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新型农民,带动农村发展] 农村人力资源流失初探

  省委书记栗战书在全省常委(扩大)会议上指出,贵州的农业自然基础条件比较差,但是只要把路子搞对了,农业还是可以发展的,农民还是可以增收致富的。   贫困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既急不得,更慢不得。随着国家路网建设加速,榕江,将成为我省东南部一座区域次中心城市。这样一座新兴城市,将为本地富裕农民进城居住提供条件,为农民进城务工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从而吸纳本地农民实现就地就业转移。
  顺理成章地,培育新型农民,便成了纵深推进榕江新农村建设的核心任务,成了“打基础、管长远”的系统工程。培育新型农民,必须着眼长远,科学系统规划,建立覆盖合理的培育体系。
  一是要全力办好基础教育。少数民族贫困地区长期落后的根源就是文化教育落后。因此我们要加大投入、充实师资,在边远少数民族村寨创办低龄寄宿制学校,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二是重点抓好职业技术教育。要坚持“农村职教为农服务”的大方向,办好县职业技术学校(职高),进一步扩大职校的办学规模和办学质量,使更多的农村学生在完成基础教育后,能够进入职业技术学校,接受进一步教育,掌握一技之长。
  三是整合资源,搞好农民技能培训。目前,对农民的不少技能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实用性,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培训效果不佳。必须对师资和资金进行整合,围绕发展本地农业产业和当前企业用工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
  四是要在农村经常开展社会主义教育。新型农民既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还要讲诚信、守法律。因此,在注重对农民技能培训时,还要加强政策宣传、思想教育和法制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