有何种“可怕”的化学性质。通过实验论证和探究,得出结论:常规的灭火方法中,金属钠会与水发生化学反应,从而生成氢气,这种易燃性的气体会加速火灾的严重程度,甚至会引起爆炸,学生带着思考投入到探究问题答案的过程中,会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教师也实现了本堂课程的第一个教学目标。
  其次,教师带动学生回到视频拟定的情境当中,并提出这样的问题:此次灭火行动中,除了不能用水之外,还有其他的潜在风险么?这一问题的提出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成小组做实验,探究金属钠除了会跟水发生化学反应之外,其在加热的条件下是否也会产生化学反应呢?
  最后,通过上述两个环节,可以充分了解到金属钠的化学性质,那么回到视频拟定的场景中,消防员在不能用水且避免高温的情况下如何灭火呢?教师给学生一定的讨论时间,并对猜想贴近事实的学生给予一定的鼓励和肯定,最后教师总结:应采用含水量较少的冷泡沫,一方面可以避免金属钠与水的接触;另一方面也可以起到降温灭火的作用。
  总之,教师通过拟定众所周知的火灾为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分析实践案例的过程中,加深对化学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也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化学观念,真正的学会如何用化学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做到学以致用。这种教学方法所起到的效果要远胜于传统“填鸭式”、说教式等教学方法。
  四、结语:
  总之,创设生活情境,建构化学观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记忆化学知识,帮助教师进一步的推进课程进展,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尽管这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达成,但是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可以给予相关教师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孙成余.用真实的化学促进基本观念的建构--以“原电池”的教学片段为例[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5,(9):12-14.
  [2]姚远远,陈凯.基于生活情境和微粒观实验表征的“电解池”教学[J].化学教学,2013,(2):22-25.
  [3]胡荣华.促进“观念建构”的化学教学实践--“自然界的水复习”教学设计、实施与反思[J].化学教与学,2014,(4):66-67,82.
  [4]韦艳蓉.让化学观念深入于心——观摩江苏省初中化学优质课有感[J].化学教与学,2012,(5):44-45.
  [5]方淑芬,李锦英.构建生活化情境,提高化学教学效率[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2,(4):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