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教育学知识图谱的有用性
内容摘要:对学科领域发展状况整理与分析,有助于对学科发展历史、发展演进与前沿的把握,从而可以以此获得学科发展的整体图景,为学科后续的研究管理提供重要参考。对教育学相关重要信息进行梳理,创建配套的知识图谱就成为了必要。
关键词:知识图谱 可视化技术 文献计量
知识图谱(Mapping Knowledge Domains)是显示科学知识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的谱系,具有“图”和“谱”的双重性质和特征:既是可视化的知识图形,又是序列化的知识谱系。1964年,SCI设计者Garfield手工绘制了科学引文编年图谱,以期展示科学活动过程中发生的重要事件以及成就;1973年,Small采用知识图谱识别了科学范式的演进特征。上个世纪90代开始,知识图谱得到了迅猛发展。1998年,White通过知识图谱界定了70年代到90年代信息科学的十二个分支学科;同年,Noyons等采用知识图谱识别了90年代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和信息计量学的五个主要分支领域。进入21世纪,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知识图谱得到了进一步深化发展。2001年,Garfield等开发了Histcite知识图谱软件,并绘制了图书情报学和生物学领域的编年图谱。2003年,Steven Morris等通过聚类知识图谱分析了研究前沿和新兴领域。信息可视化新领域的最早开拓者之一,Drexel 大学的美籍华人陈超美教授2004年开发了当代最为流行的知识图谱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并得到广泛应用。2010年,Ryosuke L运用共词分析方法,绘制了生命科学领域近30年的演进和前沿。 2005年,以刘则渊为首的大连理工大学WISE实验室率先在国内命名并引入知识图谱,开启了我国知识图谱研究与应用的先河。在引入的最初三年左右时间里,国内知识图谱研究以大连理工大学为主体,2006年,大连理工大学侯海燕教授绘制了科学计量学知识图谱,以期发现科学计量学领域的演化规律,较早地开展知识图谱实际应用研究。2008年,刘则渊教授等编著出版了《科学知识图谱:方法与应用》,是国内第一部关于知识图谱的学术专著。大连理工大学为推广知识图谱(尤其是CiteSpace)在国内的应用,举办了多期高级研修班,以至于2008年开始,国内知识图谱应用研究的论文剧增。2010年,秦长江基于共词分析绘制了人文科学知识图谱,分析该学科的热点主题(秦长江,2010)。2011年,郝韦霞绘制了我国能源材料知识图谱,以期发现该领域1999-2008年研究热点(郝韦霞,2011)。目前,知识图谱在图书情报学、科学学、管理学、医学、经济学和教育学已得到广泛应用,学者试图将知识图谱方法应用于预测学科前沿、揭示学科关系、探究学科历史、促进科研管理、明晰学科结构、描述科研合作、分析主题领域和进行科學评价等。
最近两三年,知识图谱分析已成为教育学博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并且相比期刊论文而言,采用的方法更加综合化。中国知网调研显示,教育学领域的知识图谱应用研究硕士论文有4篇,博士论文1篇。在硕士论文中,梁莉(2013)以CNKI和Web of Science为数据源,以共词分析法、共引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多维尺度分析、聚类分析、社会网络分析为基本方法,采用ROSTCM、Spss、Ucinet、CiteSpace工具,绘制了中外教育经济学研究热点、前沿和机构合作知识图谱;朱宏(2014)以《高等教育研究》1999-2012 年刊发论文为研究样本,基于科学计量学的相关研究方法,运用 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分别从研究主体、研究热点、知识基础、研究前沿等方面描绘和梳理了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研究进展;亢铭(2014)借助CiteSpace软件,以 SSCI、CSSCI为数据源绘制了文献共被引图谱、突变词演进图谱、关键词共现图谱、作者共被引图谱及其聚类图谱。在博士论文中,蒋菲(2014)以2000年至2012年的教育类核心期刊为数据源,运用词频分析、共词分析、共被引分析等方法,结合知识图谱绘制,分析了我国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热点、研究前沿、学科范式、合作网络的发展等。
综上,知识图谱用于探测某一学科领域的整体状况已得到广泛关注和认可,在教育学领域也成为前沿方法被众多学者推崇。
参考文献
[1]Dehdarirad,Tahereh; Villarroya, Anna;Barrios,Maite.Research on Women in Science and Higher Education:A Bibliometric Analysis[J].SCIENTOMETRICS,2015,103(3).
[2]徐鹏,刘艳华,王以宁.国外增强现实技术教育应用研究演进和热点——基于SSCI期刊文献的知识图谱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6,(6).
[3]陈瑶,胡旺,王娟.基于知识图谱的智慧教育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6,(9).
(作者单位: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