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严字正方,南阳人也。少为郡职吏,刘表使历诸郡县。曹公入荆州时,严宰秭归,遂西诣蜀,刘璋以为成都令。建安十八年,署严为护军,拒先主于绵竹。严率众降先主,拜严裨将军。二十三年,盗贼马秦、高胜等起事于郪,合聚部伍数万人。时先主在汉中,严不更发兵,但率将郡士五千人讨之,斩秦、胜等首。枝党星散,悉复民籍。章武三年,先主疾病,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四年,转为前将军。以诸葛亮欲出军汉中,严当知后事,移屯江州。
严与孟达书曰:“吾与孔明俱受寄托,忧深责重,思得良伴。”亮亦与达书曰:“部分如流,趋舍罔滞,正方性也。”其见贵重如此。八年,迁骠骑将军。以曹真欲三道向汉川,亮命严将二万人赴汉中。亮表严子丰为江州都督督军,典严后事。亮以明年当出军,命严以中都护署府事。严改名为平。
九年春,亮军祁山,平催督运事。秋夏之际,值天霖雨,运粮不继,平遣参军狐忠、督军成籓喻指,呼亮来还;亮承以退军。平闻军退,乃更阳惊,说“军粮饶足,何以便归”!欲以解己不办之责,显亮不进之愆也。又表后主,说“军伪退,欲以诱贼与战”。亮具出其前后手笔书疏本末,平违错章灼。平辞穷情竭,首谢罪负。于是亮表平曰:“自先帝崩后,平所在治家,尚为小惠,安身求名,无忧国之事。臣当北出,欲得平兵以镇汉中,平穷难纵横,无有来意,而求以五郡为巴州刺史。去年臣欲西征,欲令平主督汉中,平说司马懿等开府辟召。臣知平鄙情,欲因行之际逼臣取利也,是以表平子丰督主江州,隆崇其遇。平至之日,都委诸事,群臣上下皆怪臣待平之厚也。正以大事未定,汉室倾危,伐平之短,莫若褒之。然谓平情在于荣利而已,不意平心颠倒乃尔。”
乃废平为民十二年平闻亮卒发病死平常冀亮当自补复策后人不能故以激愤也。
(节选自《蜀志?李严》)
翻译:
李严字正方,南阳郡人。年轻时任郡吏,以有才干著称。荆州刺史刘表派他走遍了了州中的郡县。曹操攻入荆州时,李严正任秭归县县宰,便向西入益州,刘璋让他代理护军的职务,在绵竹抵御刘备。李严带领部众投降刘备,刘备任他为裨将军。建安二十三年,马泰、高胜等盗贼在郪县起兵造反,纠聚起数万人的军队,打到了资中县。当时刘备正在汉中,李严没有另外增加兵力,只率郡中士兵五千人前去讨伐,平定了盗贼,斩杀了马泰、高胜,余下的支党四处离散,全都恢复了民籍。章武三年,刘备病重,李严与诸葛亮一同受刘备遗诏辅佐少主刘禅;以李严为中都护,统领朝廷内外的军事,留在永安镇守。建兴四年,转任前将军。因为诸葛亮准备出兵汉中,李严应当处理后方事务,便转移屯兵驻到江州。
李严给孟达写信说:“我与诸葛孔明一起受先帝委托,忧虑深而责任重,希望得到很好的同伴。”诸葛亮也给孟达写信“处理公务就像流水那样顺畅,果断地决定取舍,没有滞留,这就是李正方的天生优点。”他就是这样地被人看重。建兴八年,李严迁为骠骑将军。因为曹魏大将曹真要三路进攻汉川,诸葛亮命令李严率二万人赴汉中。诸葛亮又上表推荐李严的儿子李丰为江州都督督军,主持处理李严走后留下的公事。诸葛亮因为第二年就要出兵,又任命李严以中都护的身份处理丞相府的事务。李严改名为李平。
建兴九年春,诸葛亮屯军祁山,李平负责催促都督后方运输。到了夏末秋初的时候,正赶上大雨久下不停,后方的粮食运输供给不上,李平派参军狐忠、督军成籓把这个意思告诉诸葛亮,请他撤军。诸葛亮听从了李平的意见撤军。李平听说军队退了回来,却又装成一副吃惊的样子,说“军粮非常富足,为什么撤回来了”,想用这个办法开脱自己办事不力的罪责,显示是诸葛亮不进军的责任。又向后主上表,说“我军是假装撤退,想以此引诱敌人出来再战”。于是诸葛亮把李平前后亲笔写的书信全部拿出来,李平的过错就很明显了。李平理屈词穷,只好低头认错,担当罪责。