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证明,黔东南“体验生态博物馆”的乡村旅游模式,是一条适应社会和谐与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的成功之路。 2003年,黔东南接待境内外游客约17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约10亿元;四年后的2007年,这组数据飙升为884万人次和60.7亿元。当年,旅游业对黔东南自治州地方税收的贡献额达3.85亿元,几近占全州地税收入的半壁河山!
今年上半年,虽然连续遭受重大自然灾害冲击,但黔东南接待游客人数和旅游总收入依然达到创记录的563.41万人次和32.0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4.64%和25.47%。
黔东南“旅游活州”之路势不可挡!
黔东南乡村旅游的勃兴,得益于该自治州自身拥有原始的自然生态、原生的民族文化、原貌的历史遗存有机统一的独特旅游资源优势,更得益于该自治州成功地探索出了通过体验生态博物馆来推动乡村旅游跨越式发展的模式
什么是“生态博物馆”?
“生态”取意“天然”。生态博物馆是指将某一特定地理区域(如民族村寨)建设成为对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挖掘、搜集、整理、研究、陈列、保管和展览的基地。生态博物馆主要由生态环境(自然环境)、生态文化(建筑、歌舞、节庆、习俗等)和当地居民组成。生态博物馆有人有物,有静有动,朴实自然,和谐共生。北京奥运会环境顾问、北京地球村村长廖晓义教授说:“生态博物馆的基本含义,就是由原住民在原地进行真正的原生态保护,并通过这种保护,给当地原住民带来经济上的改善。”作为国际知名的环境问题专家,廖晓义认为,整个黔东南就是一个“巨大的天然博物馆”,而且是“中国最美丽的天然博物馆”。
黔东南生态博物馆既具备传统博物馆对典章文物保存、整理、研究及陈列展览的功能,更具备对文化生态社区环境、建筑、歌舞、节庆、习俗、生产生活方式等动态的、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文化实施整体保护,并在保护中实现有序开发的作用。黔东南生态博物馆是活物态的,在变与不变之中不断丰富其内涵,拓展其空间。
黔东南是全世界少数民族文化最多样最集中又富于原生态特质的地区。在自治州3.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苗、侗、汉、水、布依、畲、仫佬、壮、瑶等33个民族。千百年来,在这个和睦的多民族大家庭里,各族人民以无穷的智慧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原生态民族文化。他们以歌舞传承文化,以服饰记载历史,以芦笙渲染生命,以木鼓张扬豪情,巧妙地将原生的民族文化、原始的自然生态和原貌的历史遗存聚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幅色彩斑斓、韵味无穷的黔东南风情画。境内有多姿的花桥、雄浑的鼓楼、靓丽的服饰和缤纷的节庆,有奔放豪迈的木鼓舞、轻盈飞扬的芦笙舞,有高亢激越的苗族飞歌、婉转和谐的侗族大歌……黔东南是世界乡土文化保护基金会授予的全球18个生态文化保护圈之一,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的“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全球十大旅游胜地,是中外游客、专家和学者赏誉的“人类疲惫心灵栖息的家园”。世界旅游组织用“旅游资源品位最高、质量最好、最集中、最具多样性、最具吸引力”评价黔东南。
黔东南生态博物馆层次丰富,类型众多。国际性命名的有“锦屏隆里生态博物馆”、“黎平堂安生态博物馆”;国家命名的有“中国贵州雷山上朗德生态博物馆”(已被国务院批准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雷山西江生态博物馆”;社会力量命名的有“黎平地扪侗族生态文化博物馆”、“锦屏文斗生态博物馆”,以及“黄平飞云崖民族节日博物馆”、“台江刺绣博物馆”等专业博物馆。条件已经成熟,等待命名的生态博物馆还有岜沙、小黄、银潭、占里、季刀、南花、卡拉、石桥等上百个民族村寨。
黔东南乡村旅游为何选择体验生态博物馆模式?
