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县茶叶生长气候条件及茶产业现状分析
摘 要:分析了歙县茶叶生长发育气候条件利弊和茶产业现状,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讨论,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歙县;茶叶;气候条件;茶产业
中图分类号:P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432201
1 引 言
茶叶是歙县农业优势产业之一,茶产业历史悠久。据《中国名茶志》引用《徽州府志》载:“黄山产茶始于宋之嘉佑,兴于明之隆庆”。又载:“明朝名茶:...黄山云雾:产于徽州黄山。”。说明黄山茶在明代就很有名了。
2 歙县的气候条件对茶叶生长的利弊分析
歙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鲜明、雨水充沛、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为16.6℃,大部分地区冬无严寒,4~10月月平均气温为16.4~27.9℃,历年极端最高气温为42.0℃,最低气温为-14.1℃;≥10℃积温为5174.7℃。年降雨量为1652.4mm,降水多集中于5~8月。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813.1h。歙县水热资源丰富,适宜种植茶叶、农作物及果树。歙县地处山区,境内90.2%土地总面积为中低山和丘陵地貌。全县9大土壤种类中以红壤和黄壤面积最大,占土地总面积的75.91%。黄壤和红壤各有特点,其中黄壤的优点是土层厚,石砾含量高,有利于透水透气,而且肥力较高。红壤虽然质地粘重,酸性和肥力差,但是光热条件好,适宜栎松、油茶等生长。这样的种植环境和地理条件让歙县成为了茶叶种植最为适宜的地区之一。
2.1 有利气候因素
3月平均气温6.6℃,其中上旬平均气温为8.8℃,降雨量为44.2mm,此后每旬降水逐渐增多,有利于茶芽的萌动生长;3月中和下旬平均气温为10.8~11.7℃旬降雨量为57.9~64.6mm,有利于鱼叶迅速展开,茶芽、叶片生长加快;4月上旬旬平均气温为14.7℃,旬平均降雨量为62.2mm,此时正处于是春茶采摘旺盛期,茶芽、叶片生长较快,仍可采摘炒青绿茶、优质毛峰等;5月中旬旬平均气温为21.1℃,旬平均降雨量为72.7mm,有利夏茶采摘;7月中、下旬平均气温为28.2~28.3℃,旬平均降雨量为47.7~52.7mm。此时虽然适宜秋茶生长,但茶叶量少质差。
2.2 不利气候因素
当3月中和下旬出现≤10℃低温阴雨天气≥3d时,叶片生长缓慢,茶芽将停止生长;夏、秋季日最高温度≥35℃的天气持续10d左右时,导致夏茶和秋茶难以抽梢;秋旱容易使秋茶量少质差;冻害不利茶树越冬,严重的年份可导致茶树死亡。根据歙县的气候特点,影响歙县茶叶生长的主要气候要素是温度。
3 歙县茶叶生产现状
茶园建设:茶园套种和立体化种植较多,主要套种果树、菊花、桑树、油菜等作物较多;农村的大量剩余劳动力都外出务工,从而导致了人均管理茶园面积增加,出现来了部分抛荒严重的情况。
茶叶销售:歙县现在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茶叶商业品牌,进而无法带动改善茶园环境。因为茶叶经销商有自己的销售渠道,因此对品牌的塑造力度不够,这就极大地制约了歙县的茶产业的发展。
4 对策
4.1 改造低产量茶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改造低产量茶园,鼓励种茶大户之间土地流转,实现统一管理,这既可缓解因劳动力锐减而造成茶园抛荒严重的趋势,又有利于建立生态茶园示范基地。同时在茶园中实施植保设施工程建设,如安装或放置太阳能杀虫灯、生物诱导杀虫等设备。
4.2 实施品牌战略,深入挖掘茶文化
实施品牌战略;深挖茶文化,促进茶产业与旅游业相结合。在茶园中某一区域建立体验自助区和观光区,充分发挥黄山市旅游优势,这样不仅能让城镇居民感受农村生活情趣,体验茶叶采摘乐趣,享受乡村文化,而且还吸引游客在茶园品茗。在茶叶采摘期适当举办一些活动,如采摘、摄影,加深茶叶经济效益,拓宽茶产业链,推动茶文化传播,将茶产业与旅游业更加紧密、有机得结合在一起。
5 结 语
歙县茶产业边缘化严重,在全国的知名度下降,市场份额占比减少,影响了茶产业良性发展。这要引起政府和农技推广人员极大的重视,进一步提升茶产业,促进茶园管理和茶叶产品品牌化。同时深挖茶文化内在,推进茶产业与旅游业紧密结合,这是歙县茶产业发展提升的首要任务。
参考文献
[1] 金志凤,王治海,姚益平等.浙江省茶叶气候品质等级评价[J].生态学杂志,2015(05).
[2] 李晓静,孙云,袁雅萍等.甘肃陇南茶叶产地与龙井茶原产地气候要素对照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5(06).
[3] 苏火贵.安溪县域内茶园土壤酸化的改良措施[J].广东茶业,2012(1).
[4] 李云杰.宜宾县茶叶生产适应性气候分析及高产对策[J].四川气象,2005(04).
[5] 吴荣升.当前漳平市发展茶叶生产中值得探讨的几个问题[J]. 福建茶叶,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