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与人生

人心与人生篇一:人心与人生

人心与人生

时间是一尖锐的刀,它在人的心上肆意雕刻,有人说经历了万千事物,外表便可变得更加圆润,但是随之而来心的内部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有的人在别人的设计下生活了一辈子,成为了一个上辈人生活的翻版;有的人想冲破上代人受到的痛楚而生出全新的自己,最后才发现,在改变人生的轨迹中,其实不仅仅改变的是生活,更是一个人的灵魂,这个灵魂或者更加坚强,或者更加扭曲,于是生成了另一个自己,连自己都不认识的自己;有的人想随意生活,追求自己想追求的,放弃自己应该放弃的,努力生活,努力的目标散发着自己的光芒。

这样,于是产生了种种的人生,相似却又不相同的人生。 或者被鼓励,或者被唾弃不耻,或者被人祝福,人生最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因为伴你走完这一生的从始至终的一个人是自己,很多走进你生命中的人,都是你生命中的过客,这个过客或长或短陪伴你,存在的时候珍惜,消失的时候更要学会遗忘,没有忘记不了的伤痛,只有自己放不放下。

你可以安心工作,偶然出些小错;你可以安心入睡,不做噩梦;你可以生活在和平地带,不用遭受战争的荼毒;你可以偶尔当当月光族,生活的松紧之间享受购物和小小的疯狂,这就是我们要的平淡简单的生活,这也是我现在拥有的,所以我突然觉得我过的其实挺好,我怀着一颗感恩之心,感

谢所有出现在我身边成为我亲人和朋友的人,走过昨天的痛楚,才知道现在的甘甜,敞开心扉去生活,才能包容更多。

好多苦,难过的时候想倾诉给全世界,告诉他们你有多委屈,却发现这些别人永远无法帮你承担,正如自己所选的路,注定是一条荆棘与美景共存的道路,不披荆斩棘,不会见到美景,所以我们不要害怕,因为等待我们的,是勇敢之后的从容。

正如郭斯特所说的那样:没有不可治愈的伤痛,没有不能结束的沉沦,所有失去的,会以另一种方式归来。

人心与人生篇二:第一印象与自我修养研究

“第一印象”理论与自我修养研究

【摘要】 当今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导致我们失败的因素也

很多。但我认为,我们在待人接物的第一印象很重要。同时, 在

我认为,第一印象和我们的自我修养有关。一个自我修养很高的

人,他在待人接物的第一印象一定不会很差。然而,作为面对现

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新一代的大学生,独生子女很多,

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孩子需要什么就给什么,大多数父母忽视

了对孩子们思想道德教育,造成一部分大学生,在自我修养方面

出现了一些问题,如自我修养意识不高,自我修养动力不足,自

我修养缺乏持续性等等,这些问题不仅严重阻碍大学生的自身完

善和发展,也不利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因此,无论从社会发展

还是从自我发展来看,大学生都必须加强自我修养,从而让大学

生的待人接物的第一印象更好。

【关键词】竞争、第一印象、待人接物、自我修养

【基本介绍】

第一印象 在社会认知中,个体获得对方第一印象的认知线索

往往成为以后认知与评价的重要根据。首因效应的影响作用可以

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控制。首因效应的产生与个体的社会经历、社

交经验的丰富程度有关。如果个体的社会经历丰富、社会阅历深

厚、社会知识充实,则会将首因效应的作用控制在最低限度;另

外,通过学习,在理智的层面上认识首因效应,明确首因效应获

得的评价,一般都只是在依据对象的一些表面的非本质的特征基

础上而做出的评价,这种评价应当在以后的进一步交往认知中不断地予以修正完善,也就是说,第一印象并不是无法改变,也不

是难以改变的。首因效应是指人际交往中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至

关重要,对印象的形成影响很大。

自我修养 就是指一个人按照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要求,经

过学习、磨练、涵养和陶冶的工夫,为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在各

方面进行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塑造,是实现自我完善的必由之路。指个

人道德修养能力的培养和自我道德完善的过程。

自我修养的主要标志是自我的素质和能力。自我修养,注重的是

内我,也就是自己心里,与外界关系不大的自我。自己的精神世界。

自我修养从另一方面来说也就是人的自控能力的体现。一个自我修养

好的人,自控能力也会很好。因为这样的人知道自己在做些什么,清

楚理智地知道自己的行为,可以控制自己做出正确的选择。

【提出问题】自我修养与“第一印象”的关系如何?

