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至10日,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特别代表、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国务委员戴秉国,美国总统奥巴马特别代表、美国国务卿克林顿,财政部长盖特纳共同主持对话。双方就落实胡锦涛主席今年1月访美期间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大力推动中美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向前发展进行了深入沟通交流,加深了了解,扩大了共识,增进了信任,推进了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落实元首承诺 推进务实合作
问:本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背景是什么?主要有哪些议题?
答: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是胡锦涛主席与奥巴马总统在2009年共同倡议建立的。作为两国之间最高层级的对话机制,这一会议每年举行一次,讨论对两国关系和国际局势具有关键性影响的外交、安全和经济议题。
对于今年的第三轮会谈来说,首先也是最直接的背景是,胡锦涛主席1月成功地对美国进行了国事访问,两国领导人就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中美合作伙伴关系达成了重要共识,发表了《中美联合声明》,为中美关系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如何落实元首的承诺、切实推进在各领域的务实合作,成为中美急待磋商和讨论的议题。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必须发挥其作为两国间主要机制的关键作用,为中美关系下一步发展做出贡献。
其次,本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实际上处于两个重要年份之间。去年,中美关系经历了比较严重的波折,“中美关系怎么了”至今仍是悬在人们心头的一个问题。明年,美国又将面临四年一次的大选,其政治气候有可能再次给中美关系增添不确定性。在此背景下,中美能否超越去年的困难,将一个比较健康和稳定的中美关系带入2012年,成为不少人看重本轮战略与经济对话的一个重要理由。
第三,在这些考虑下,本轮战略与经济对话在议题方面进一步得到加深和扩宽。就战略对话而言,核心问题是中美如何建设合作伙伴关系,如何增进战略互信,如何妥善处理敏感问题。具体来说,一是就中美之间的敏感问题交换意见。二是就地区、国际和全球性问题进行协调与合作。三是两国相关部门在诸如维和、执法合作、气候变化等议题上进行对口磋商。四是就西亚北非局势持续动荡、日本遭遇地震海啸核泄漏三重灾害、国际反恐形势新变化等重大国际性问题交换意见。
从经济对话方面来看,本轮对话主题是“建设全面互利的中美经济伙伴关系”。根据中国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介绍,主要包括四方面议题:一是促进贸易与投资合作,包括促进开放的贸易与投资、推进新兴产业领域贸易与投资合作、促进创新合作等具体内容。二是完善金融系统和加强金融监管,主要包括金融业改革、跨境金融监管合作、资本跨境流动金融监管措施等具体内容。三是推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主要包括调整消费和储蓄率、完善社会安全网、提高生产力和竞争力等议题。四是促进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主要包括全球宏观经济形势与挑战。
战略对话成果 列出长长清单
问:战略对话方面主要情况如何?达成哪些成果?
答:战略对话由戴秉国与希拉里?克林顿共同主持。会谈结束后,两位特别代表都对会谈表示满意。戴秉国国务委员说,中美就如何推动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中美合作伙伴关系进行了十分坦诚、深入、务实的对话。克林顿国务卿表示,对话取得了相当多的进展,中美对对方观点有了更深了解。对话结束后,两国公布了一份长长的成果清单,共有7个方面48条,以下几方面尤其令人印象深刻:
第一,中美在战略与经济对话框架下建立并首次举行了战略安全对话。战略安全对话由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张志军和美国常务副国务卿斯坦伯格主持,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马晓天作为中国军方代表首次参加对话。美国参加战略安全对话的还有国防部副部长弗卢努瓦、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副主席卡特赖特、助理国务卿坎贝尔、美军太平洋总部司令威拉德等。
第二,中美决定建立亚太事务磋商机制,并将于年内尽早举行首轮磋商。作为经济发展最为强劲和最具活力的地区,亚太正受到越来越多关注,也是中美关系中互动频繁、利益交织的关键性部分。在此次对话中,中美能在努力构建相互包容、良性竞争、合作共赢的亚太格局,与亚太地区其他国家一起共同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等方面达成共识,对中美增进互信可以产生非常正面的影响。
第三,中美关系覆盖内容之广、中美交流沟通之频繁几乎让人吃惊。在那份长长的清单中,上至国家副主席访问,下至青年留学计划,几乎无所不有。双方计划将要举行的对话、磋商或会议有几十个之多,在地域上涵盖了亚太、非洲、拉美、中亚、南亚各个方面,在领域上从人们熟悉的商贸、司法到人们不熟悉的打击木材非法采伐、海洋极地,五花八门。很显然,一年一次、为期两天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固然重要,但它在许多方面只是提纲挈领做出规划,更多的事情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体现、落实和完成。
第四,中美关系正向两个社会渗透和延伸。在此次对话过程之中及之前,中美在社会和非中央政府层面交流都透露出许多信息,其中包括刘延东国务委员和克林顿国务卿主持的中美人文高层磋商、“十万人留学中国计划”、企业家之间交流等等。胡主席1月访美时受到关注的中美地方间交流进一步发展,双方达成了《关于建立中美省州长论坛以促进地方合作的谅解备忘录》,7月将在犹他州举办首届中美省州长论坛,然后将在中国举办第二届省州长论坛。
建立全面框架 规划经济合作
问:经济对话方面主要情况如何?达成哪些成果?