于是诸葛亮上表弹劾李平说:“自从先帝逝世,李平在任上治理自己的家产,喜欢使用小恩小惠,只求自身安全,沽名钓誉,不对国家的事担忧尽力。在我将要北伐曹魏的时候,想得到李平的兵力镇守汉中,李平想法设法推辞抵制,丝毫没有要出兵的意思,反而要求再给他五个郡让他当巴州刺史。去年我准备西征,想让李平主持都督汉中的事务,李平称说司马懿等人设置官署征召官员。臣知道李平鄙俗的心思,是想要趁出兵的机会,逼迫臣来得到他的私利,因此臣上表奏请任命李平的儿子李丰统帅主管江州,提高他的待遇,来求得解决一时之急。李平达到的时候,所有的事务都交给他负责,群臣上下都责怪臣对李平太优厚了。只是由于国家大事尚未安定,汉朝面临倾覆危亡,批评指责李平的不足,不如褒奖勉励他。我只是以为李平的私念在于荣誉利益而已,没料到他竟会这样颠倒是非。”
于是就废黜李平为平民。建兴十二年,李平听说诸葛亮去世,他也发病而死。李平常希望诸葛亮会让他官复原职,他估计以后的人不会给他这种机会,所以激愤发病。
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16.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遂西诣蜀 诣:到
B.其见贵重如此 贵重:重要
C. 典严后事 典:典礼
D. 不意平心颠倒乃尔 意:怀疑
17.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诸葛亮欲出军汉中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B.平闻军退,乃更阳惊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C.军粮饶足,何以便归 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D.欲因行之际逼臣取利也 不如因善遇之
1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严,后改名李平。早年在刘表麾下。曹操攻荆州时,李严时任秭归县宰,于是入蜀,投入刘璋麾下,后又率部投降刘备。
B. 刘备在汉中之时,有盗贼聚众造反,李严没有征发别处的军队,仅率领本郡士兵五千人去征讨,成功平定了盗贼,余党逃散,都恢复了民籍。
C. 李严与诸葛亮同为刘备的托孤重臣。诸葛亮准备北伐,要求李严(平)镇守汉中,李严想尽办法推脱不来,却借机要求给他五郡,做巴州刺史。
D.大雨运粮不继,李严(平)派人向诸葛亮说明,让他退兵。之后却又诬陷退兵是诸葛亮自作主张。真相大白后,李严理屈词穷,遭弹劾,对诸葛亮怀恨在心。
19.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乃 废 平 为 民 十 二 年 平 闻 亮 卒 发 病 死 平 常 冀 亮 当 自 补 复 策 后 人 不 能 故 以 激愤也
20.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欲以解己不办之责,显亮不进之愆也。(3分)
(2)正以大事未定,汉室倾危,伐平之短,莫若褒之。(4分)
16. A(贵重:看重;典:掌管;意:料想)
17.D(A:以:因为;凭借……身份B 乃:却;才 C何:什么;多么D因:趁着、趁机)
18. D(李严未对诸葛亮怀恨在心)
19. 乃废 平 为 民/十 二 年/ 平 闻 亮 卒 /发 病 死/ 平 常 冀 亮 当 自 补 复/ 策 后 人 不 能/ 故 以 激 愤 也
20.(1)想用这个办法开脱自己办事不力的罪责,显示诸葛亮不进军的过失。
(2)正因为国家大事尚未安定,汉王室面临倾覆危亡,批评李平的不足,不如褒奖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