“第一印象”是否由自我修养决定?

“第一印象”与自我修养如何统一?

你认为第一印象重要吗?

【事例】心理学家阿希在1946年曾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做过一个实

验。他让两组大学生评定对一个人的总体印象。对第一组大学生,他

告诉这个人的特点是“聪慧、勤奋、冲动、爱批评人、固执、妒忌”。

很显然,这六个特征的排列顺序是从肯定到否定。对第二组大学生,

阿希所用的仍然是这六个特征,但排列顺序正好相反,是从否定到肯

定。研究结果发现,大学生对被评价者所形成的印象高度受到特征呈

现顺序的影响。先接受了肯定信息的第一组大学生,对被评价者的印

象远远优于先接受了否定信息的第二组。这意味着,第一印象有着高

度的稳定性,后继信息甚至不能使其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三国演义》中凤雏庞统当初准备效力东吴,于是去面见孙权。

孙权见到庞统相貌丑陋,心中先有几分不喜,又见他傲慢不羁,更觉

不快。最后,这位广招人才的孙仲谋竟把与诸葛亮比肩齐名的奇才庞

统拒于门外,尽管鲁肃苦言相劝,也无济于事。

【结论】 第一印象决定别人对你的初次看法和日后的影响,而自我

修养则决定你怎么去面对一个个初次或多次面对的人。同时,也决定

别人对你的看法.“成见效应”与第一印象有着密切的关系,第一印

象往往是形成成见效应的基础,成见效应往往是第一印象的加深和拓

宽。自我修养负责纠正这种过激的、自我的对别人的初次看法。

在社会实践中,因第一印象在用人上造成失误,古今中外是不乏

其例的。生活中我们既要重视第一印象,又要尽量避免因第一印象而

造成的认识上和用人上的错误,要在自我修养和第一印象中间取一个

合适的值,让自我修养跟第一印象达到一个平衡值,正确处理好他们

之间的关系。让“第一印象”与自我修养得到统一。

无论从社会发展还是从自我发展来看,大学生都必须加强自我修

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与理

论知识相结合加强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

务,自我规范,自我完善。与时俱进,培养自己的时代意识。

【建议】当代大学生,是四化建设的栋梁之才,要把我国建设成为

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就必须自觉、认真加强自身修养,

按照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方向严格要求自己,必须爱

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遵守社会公德,还应

以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来激励自己。只有这样,才能赶上时代的步伐,

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礼记?中庸》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67页注)

3 梁簌铭 《人心与人生》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0.4 盛玉坤,杨晓红 《感悟当代大学生修身》西南

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

人心与人生篇三:梁漱溟《人生的艺术》书评

书评

《人生的艺术》一书收录了梁漱溟先生对于人生、社会、历史、文化、宗教进行的深入探究与思考,为了解和研究中国最后一位大儒家梁漱溟先生的人生经历、学术思想以及生活情操提供了丰富而详实的资料。书中涉及到的主题有人生的意义及态度、欲望与态度、人生观、道德观、儿童心理及青年修养问题、朋友与信用、择业、中国文化问题及构造问题、求学与不老、成功与失败、以及谈佛、宗教等方面。该作品是其哲学思想的总结,也是其一生精华作品的集粹。

本书开篇就提出了“人生有没有目的?有没有意义?”的深刻问题。梁先生在本书中回答了这个问(来自:WWw.zHaoqT.net 蒲公 英文 摘:人心与人生)题:“人生意义在于创造,宇宙大生命创造无已的趋势在动植物方面业已不见,现在全靠人类文化来表现了。我们生在今日谁都推脱不了这责任。这样方是合于宇宙大生命的创造精神,而实践了人生的意义。” 同时,书中还给我们提到了三种人生的态度问题“逐求、厌离、郑重”。

