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的应用所带来的挑战】 公允价值变动怎么算

  摘要:我国财政部06年新颁布的会计准则在公允价值计量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中均谨慎地采用了公允价值计量方法,其影响是深远的,特别是对企业及广大的会计人员将带来重大的影响,同时也是对财务人员及企业的财务系统适应能力的挑战。
  关键词: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历史成本;可靠性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能真实地反映市场价值,从而更好地满足利益相关者对信息的需求,为进一步改革重组和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奠定良好的基础。然而,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也给财务人员、审计人员、监管层等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拟对此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部分应对公允价值应用挑战的策略。
  
  一、公允价值的定义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对于公允价值的定义为:“熟悉情况和自愿的双方在一项公平交易中, 能够将一项资产进行交换或将另一项负债进行结算的金额”;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的定义为:“计量日市场参与者之间的有序交易中出售资产或转让负债支付的价格”。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对于公允价值的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 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 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从中可以看出, 我国对公允价值的定义与IASB、FASB 对公允价值的定义大体一致。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的市场交易环境下, 理智的双方充分考虑了市场信息后所达成的交易价格, 其最大特征是来自于公平交易的市场, 也即只要是来自于公平市场交易的价格都可算作公允价值。可见公允价值的定义揭示了公允价值的本质及其反映。
  
  二、公允价值在现行准则中的具体应用
  
  (一)债务重组。在现行准则中公允价值的应用体现为将转出资产原账面价值和现时公允价值之差作为重组收益处理。
  (二)货币性资产交换。现行会计准则规定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满足两个条件时, 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 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帐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这两个条件一是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二是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
  (三)投资性房地产。现行会计准则规定在有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情况下, 可以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不对投资性房地产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 应当以资产负债表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其账面价值, 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四)企业合并。现行会计准则规定, 对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应当采用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会计处理,以为进行企业合并所支付资产或承担负债的公允价值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
  
  三、公允价值的应用所带来的挑战
  
  现行准则对计量属性做出了重大调整,不再强调以历史成本为基础来计量属性,并引入公允价值、现值等计量属性。公允价值在1998年出现于“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等具体会计准则中,后因实际运行中出现很多公司滥用公允价值操纵利润的情况而在2001年修订后的准则中被限制使用。此次会计准则再度启用公允价值不是简单地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接轨,而是由我国现阶段的社会现实所决定的。采用公允价值来计量,一方面更符合会计的配比原则要求,另一方面也使得所有者权益和利润等更接近于现实,更能反映出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济本质,披露的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也更实用和可靠,同时也有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资本保全和合理核算。但是,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存在不健全及受复杂的经济环境影响,公允价值的应用所带来的挑战也不容忽视:
  (一)信息质量的可靠性难以保证。相对于具有客观性、确定性和可验证性的以实际交易为基础的历史成本计量,公允价值计量虽然在财务报表中能提供更为相关的信息,但因其具有不确定性、变动性和集合性,因此难以满足会计信息可靠性的质量要求。
  (二)公允价值计量的实际操作难度大。有不少财务报表项目如一些没有相关市场价格的金融工具,其公允价值不容易确定。在这种情况下,现值计量常常就是估计其公允价值的最好技术。但是,因为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时点和货币时间价值等等都是不确定的,在计量的操作上往往面临着很大困难,因而现值计量的复杂性亦是公允价值计量不易掌握应用的难点。
  (三)公允价值计量可能增加财务报表项目的波动性。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经济环境和风险状况的变化以及企业自身信用的变化,都会引起企业财务报表项目的波动。如果波动性存在,那么财务报表就应反映这种波动,这样报表使用者才能获得更相关的财务信息。但是,反映外部环境等变化所引起的损益的变动,可能并不能提供非常相关的信息,甚至可能误导财务报表使用者。总之,公允价值会计能更好地反映当前经济环境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更符合实物资本保全的要求,更有利于提高财务信息的相关性,公允价值会计极可能取代历史成本会计成为21世纪最主要的计量模式,但是在今后发展相当长时间内,历史成本会计和公允价值会计会同时并存。
  (四)会计人员面临的挑战。我国引入公允价值对会计职业界的职业判断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会计界而言, 这具体涉及职业素养以及个人经验等各方面因素。比如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以及融资租赁等诸多业务中均要求会计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判断能力。对审计界而言,对个人的专业胜任能力的要求似乎更高,因为要评价会计人员职业判断的公允与否, 必须要站在相对更高的层面上理解和运用会计准则、政策甚至诸多会计基本原理。对资产评估界而言, 这样的挑战是具体而深刻的, 因为会计界可以将相应的压力直接转嫁给资产评估界, 这固然是评估界的机遇, 但评估界在对公允价值的认识和运用方面, 是否能承受会计界转移过来的压力,却是一个看起来毫无疑问但实际上却颇值疑心的问题。
  (五)为公司证券投资的风险管理带来了挑战。历史成本会计模式下, 证券投资被要求以历史成本计价, 仅对短期投资规定了按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调整账面价值, 即只确认持有损失,不确认持有收益。这种会计处理方法不仅歪曲了公司证券投资的真实收益状况,隐藏了证券投资的市场风险, 而且给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留下了空间。当证券市价高于账面价值时, 公司可以马上卖出证券提高本期会计利润; 相反, 如果证券市价低于账面价值, 则公司可以继续持有而不必确认已存在的损失。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引入将使这一局面得以改观。新会计准则把金融资产划分为四种类型, 并对其后续计量分别进行了规定。其中,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被要求按照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利得或损失分别计入当期损益和所有者权益。这样, 理论上与该证券相关的收益和风险就都能够体现在公司的账面上, 进而投资购买该公司股票或债券的公司的资产、收益和股东权益也会随之频繁变动。这会给持有大量此类资产的公司带来更大的价格波动的风险, 对公司的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六) 公允价值计量对投资性房地产行业的影响。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能体现其真实价值与未来盈利, 从而使报表信息价值提升。但是由于近年来房地产市场高速膨胀, 上市公司如果采用公允价值法来计量其早期购入的投资性房产, 会大幅提高其净资产和当期净利润, 上市公司中的投资性地产溢价将在账面上充分体现。投资性地产上市公司每年重估地产价值, 并以市值反映其账面价值,将直接大幅提高每股的净资产, 降低市盈率。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投资性房地产将使企业税负加重。目前准则对上市公司的投资性房地产是采用历史成本计价而不确认其市值变动损益,这对上市公司而言充分发挥了折旧的抵税功能,有利于企业的资本保全。新会计准则采用公允价值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这意味着企业缴纳的税额会相应攀升,将直接导致企业现金的流出。
  
