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一个突出的环境因素就是二氧化碳排放量急剧增加。由于环境问题越来越备受人们关注,绿色金融是近期比较热门的话题。在借鉴过去其他学者对绿色金融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选取绿色投资和绿色保险来代表绿色金融,对2002~2014年我国30个省区的相关数据建立面板数据模型,从而对二氧化碳排放与绿色金融发展程度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表明:绿色投资发展程度与绿色保险发展程度对CO2排放强度都有负向影响,随着绿色金融发展程度越高,CO2排放强度降低。最后对实证结果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绿色金融;绿色保险;绿色投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厅课题:“福建省加快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对策研究”(编号:JAS14172)
中图分类号:F830.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8年3月12日
一、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建设总体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这种经济增长的代价是牺牲环境。一个突出的环境因素是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急剧增加,国际能源总署公布的数据,我国CO2排放量在1980~2010年增加了接近50亿吨,2007年我国超过美国,CO2排放量居世界第一位,2011年CO2排放量占了全球1/4。因二氧化碳极大的破坏了气候与环境,人们对节能减排的呼声日益高涨。绿色金融发展在推进经济低碳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银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环保总局于2007年联合发布了《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提出金融机构要开展绿色信贷,通过严格的信贷对“两高一剩”的产业贷款进行控制。发展绿色金融,最终的目的就是要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但是不能盲目的把资金往只要有涉及绿色概念的企业就投入,因为实际上其所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并没有通过权威的衡量。
二、文献综述
(一)国内从我国绿色金融的现状、问题并给出政策建议理论研究入手的学者。董捷(2013)认为我国绿色金融发展中社会各界绿色金融意识不强、金融机构发展绿色金融也存在较多问题、绿色金融市场体系和法律体系都不完善等问题,然后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比如,加强对绿色金融的宣传,建议金融主管部门抓紧制定和出台绿色金融发展战略和配套政策措施,完善绿色金融市场与法律体系;易金平、江春(2014)则以湖北省为例,分析绿色金融的主要问题:绿色金融的基础保障不完善、深入践行绿色金融理念的绿色机构不多,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缺少深層次创新、信息不对称导致绿色金融风险较大、碳排放权交易试点面临诸多障碍。然后提出湖北绿色金融发展的优化路径:发挥政府的引领和统筹作用,夯实金融业绿色金融发展基础、健全域内信息共享机制以及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等措施;徐剑波(2014)通过总结福建省绿色金融发展的成效与做法,分析借鉴国际主要国家发展绿色金融的先进经验,并提出下阶段促进福建省绿色金融发展的措施建议,如持续推进绿色信贷产品和机制创新,支持符合条件环保企业上市或股权融资等措施;张文中(2005)对比国内国外绿色金融的发展水平,国外对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日益增强,有关可持续的新金融理论已经深入开展,并取得相当成果。而认为国内对绿色金融的开展只是徒有虚表,并呼吁我国要引进国外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缩短国内外差距,制定绿色金融指导原则,将绿色金融融入所有战略操作层面。
(二)有部分学者对绿色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分析。林啸基于SWOT战略选择,认为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劣势大于优势,分别在宏观和微观层面对绿色金融法经济效益分析表明,前者表明绿色金融将促进经济增长,但经济增长对绿色金融推动力不强,后者表明绿色金融相关产业——低碳环保产业收益性和成长性好,但风险较大,同时目前金融业与低碳、环保行业关联性偏弱。陈植雄对绿色金融与经济发展进行实证分析,选取GDP与污染治理投资、污染直接经济损失、污染事故赔罚款总额作为反映我国经济与绿色金融投资发展状况的代表,分析结果表明只有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与GDP存在高度线性相关;宁伟、佘金花(2014)基于协整检验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实证研究了绿色金融发展与宏观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从长期看来,绿色金融发展规模、绿色金融资源配置效率都对宏观经济发展具有负向影响,绿色金融不仅未能促进宏观经济的增长,反而阻碍了宏观经济增长,并且绿色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是宏观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但绿色金融发展规模不是宏观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
(三)对中国绿色金融发展程度测度的分析。曾学文(2014)、张玉(2016)构建出一套适合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评价体系,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按照不同的金融服务类型分为五个维度,分别为绿色信贷、绿色证券、绿色保险、绿色投资以及碳金融。并从两方面来赋予权重,一方面根据各金融领域的资产规模等比重来客观衡量不同绿色金融维度的重要性;另一方面,通过专家打分等方法确定权重,从而平衡不同维度间的统计口径差异,从评价结果看出我国绿色金融发展总体稳中有升,但增速低于我国GDP平均增速。
(四)近年来环境污染研究文献的重点转向二氧化碳排放因素分析。主要的研究包括Tamazian et al(2009),Tamazian and Rao(2010),Jalil and Feridun(2011),Shahbaz et al(2013),Ozturk and Acaravai(2013),这些研究主要是写经济增长、城镇化、贸易开放、金融发展都是二氧化碳排放重要的影响因素;严成樑、李涛(2016),主要通过分析金融发展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建立了金融发展作用于二氧化碳排放的机制模型,并且实证研究了金融发展对我国二氧化碳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信贷规模与二氧化碳强度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FDI规模与二氧化碳强度之间存在U型关系,金融市场融资规模、金融业竞争、信贷资金分配的市场化有利于降低二氧化碳强度,并给出了一些政策,指出银行信贷要像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倾斜,尤其是要加大对环境友好型企业、能源节约型企业的支持,甄别和评估外商直接投资的环境改善效应和技术提升效应,该文的重点建议在于引入有利于我国核心技术提升和低碳发展的FD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