在“道德为人生艺术”中,梁先生提到了道德。他对道德方面的问题,有自己的理解,一面是从社会学方面去说明,另一面是从人生方面去说明。围绕“道德是什么”回答了道德的定义即生命的和谐,也就是人生的艺术。一个人凡是在他生命某一点上,值得旁人看见佩服、点头、崇拜及感动的,他的生命就会因这个地方而流露精彩,这与写字画画唱戏作诗作文等作到好处差不多。

关于宗教问题,书中谈到,在梁先生准备去找泰戈尔先生去谈话时,正好碰到泰戈尔与杨丙辰先生谈论宗教问题,泰戈尔判定儒家不算宗教;而很奇怪儒家为什么能在人类社会上与其他各大宗教有同样长久伟大的势力!梁先生当时答他说,孔子不是宗教是对的;但孔子的道理却不尽在伦理常纲中,并引用《论语》中的论述一一解说,还提到了孔孟学派的真精神真态度,对“儒学”与“儒教”之争提出了中肯而深刻的见解。

他把孔子、孟子的儒家思想,和西方柏格森的“生命哲学”糅合在一起,把整个宇宙看成是人的生活、意欲不断得到满足的过程,提出以“意欲”为根本,又赋予中国传统哲学中“生生”概念以本体论和近代生物进化论的意义,主为“宇宙实成于生活之上,托乎生活而生存者也”,“生活就是没尽的意欲和那不断的满足与不满足罢了”。以上观点在书中都作了详细的介绍。而在东西文化观上,梁先生把人类文化划分为西洋、印度和中国三种类型,称“中国文化是以意欲自为调和、持中国其根本精神的”,与向前看和向后看的西方和印度文化有别。中国文化以孔子为代表、以儒家学说为根本,以伦理为本位,它是人类文化的理想归宿,比西洋文化要来得“高妙”。他认定“世界未来的文化定是中国文化的复兴”,认为只有以儒家思想为基本价值取向的生活,才能使人们尝到“人生的真味”。

《人生的艺术》下编中提到“中国文化问题”及“中国文化构造问题和两大特征”分别描述了中国现实存在的现状和前途问题,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生活在理智高度发展的今天,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满足人类求生本能的物质生活得到了空前的提高,梁先生在他的人学中,大声疾呼,唤起人类理性的觉醒,克服种种困难,以理性代替暴力,以无私的情感对已对人,使人类得以和谐相处,共存共荣。

总之,梁先生一生研究不外乎两个问题——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在他的笔下出版发行的作品有三十余部,都曾多次再版发行。这也是他被誉为一代国学大师、思想家、学者、哲学家之称的原因。我们在敬仰狂流激浪的雄伟时,也无法不去缅怀那些被岁月凋凌的人生在波折困苦中的凄婉与孤傲。

“争谏”背后的儒者风骨

1953年9月的一个下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第27次会议正在北京怀仁堂内举行。在身着旧式长衫的梁漱溟一段发言过后,毛泽东的脸立刻沉下来,并不断地喃喃自语,显得非常生气。梁漱溟显然也发现自己已经激怒了毛泽东,于是马上要求再次发言。但是他刚一开口,毛泽东就打断了他的第二次发言,几百名与会者一瞬间都惊恐地盯着发言者的讲台,几乎没有一个人见过毛泽东这样发过脾气,空气都凝固了。

在先前的发言中,梁漱溟大胆批评了政府关于采纳苏联经济发展模式的决定,这一幕多少让我们看到一点“争谏”的意味,成了儒家传统最后一次有意识的公开展现。这个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固执的儒者,在这场冲突中显得弱势而孤独,然而他长期以来在道德上表现出来的英雄气概,却被当时称作是中国“最后一名儒家大师”、“最有骨气的人”。