  四、应对公允价值应用挑战的策略
  
  (一)逐步完善统一的公允价值计量指南
  逐步完善统一的公允价值计量指南是提高公允价值计量操作性的重要途径。制定统一的公允价值计量指南,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同时,合理划分计量级次,增加计量披露。计量级次的本质就是依据计量所用参数将各种公允价计量划分为可靠性程度不同的级次,并在披露中区别对待,用增加披露的方式弥补公允价值计量可能存在的缺陷,逐步完善并建立合理成熟的公允价值估价模型。
  (二)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和专业水平
  没有高素质的会计人员, 公允价值也不可能得到合理地估计和很好地运用。要在我国推广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就需要不断地加大教育投入, 培养具有公允价值观念、懂理论、会实务、职业道德高尚的会计人员,这是公允价值得以全面使用的必备条件, 也是降低公允价值实施成本的需要。
  (三)加强市场经济建设和进一步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
  公允价值得以运用的前提条件就是需要有活跃的市场, 这需要发育成熟的市场经济, 所以加强市场经济建设是以较低成本获得可靠公允价值的条件。同时,由于会计信息具有对董事会和高层经理人员能力、业绩、道德水平监督和评价的功能, 而会计信息又是由实际受控于董事会的高层经理负责提供, 形成了评价董事会功过的尺度就掌控在董事会手中的悖论。为解决这一矛盾,独立董事应运而生,由独立董事牵制内部董事, 保证会计信息的客观与公正。由此可见,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是高质量会计信息的保证, 公允价值的决策相关性需要在治理结构完善的企业中才能发挥作用。
  (四)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
  贝克尔认为, 鉴于违背规则的代价太低, 权衡收益与成本后, 自然也就有人乐此不疲违背规则。体现在公允价值的应用上,就是存在部分专业人员利用公允价值操纵利润, 谋取个人的私利。有鉴于此, 一个完善的会计法规与相应的惩罚机制, 是公允价值充分发挥作用的一个必要条件。
  
  五、结论
  
  很多学者认为公允价值计量属性适合于市场经济较为发达的经济环境, 我国目前的市场环境还没有为公允价值的实施提供充分的条件。但应该看到即使在西方发达的经济市场环境中, 有关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及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也是争议的焦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之所以成为重要的计量属性, 无疑是经济环境推动发展的必然。我国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担忧, 更多的来自于对交易公允性的怀疑。新准则要求公允价值要“持续可靠取得”, 这种情况下交易的公允性得到了较大的保障。与之相反, 目前我国需要公允价值作为新的计量属性来补充原有计量模式带来的不足。历史成本对物价变动的影响不能有效反映;衍生金融工具历史成本也不能有效反映;人力资产对历史成本也提出了“挑战”。不能因为我国市场经济不完善、会计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公允价值不易取得且容易成为利润操纵的工具等原因而否定其运用的必要性。放弃采用这一重要计量属性, 将不利于我国上市公司和资本市场的发展。需要通过实践培养以公允价值的计量思维来处理会计事项的能力,用公允价值来服务于会计行业现状,而不是服从于会计行业现状。只有对其运用中出现的不足找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才能更加完善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公允价值只有在不断运用中才能与我国的实践相适应, 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姜丽华,张欣.公允价值的应用现实意义分析[J].商业经济,2007,(10).
  [2]王志亮,王书军.公允价值计量对公司财务的影响[J].财会月刊,2007,(11).
  [3]唐敏,金娟,郝环妮.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影响分析[J].财会通讯,2007,(4).
  [4]锐颐.新会计准则实施效果图[J].会计师,2007,(2).
  [5]刘德武.反思公允价值应用的挑战及其应对策略[J].财会园地,2007,(9).
  [6]刘泉军,张政伟.新会计准则引发的思考[J].会计研究,2006,(3).
  [7]汤湘希.图解企业会计准则[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8]田明.最新企业具体会计准则阐释[M].河北: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