答:经济对话由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特别代表、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与美国总统奥巴马特别代表、财政部长盖特纳共同主持。其成果据报道有64项之多,主要体现为《中美关于促进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和经济合作的全面框架》。
这一框架共有20条,从原则、宏观经济、贸易投资、金融、区域与国际合作等几个方面规划了中美之间的经济互动。从内容来看,至少有两方面特点:
第一,框架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既有贸易投资方面又有金融货币方面,既有中美两国的沟通又有两国与世界的互动。用王岐山副总理的话说就是“两国将开展更大规模、更加紧密、更为广泛的经济合作”,这不仅将对两国的经济发展,而且很有可能将对国际经济活动产生影响。
第二,框架具有明显的对等、平等性质。在绝大多数条款中,框架都以双方承诺的方式表达了中美两国的看法,比如“双方承诺采取综合性措施促进更加平衡的中美贸易”,“双方承诺本着建设性、合作性和互利性的态度积极解决双边贸易和投资争端”等。即便是在具有明显分歧的问题上,这种对等性也表现得相当明显,如在货币问题上,框架写道:“双方承诺与其他国家共同努力,维护国际货币环境的稳定。美方承诺对汇率过度波动保持警惕,中方承诺继续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
会谈后的新闻发布会上,王岐山副总理进一步指出,美国承诺在出口管制体系改革中公平对待中国,放宽对华高技术产品出口管制,并将通过中美商贸联委会以一种合作的方式迅速、全面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
中美都对会谈成果表示满意,王岐山副总理称会谈圆满成功,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更是认为这一框架在中美经济合作进程中具有里程碑式意义。
确实,经济是本次战略与经济对话中受到更多关注的领域。这一方面是因为经济直接涉及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在中美当前的国内议程中都占据首要位置;另一方面,经济关系实际上也涉及中美能否合作、怎样合作的基础。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美关系出现一些波折,原因固然很多,但两国原有经济合作模式不再适应新的国际和国内经济形势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就此意义而言,中美正在调节经济合作模式,寻找更加合适的经济结构。通过此次战略与经济对话,中美能够用框架形式全面规划未来经济合作,确实具有全局性、战略性意义。
战略安全对话 深受外界关注
问:如何评价首次战略安全对话?
答:本次战略与经济对话中另一个引起关注的亮点是战略安全对话,中美军方高级将领参与这一会谈引发许多联想。
首先,战略安全对话与两国军事交流的关系如何?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崔天凯说,战略安全对话不取代、不重复、不削弱其他军事交往机制,是对现有机制的加强和补充。这至少透露了两方面信息:一、战略安全对话与中美军事交流是同时进行的两条线索。二、中美之间有比较强烈的需求,希望军事和非军事部门坐在一起共同讨论中美乃至国际社会面临的一些重要挑战。
其次,战略安全对话的内容是什么?可能主要包括四方面:核安全、外空安全、海上安全以及网络安全。这次双方更多就海洋和网络问题交换了看法,但是可以想见,中美在日常接触和以后的会议中会在其他两个问题上增加接触。
第三,战略安全对话能否持续?戴秉国国务委员在会后说,“这个对话还将继续下去”。这似乎预示着目前这种机制安排至少在短期内还会继续,至于在更长时期内会如何发展,则可能取决于两国关系及两军关系的进展以及后续磋商。
(摘自5月13日《新民晚报》。作者为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美洲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