梁漱溟的第二次发言究竟要说些什么,我们已不得而知,因为中国千百年来的儒学传统已经在这最后一句争辩中落下了帷幕,从此被请进了博物馆。对于这个问题,我们现在只能到梁漱溟先生的思想遗产中去寻找答案。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最近将梁漱溟一生的著作中最为重要的、经典的杂文和学术讲稿及部分从未示人的遗稿集结成册,并由梁漱溟的长公子梁培宽先生亲自审订出版了《人生的艺术》一书,为我们了解这位一代大儒的文人风骨和思想精髓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途径。

本书分为上下两编,分别向我们展示了梁漱溟一生对两个问题的苦苦探求和思索——人生问题和中国社会问题。上篇探讨人生问题,多为精辟简练的小短文。读这一部分,我们如同和一位儒雅严肃的老先生对坐,听他谈人生,谈道德,谈志向,谈修养。他言语精炼而字字珠玑,恳切却又严厉。在人生问题上,他眼见当时的社会在波澜起伏的转型期所遭遇的道德和价值上冲击和摇摆,深感传统道德观念和人生意义的重要性,迫切地想要回复和稳固世人高尚的道德修养和积极的志向追求。

在下编中梁漱溟展现给我们的是另一种大气而深刻的学者风范。在这一部分,他往往长篇大论侃侃而谈,使读者感受到一种睿智的感染力。他深入地阐述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中肯地提出批评和褒扬,为中国学术和文化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恳切的建议。他论述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细致地分析二者的差别和优劣,言谈间对中国传统智慧的褒扬和热爱展露无遗。他解读中国的社会结构和民族心理,结合当时的社会状况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剖析。

这本书完整地为我们展现了一位优雅而又带着些须执拗的大儒的形象。说他保守也许并不为过,但此时保守不再是一个简单贬义的词语。他并不固守传统中国的一切,而是有所扬弃,而对于其中的精华,他固执地坚守着不愿意放弃。他对于这个国家有着一种超乎个人的温情和敬意,而对于千百年来作为国家根基的农民更是有着深厚的情感,并且终其一生献身于乡村工作。

此时,我们不难再理解他和国家最高领导人毛泽东的那一场冲突,两人虽然立场不同,却同为坚定而诚挚的爱国者。梁漱溟骨子里对于这个国家的情感以及他对于儒家道德那种根深蒂固的信仰,使得他不惮于冒犯这位高高在上的毛泽东。“最有骨气的人”这一头衔,加在梁漱溟的头上,恐怕是再贴切不过了。

重温经典之

国学大师、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梁漱溟先生,是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儒家”。著作有三十余部,为后人留下一笔丰富的精神财富,非常值得我们研究和总结。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近期编辑出版《人生的艺术》,此作较之季羡林《阅世心语》和林语堂《人生不过如此》可谓各有千秋,并且在对人生的问题和社会的问题上研究得更为透彻与深刻。

《人生的艺术》一书收录了梁漱溟先生对于人生、社会、历史、文化、宗教进行的深入探究与思考,为了解和研究中国最后一位大儒家梁漱溟先生的人生经历、学术思想以及生活情操提供了丰富而详实的资料。书中涉及到的主题有人生的意义及态度、欲望与态度、人生观、道德观、儿童心理及青年修养问题、朋友与信用、择业、中国文化问题及构造问题、求学与不老、成功与失败、以及谈佛、宗教等方面。该作品是其哲学思想的总结,也是其一生精华作品的集粹。

本书开篇就提出了“人生有没有目的?有没有意义?”的深刻问题。梁先生在本书中回答了这个问题:“人生意义在于创造,宇宙大生命创造无已的趋势在动植物方面业已不见,现在全靠人类文化来表现了。我们生在今日谁都推脱不了这责任。这样方是合于宇宙大生命的创造精神,而实践了人生的意义。” 同时,书中还给我们提到了三种人生的态度问题“逐

求、厌离、郑重”。

在“道德为人生艺术”中,梁先生提到了道德。他对道德方面的问题,有自己的理解,一面是从社会学方面去说明,另一面是从人生方面去说明。围绕“道德是什么”回答了道德的定义即生命的和谐,也就是人生的艺术。一个人凡是在他生命某一点上,值得旁人看见佩服、点头、崇拜及感动的,他的生命就会因这个地方而流露精彩,这与写字画画唱戏作诗作文等作到好处差不多。

