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摘要】 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其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40例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护理干预后的效果比较上看,观察组比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明显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护理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抑郁、焦虑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护理时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效果,促进患者恢复,安全性高,且患者更为满意,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 冠心病; 心绞痛; 临床护理路径; 应用效果
doi:10.14033/j.cnki.cfmr.2018.5.05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05-0110-02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临床常见于中老年人群的一种心血管病症,其主要是由冠状动脉器质性病变或功能性改变导致心肌受到损害所引起的,临床主要表现为心律失常、心绞痛、心力衰竭等,可发生猝死,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1-2]。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急剧的暂时缺氧与缺血引起的以胸部不适或胸痛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是冠心病常见并发症[3]。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由于病情严重,对患者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故而有效的护理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十分重要。本研究对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护理中进行探讨,分析其对患者疾病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1)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2)能够积极配合者;(3)符合冠心病心绞痛诊断标准者;(4)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严重肝肾等脏器功能疾病者;(2)神经系统疾病者;(3)中途退出研究者;(4)不能进行正常交流者。按其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39~75岁,平均(57.4±8.2)岁;对照组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37~76岁,平均(57.2±8.1)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具体内容为:患者入院后为患者介绍医院规章制度、环境及冠心病相关知识,给予患者常规医嘱等护理。
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具体内容为:在患者入院后即开始临床护理路径,入院第1天发放临床护理路径表,为患者讲解临床护理路径流程、医院环境、规章制度及入院到出院整个过程的具体情况,并根据患者文化程度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患者详细讲解冠心病心绞痛相关知识及进行饮食指导,同时根据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安排患者进行各类检查并告知检查需要注意的地方、检查的方法及目的。第2天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干预,通过沟通交流了解患者心理情况,鼓励患者倾诉内心感受,帮助患者消除不良心理情绪,树立治疗信心;在手术前为患者做好手术室护理,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术后加强巡视与监测,指导患者训练、排尿及正确卧位等,对患者饮食进行指导。第3、4天同样进行训练、排便、用药、心理及饮食等指导,并告知患者其生命体征的具体变化情况及治疗的效果,为患者增强康复信心。第5天给予患者检查,并根据检查的结果对患者进行预防复发的健康教育、出院指导,并嘱咐患者牢记饮食、用药注意事项,提醒患者定期复诊。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对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调查比較,护理满意度主要采用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包括满意、一般及不满意,满分100分,80分以上为满意,60~80分为一般,60分以下为不满意,满意度=满意+一般。(2)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进行观察记录。(3)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抑郁、焦虑情况进行评分比较。72分及以上为重度抑郁,63~71分为中度抑郁,53~62为轻度抑郁;70分及以上为重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50~59分为轻度焦虑。
1.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患者心绞痛症状消失或者发作次数大量减少;有效:患者心绞痛的发作频率降低50%以上;无效:患者心绞痛的发作频率小幅减少或者与治疗前一样。总有效=显效+有效。
1.5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字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后的效果比较
经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效果,可见观察组比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护理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比较,可见观察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明显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护理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护理前后抑郁、焦虑评分比较
经过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抑郁、焦虑情况,可见两组护理前抑郁、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