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力建:他说了许多人都不敢说的话

  

  不久前,张维迎发表了《理性思考中国改革》一文,引来评者如潮(详见《新快报》3月17日A11版),批评声不断。笔者作为一个跌宕起伏改革浪潮的见证者,倒对张维迎深表同情,其实他说了许多人都不敢说的话!

  经济学家吴敬琏曾指出,改革开放20多年来,经历了三次改革大讨论。从2004年以来进行的是第三场争论。众多学者认为争论是由市场化改革中产生的新问题、新矛盾引起的,如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问题以及国有资产流失、贫富差距过大等,这些问题主要涉及利益格局的调整。张维迎正是从这个改革既得利益的角度来分析改革的阻力问题,从而提出一个解决的方案。

  当改革被某些利益集团所阻挠,产生巨大的阻力时,张维迎提出“赎买”的方案,就是要“尊重原体制下的既得利益并对改革中既得利益受损阶层予以补偿”。在现实中,如果具体的改革措施会带来社会总财富的增加,但同时会导致社会中的一部分人利益受损,此时,受益者有责任从自己所得的增加中拿出一部分补偿(“赎买”)受损者,否则就不能称其为改革。

  张维迎认为用“赎买”的方法比用“革命”的方法来推掉改革的包袱,更可行。

  这里的“赎买”可以解读为,用一笔钱来赎买了某些政府官员的权力,用明补的手段来防止这些政府官员在职继续“腐败下去”,“占用了太多的利益”等一切暗补的行为,为改革扫清一些障碍。在市场化的改革中,“权力市场”的空间更大,干部的住房补贴、公车私用、子女上学等使干部的保障利益难以衡量,“干部”成为人人羡慕的职业,不仅有“权”而且有“钱”。张维迎认为改革要继续进行下去,就必须对利益集团之一———政府官员的既得利益也进行“赎买”。

  张维迎的“补偿论”好处在于以下三方面:

  首先,现行的行政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不协调,由于行政权力过大,会产生分配不均,财富与劳动分配的不均,削弱了市场的作用。政府职能越位和缺位并存,这容易导致“权贵资本主义”,如果改革能促使政府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行使职能,避免“权贵资主义”的衍生,用一万个亿等价交换了干部相对利益,由明补代替了暗补,改革的速度毕竟会加快。

  其次,“补偿”后使利益格局发生变化。目前,农村义务免费教育的推行,医疗改革的调整,以及农业税的取消,都表明了公众参与改革的意识不断增强,使行政体制改革产生了强大的推动作用,但也说明了行政体制的落后制约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中央政府出台了各种政策,来满足群众利益的诉求,但公共政策的倾斜还是未能保证改革的效果。改革必定要在“公平”的基础上兼顾到各阶层的利益。高层决策能意识到这一点,使长期处于弱势的群体也能获得某种政策上的补偿。而对于领导干部的既得利益者去掉“游泳圈”,成为游泳健将,而非在台上吹哨子的指挥者,其角色转换了,竞争的水平也将得到提高了。

  最后,补偿减少“权力”寻租的机会。寻租的机会使社会分配不公,造成各种资源的浪费,资源配置的垄断权力,致使整个社会生产方式落后,而寻租使行政体制与市场经济中的企业与个人勾结,使国有资产流失更厉害。而现在的社会法制的框架下,还是难以抑制“权钱交易”的风险。通过“补偿”的方式,把浪费社会资源的可能性减小,构建新的规则,消除改革的阻力和社会冲突。

  在利益格局的调整中,目的是推动市场的改革向纵深度发展。张维迎的“补偿论”最终目的是促使利益格局的变化,产生新的改革推动力。

  在权力与市场的博弈中,权力所衍生出的力量,常常致使“市场经济”留有“计划经济”的尾巴,难以顺应市场发展的需求。这场“博弈”,经过三次改革大讨论,都未能抓住真正的要点。权力与市场的博弈中,鲜有经济学家能看出背后的始作俑者。

  目前,看到很多论述并不是具体剖析张先生的观点,而给张维迎戴上了精英主义的帽子,实在让人叹惜。

  张维迎看到了权力与市场的博弈中的规律,从而提出了“补偿论”。在这一超前的观点面前,确实需要耐心地消化与引导。改革是不可动摇的。无论如何,张维迎确实是提出了一个很好的改革思路。姑且不论其言论成真可否,关键是要学习思考这个思路的可行性。把消耗降到最低,从政治收益与改革成本来考虑,这一“补偿论”还是可行的。

  

  来源:《新快报》2006.3.22 A13,作者授权天益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