体验生态博物馆是指外来游客和当地居民共同参与的、促进原生态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的实践性强的旅游活动方式。对当地居民来说,他们一方面通过参与生态博物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演绎等实践活动在经济上受益,实现脱贫致富;另一方面又在这一受益过程中认识到自身文化的宝贵价值,获取文化自信,进而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对本民族、本社区文化财富的保护与传承中,成为民族民间文化“真正的主人”。对外来游客而言,他们一方面亲身参与当地居民的文化实践活动,体验到人类祖先遗留给我们的生态智慧、乡土文化和养身传统的真谛,感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社会和谐统一,找到工业文明和城市生活重压下“疲惫心灵的憩息家园”;另一方面,通过吃、住、行、娱、游、购等活动,为保护和发展原生态民族文化提供资助,作出贡献。
体验生态博物馆是正确处理好民族文化保护和开发的最佳模式。当今世界在保护与发展民族文化上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只开发、不保护,追求产业利益最大化的舞台化模式。这种模式虽然会热闹一时、效益速显,然而却迅速地透支了本来就以稀为贵的当地乡土文化资源,致使重在体验的乡村旅游品位下降,甚至“空壳化”,可持续性发展令人堪忧。另一种是静态的传统院墙式模式。这种模式远离乡土文化所依存的活生生环境,孤立静止地收藏文化标本,压抑文化影响、贬低文化价值,对于如何动态“保育”诸多尚处在生命态的珍稀文化基因却束手无策,只能在院墙之外任其自生自灭,同样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体验生态博物馆的乡村旅游模式,内外相连,主客互动,于保护基础上发展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保护文化,正确处理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兼有既重视“保护”又不失“发展”的优势。
为了把黔东南建成原生态民族文化世界旅游目的地,进入新世纪以来,黔东南自治州在上级的支持帮助下,从五个方面入手,举全州之力,全方位打造体验生态博物馆模式,有效地促进乡村旅游发展
一、申报遗产,盘清家底。黔东南以申报文化遗产名录为抓手,盘清民族民间文化的家底,亮出“苗乡侗寨”的瑰宝,奠定了生态博物馆建设百年大计的基石。
如何更好地挖掘、整理黔东南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把下里巴推向阳春白雪、把乡野之音推上大雅之堂,根据国内外的经验,唯有以申报文化遗产名录的方式,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黔东南自治州在申遗工作中,围绕着对遗产价值的认定,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运用土洋结合的办法,积极开展申报活动。侗族大歌在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时,通过省内外专家学者和基层民族文化人才大量的基础性工作,把民族文化进行提炼、升华,凝聚民族文化因子,一方面扩展侗族大歌外在的形态,另一方面丰富其内涵,使“侗族大歌”由单纯的歌曲类型、歌唱形式,上升为“创造和谐社会的文化典型”。台江在苗族古歌申遗时,成立了申遗领导小组和申遗办公室,对苗族古歌做了大量的基础性调查工作,收集、整理了大量的苗族古歌,并出版了270万字的《王安江版苗族古歌》,为抢救民族文化作出了贡献。
截至目前,黔东南自治州共拥有39项(53个保护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23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在地州一级位列贵州第一、全国第二。全州还拥有8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3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66个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建章立制,依法保护。建章立制是保护民族文化、建设生态博物馆的关键措施。黔东南自治州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已经走出了一条制度化的路子,形成保卫传统的坚强后盾。
