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聘博导 [取消博导评聘制度,是耶?非耶?]

  清华大学决定从2012年招生季起,全面取消博导评聘制度,全体副高职称以上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教师均具有博士生指导资格。   清华大学取消博导评聘制度,对于改变我国多年来“只有教授才可以当博导”的传统,回应去年热议的“一个博导同时指导的博士生达47名之多”的怪象,探索近年来备受诟病的博士培养质量问题都具有一定积极意义。但是,也存在降低导师的资格门槛、博士培养管理混乱、博导与教授膨胀等许多担忧。
  第一,还原博导是工作岗位的本来面目。我国博导制度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当时不仅符合博导条件的教师很少,而且博士招生数量相对较少,国家有关部门决定优先选拔少量教授担任博导。久而久之,延续下来教授当博导的惯例,博导也成为荣誉的象征,并逐渐形成了一个博导阶层。其实在国外,博导只是一个工作岗位。不论是教授还是讲师,只要学术水平符合要求、有科研经费、所在大学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等条件就可以指导博士生。就是说,博导是一个流动的岗位而不是终身制,不带学生就不能再称为博导。博导也不是一个特殊的资格,更不是教授之上的“教授”。确切地说,清华大学取消博导评聘制度,将在深层次撼动人们心目中对博导固有的、近乎神圣的认知,使人们明白,博导并不是什么荣誉,也不代表其学术水平、身份地位,还原了博导是工作岗位的本来面目。
  第二,取消博导评聘制度,能释放学术活力。当初博导评聘制度作为一项好的制度而确立,在于严格控制质量。其不好的一面在于一刀切,将遵从特殊规律成长起来的高水平的年轻学术人才排除在外。正因为如此,清华大学全面取消博导评聘制度,显示其释放高水平年轻人的学术活力之用心。另外,本次博导评聘制度改革,把博导评聘的资格扩大到全体副教授,避免了只有那些有学术血缘关系的人会更多地获得资格的情况,既解决了博导评聘制度的先天性缺陷问题,又保留了这一制度原有的公正性、科学性品质。
  第三,教授终身制与博导终身制要同时改革。有人提出,取消博导评聘制度,通过资格与身份脱钩,头衔与岗位挂钩,博导的职业责任和岗位色彩将会得到强化。不过,面对现在僵化的教授终身制,若副教授能直升博导,为何不能当教授呢?在某些西方大学中,一个系里甚至只有一个教授,副教授博导的出现事出必然。而在我国,批量化生产和终身制造成在大学中教授人满为患,与其大量让副教授当博导,不如先打破“教授终身制”。因此,博导评聘制度要与职称制度进行配套改革,还要反思现行的博士招生。
  第四,博导还是要让教授来担纲好。近年来,我国两年一度的申请博士点大战愈演愈烈,教授之间争当博导也同样剑拔弩张。若只依据职称,凡有副高职称以上的教师都可当博导,甚至讲师也可以独立指导博士生,这显然违背教育规律,对博士人才的成长会极为不利。博导队伍水平直接影响博士培养质量,博导还是要让教授担纲好。如今博士生数量疯涨,教授的数量也在疯涨,若让所有的教授都真正教书,部分优秀副教授当好帮手,博导就并非不够用。反之,不挖教授的潜力,改打副教授主意,不仅博士培养质量难以保障,而且只会刺激博士培养规模膨胀。
  第五,取消博导评聘制度,还有诸多障碍要克服。早在2003年北京大学进行博导评聘制度改革时,有人提出,首先,博导所享受的待遇如何取消?当下大学中,博导与官职挂钩的比例相当高,改革结果很容易变成一种变相的利益重新分配。其次,博导资格的取得,需要博士生与导师进行双向选择。博导一方来选择学生不成问题,问题是由博士生来自由选择导师时怎么操作。再次,导师课题经费问题。现在,我国大学的博、硕士点不断增加,但课题经费的发放,无论从数量方面,还是分配的合理性和制度的完善方面都存在问题。最后,关键是谁来认定、怎样认定博导资格。当下大学存在的诸多问题中,学术不公是比较严重的一种。正是由于学术上的不公正,导致了一系列学术腐败现象的出现。而造成学术不公正的主要原因,是学术体制在总体上的不健全。
  (摘自3月8日《科学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