关于宗教问题,书中谈到,在梁先生准备去找泰戈尔先生去谈话时,正好碰到泰戈尔与杨丙辰先生谈论宗教问题,泰戈尔判定儒家不算宗教;而很奇怪儒家为什么能在人类社会上与其他各大宗教有同样长久伟大的势力!梁先生当时答他说,孔子不是宗教是对的;但孔子的道理却不尽在伦理常纲中,并引用《论语》中的论述一一解说,还提到了孔孟学派的真精神真态度,对“儒学”与“儒教”之争提出了中肯而深刻的见解。

他把孔子、孟子的儒家思想,和西方柏格森的“生命哲学”糅合在一起,把整个宇宙看成是人的生活、意欲不断得到满足的过程,提出以“意欲”为根本,又赋予中国传统哲学中“生生”概念以本体论和近代生物进化论的意义,主为“宇宙实成于生活之上,托乎生活而生存者也”,“生活就是没尽的意欲和那不断的满足与不满足罢了”。以上观点在书中都作了详细的介绍。而在东西文化观上,梁先生把人类文化划分为西洋、印度和中国三种类型,称“中国文化是以意欲自为调和、持中国其根本精神的”,与向前看和向后看的西方和印度文化有别。中国文化以孔子为代表、以儒家学说为根本,以伦理为本位,它是人类文化的理想归宿,比西洋文化要来得“高妙”。他认定“世界未来的文化定是中国文化的复兴”,认为只有以儒家思想为基本价值取向的生活,才能使人们尝到“人生的真味”。

《人生的艺术》下编中提到“中国文化问题”及“中国文化构造问题和两大特征”分别描述了中国现实存在的现状和前途问题,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生活在理智高度发展的今天,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满足人类求生本能的物质生活得到了空前的提高,梁先生在他的人学中,大声疾呼,唤起人类理性的觉醒,克服种种困难,以理性代替暴力,以无私的情感对已对人,使人类得以和谐相处,共存共荣。

总之,梁先生一生研究不外乎两个问题——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在他的笔下出版发行的作品有三十余部,都曾多次再版发行。这也是他被誉为一代国学大师、思想家、学者、哲学家之称的原因。我们在敬仰狂流激浪的雄伟时,也无法不去缅怀那些被岁月凋凌的人生在波折困苦中的凄婉与孤傲。

评书人:雅妮

后记

梁漱溟先生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原名焕鼎,字寿铭、萧名、漱溟,后以其字行世。生于北京,祖籍广西桂林,顺天中学堂毕业,其后自学。1917-1924年执教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30-1937年从事乡村建设活动。40年代抗日战争期间,为国事奔走,谋求国内团结。

梁漱溟先生一生著述极丰,主要著作有:《印度哲学概论》、《究元决疑论》、《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乡村建设论文集》、《中国民族自救运动之最后觉悟》、《乡村建设大意》、《乡村建设理论》、《朝话》、《中国文化要义》、《人心与人生》、《我的努力与反省》、《东方学术概观》、《梁漱溟教育论文集》等数十种。梁先生生前著有大量探讨人生、治学等方面的文章,此次我们从梁先生众多关于人生和治学的著述中精选出数十篇,按照其所论述的主题将其分为上下两编。由梁先生的长子梁培宽先生亲自审定篇目,并将本书命名为《人生的艺术》。

梁漱溟先生自谓问题中人,并且将毕生的精力都投入到探求人生、社会和学术的问题之中,在本书中,先生细腻坦诚的笔触之下,其艰难跋涉探求人生、治学、社会等问题之解决途径的躅躅身影清晰可见;而先生九十多年的人生轨迹中学习之历程、思想之嬗变以及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精神也纤毫毕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从而为了解和研究中国最后的大儒

——梁漱溟先生的人生经历、学术思想以及生活情操提供了丰富而翔实的资料。 编者

2007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