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范围的新一轮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正如火如荼地有序推进。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五轮地方政府机构改革。 截至目前,除中央批准四川因地震灾情适当推迟上报改革方案外,全国30个省级政府机构改革方案已获中央批准,正在组织实施。
这一轮地方政府机构改革,中央为地方因地制宜改革预留了广阔的探索空间。对地方政府机构设置的具体形式、名称、排序等,中央不统一要求上下对口。有关专家认为,这是历次地方政府机构改革中,给地方自主权最大的一次。
大交通 大农业 大水务 大文化……
大厅局模式频亮相:
一件事情一个部门负责
中央编办副主任吴知论说,这轮地方政府机构改革,中央精神是,既坚持原则性,又强调灵活性;在中央确定的限额内,需要统一设置的机构应当上下对口,其他机构则可根据当地需要,因地制宜设置。与国务院机构改革相比,“有同,也有不同,一切从实际出发。”
细细研究已公布的省级政府机构改革方案,记者发现,每个省份都在积极探索建立符合本地特色的“大厅局模式”,包括大农业、大水务、大交通、大文化等,允许一个部门对口上级几个部门。通过大部门体制进一步理顺机构职责关系,尽量做到“一件事情一个部门负责”,成为本次改革的一大亮点。
作为第一个获批的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方案,上海市合理调整了一些职能相近的部门,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大部门体制。
5月7日,天津水务局宣布成立,力图以“大水务”解决大城市长期的“多龙管水”、“政出多门”难题。新设立的水务局,将原水利局以及建委的城市供水、城市排水和河道堤岸管理职责整合划入,横跨水利、供水、排水三大领域,构成统一的水务管理体制。
5月31日,山东省政府举行机构改革动员大会,正式公布《山东省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本次机构改革后,山东省政府组成部门由目前的26个调整为25个,省政府工作部门个数不变,仍为42个,另设6个部门管理机构。需变动调整的部门有14个,所占比重为29%。
对应国家大部制改革,山东省将环保局升格为环保厅,同时组建交通运输厅、卫生厅、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大厅局”。
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中央编办三司司长李晓全表示,这种大部门制的整合,不应只是简单的机构撤并、人员进出,而应重在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要减少行政层次,降低行政成本,解决机构重叠、职责交叉、政出多门等问题。
旅发委 社会办 研究室 金融办……
“个性化部门”初现身:
不是为了改革而改革
“这次改革,中央主要是控制机构数量和人员编制,机构设置权则更多地交给了地方。地方政府有很大的创新空间。”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认为,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在整体上会与中央政府机构改革保持一致,但不意味着地方要完全照搬中央政府机构模式。
他分析,中国各地情况比较复杂,越到下级、基层政府,越要适应当地的特殊性,其机构设置的差异性可能就越大。地方机构改革要立足本地特点,把共性和个性结合考虑。
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宋功德也同意这一看法: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应当从各地实际情况出发,尊重个性化差异,反映其地方特色,在设立机构时各有侧重。
这一轮改革中,海南省立足本省实际,将省旅游局更名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并由省政府直属机构调整为组成部门,部门排序也靠前。主要承担以下几方面职能:突出节庆、文化和会展等相关职能;重视规划项目建设;加强人才培训教育;加强旅游监管职能等。
按照十七大加强社会建设的要求,北京市立足首都实际,设立了社会建设工作办公室,作为政府组成部门,负责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全市社会建设工作和加强社区建设、社会组织管理与服务、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队伍建设等。该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机构的成立,表明北京市社会建设在体制机制创新上迈出了关键一步。
东部浙江,将省政府研究室改为单独设置,升格为省政府直属机构。无独有偶。西部陕西,也将省政府研究室调整为省政府直属机构,挂省发展研究中心牌子。有关专家分析,这表明地方政府更加看重智库的功能,让其在决策中更好发挥参谋助手的作用。
煤炭大省山西,以原煤炭工业局为基础,整合了该局职责和省经委等有关部门涉及煤炭工业方面的职能,组建煤炭工业厅;改革前沿广东,将挂靠省政府办公厅的原省金融服务办,更名为省金融工作办,调整为省政府直属机构;滨海城市天津,组建市政府直属机构口岸服务办,加强口岸协调服务……
这次地方政府机构改革,中央专门下发了《关于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意见》,允许各省(区、市)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当地政府职能特点来设置机构,不搞“一刀切”。
吴知论表示,机构改革不是为了改革而改革,而是为了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推动一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地造福一方百姓。从目前情况来看,地方政府从实际出发,从长远考虑,因地制宜操作,使这次改革更加符合实际,更能取得实效。
(综合5月20日《人民日报》及6月2日《21世纪经济报道》。标题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