首先是积极申报国家及省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自然保护区”,把州内的重点自然景观、重要的民族历史文化遗存纳入国家法律保护的框架体系。其次是依托现行的国家法律,保护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三是充分发挥黔东南作为少数民族自治州的政治优势,建章立法,保护州内的民族村寨和民族文化传承人。此外,充分发挥党委政府文件的行政约束功能,有效利用村规民约的传统制约机制。
针对民族村寨长期不断的火患难题,2002年,黔东南自治州人大通过全国第一个地州级消防法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农村消防条例》。今年9月1日,历经十年“打磨”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村寨保护》正式施行,成为黔东南依法治理民族文化村寨的崭新起点。
三、整治村庄,优化环境。黔东南把乡村旅游开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加强对民族村寨的整治、改造和建设。通过通路、通电、通水、通电话和通电视, 改寨、改房、改厨、改厕与改灶,切实改变村寨服务设施和生活条件,赋予民族村寨生活现代化气息,为乡村旅游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使游客进得来、住得下、留得住。游客进入民族村寨,住得开心,玩得愉快。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千栋吊脚楼修旧如旧,色调自然。经过村庄整治,曾经泥泞的步道如今硬化一新、整洁干净,又不失传统乡间石铺路面的特色;以往密布空中的“蜘蛛网”通过“三线地埋”已不见影踪,木质建筑废料“变废为宝”,成为排污管的“原生态”包装,污染变成景观;夜幕降临时,万灯明亮、莹光四起,美丽山寨变成了灯火璀璨的静谧家园。
“五通”、“五改”和随后的“整脏治乱”,让传统插上了时代的翅膀,缩小了城乡差别、改善了人居环境。
四、高建平台,叫响品牌。黔东南通过党政强推、办节巧卖、名人效应等方式,高建宣传推介平台,积极推介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商品价值,在“苗乡侗寨情、多彩贵州风”主题下,不断叫响“苗乡侗寨”品牌。
靠“一把手”强推“苗乡侗寨”。2000年以来,在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带领下,各级党政“一把手”十余次出国推介乡村旅游,累计上百次带队出省强势推介“苗乡侗寨”。举办民族节日,巧卖“苗乡侗寨”。自1999年黔东南自治州首次举办凯里国际芦笙节以来,台江苗族姊妹节、黎平侗族鼓楼文化节等大型民族节日相继成功举办,引起国内外媒体的高密度关注,使黔东南名扬海内外。雷山县用只能修1公里二级公路的经费办了七届苗年节, 7年间游客数量从1.2万人次激增到60万人次。借“名人”效应叫响“苗乡侗寨”。文化名人余秋雨、摄影名家吕厚民等纷至沓来,“余秋雨线路”引来人们对原生态黔东南的无限向往。
五、统一服务,输导旅游。文化旅游不同于观光旅游,文化旅游需要理性思考,客观上要求这种旅游方式必须有组织、有引导。黔东南自治州采取统一文化包装、统一设定线路、统一服务机构、统一策划品牌等办法,切实加强对游客的服务和引导,全面提升体验生态博物馆的质量和效果。
黔东南体验生态博物馆乡村旅游模式围绕原生态定位、和谐主题统一文化包装,使各景区景点既互相联系,又各具特色;围绕“多情黔东南线路”、“余秋雨线路”、“奥运火炬传递线路”、“阳河精品线路”统一设定旅游要素;围绕“苗乡侗寨”概念统一叫响乡村旅游品牌;围绕全方位、深层次品味原生态民族文化需要,统一旅游服务机构,向外对接全国、世界市场,向内对接各景区景点,形成统一的服务网络。从江县成立旅游服务中心,统一各个旅游点的经营,设立“岜沙-小黄-占里-银潭”两日游线路,以点连线,给游客留下完整原生态文化印象。
黔东南“体验生态博物馆”乡村旅游模式,是黔东南自治州委、州政府站在历史的高度,审时度势,通过深化州情认识,汲取世界各地乡村旅游发展经验,探索出来的一条适应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的可行之路。实践证明,黔东南“体验生态博物馆”乡村旅游模式,找准了方向,找到了位子,找对了路子。这种有益的探索,迎来了第三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雷山西江的召开。旅发大会是个时间接点,它标志着历经多载砥砺的黔东南乡村旅游,高擎着魅力无限的“苗乡侗寨”品牌,朝着“原生态民族文化世界旅游目的地”高歌猛进。(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由黔东南自治州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