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工作是报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努力杜绝虚假新闻则是记者工作的核心要义。《内蒙古日报》历来重视记者工作,在她6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把记者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不断加强记者队伍建设,培养了一批批思想觉悟高、政治观念强,能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有艰苦奋斗精神的记者队伍。这支综合素质较高的记者队伍,为各个历史时期的宣传报道,采写了大量的新闻稿件和先进人物、先进事迹,树立了一批在全区乃至全国有影响的重大典型,为办好报纸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近年来,内蒙古日报社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特别是内蒙古日报传媒集团成立后,其社会影响力正在不断扩大和提升,这对于作为传媒集团主体的《内蒙古日报》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对于广大记者来说,集团的成立给我们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最为当紧的是要加强队伍建设,杜绝虚假新闻。从目前情况看,我们这支队伍还程度不同地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概括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还存在着整体实力不强的问题,导致了我们还缺乏更多的导向性、思想性、新闻性和可读性相统一的精品力作。二是还存在着人员作风飘浮的问题。有些人不学习、不深入、不刻苦、不扎实、不谦虚,造成了稿件内容不好看、标题不好看,影响了整个报纸的质量。三是还存在着舆论引导水平低的问题。一些同志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不强,“三贴近”的自觉性不高,没有很好地研究把握上情,也没有很好地观察了解下情,导致找不到新闻的最佳结合点,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形式、多样性的文化需求,同时也导致了关注民生的报道不足,可读性不强,市场关注度不高,领导和群众都不满意。四是还存在着新闻舆论监督不力的问题。五是还存在着报道内容时而不完整、与真实新闻事实有出入等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必须要做到三点:
1、加强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教育,在改进工作作风,增强创新意识方面下功夫。
内蒙古日报社的精神是“爱岗、敬业、团结、创新”八个大字。这就要求我们的记者必须做到:在学习上要讲勤奋,在思想上要讲上进,在政治上要讲责任,在作风上要讲贴近,在态度上要讲认真,在工作上要讲创新,在道德上要讲诚信,在团结上要讲宽容,在生活上要讲清正,在言行上要讲严谨。这十点要求中,最核心的是:在道德上要讲诚信。随着市场经济的最大利益观念渗透到道德领域,有一些媒体的新闻从业人员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出现混乱,甚至造成道德行为的失范以及腐败现象在新闻界的滋生蔓延。大家知道,山西繁峙“6.22”爆炸事故11名记者收受现金和金元宝、北京某报记者孙震因敲诈18万元被判8年有期徒刑等案件,就是很典型的例子。这些案件给新闻界敲响了警钟:培养和树立记者的正派作风至关重要,是新闻从业人员和新闻机构长期面临的任务。为此,加强新闻队伍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建设十分关键。前几年在全国新闻界开展的“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以及去年11月以来开展的“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专项教育活动,就有这方面的原因。因此,我们务必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通过学习教育,真正树立起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更好地防微杜渐、标本兼治,净化新闻队伍,杜绝虚假报道。
这里,想对记者提几条具体要求。工作作风提四条要求:一是记者在采访中,一定要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克服走马观花、浮光掠影的采访作风;二是记者一定要成为各地方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助推人而不是旁观者;三是记者一定要投身到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当中,在火热的劳动一线捕捉闪光点,抢抓生动鲜活、带着露珠的新闻;四是记者一定要学会全面观察问题,善于发现并热情支持各种新生事物,用创新的思维寻找宏观政策和微观生活的最佳新闻结合点。
在思想作风方面也提4条要求:一是记者一定要树立艰苦朴素的作风,不飘浮,不偷懒;二是记者一定要树立谦虚谨慎的作风,不摆花架子,不口出狂言;三是记者一定要树立平等待人的作风,不居高临下,不目中无人;四是记者一定要树立严肃有礼貌的作风,不打官腔,不油嘴滑舌。
2、加强业务培训和实践锻炼,在提高稿件质量,多出精品新闻方面下功夫。
今年是《内蒙古日报》的“业务创新年”,或叫“精品年”。千方百计发现好的新闻线索,翻来覆去写好精品新闻,一丝不苟编辑好每一篇新闻作品,是摆在全体采编人员面前的头等大事。写好精品新闻,不仅需要深厚的功底,而且需要灵敏的“嗅觉”,功底和“嗅觉”哪里来?一个是业务培训,一个是实践锻炼。目前多数分社采写力量薄弱,稿件覆盖面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转变观念,创新思路,有效整合专职记者、编外记者、特约记者以及骨干通讯员协同作战的力量。各分社要与总编室和地方新闻部做好沟通协调工作,尽快拿出具体的培训方案。培训中要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内蒙古日报社提出的《办报要处理好六大关系》的精神,即:一要处理好主流新闻和支流新闻的关系;二要处理好新闻宣传和新闻监督的关系;三要处理好报道快速发展和报道科学发展的关系;四要处理好报道全区和报道地方的关系;五要处理好报道重点工作和报道一般性工作的关系;六要处理好报道民生和报道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关系。同时,要把“一二三四五”的办报思路列为重要培训内容。通过学习培训,逐步提高记者和通讯员的政治意识和综合业务素质,使他们能够吃透两头,正确把握导向,在筛选信息时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真正把优质新闻的内核挖掘出来。
各分社要把有限的力量充分利用起来,分社负责人要带头经常深入乡镇苏木、村屯嘎查以及厂矿企业生产一线,每月至少要有15天时间在驻地以外的基层单位采访调研,要始终把目光和焦距对准人民群众,关注他们的思想、情绪和生存状态。事实证明,群众和读者最欢迎的,是与自己生活、情感、思想最为贴近的新闻作品,而他们最为痛恨和不屑一顾的,则正是那些泡着会议、抱着材料写出来的毫无实际内容,空话、套话甚至说假话的“八股新闻”。记者“跑”出来的新闻最具生命力,也是构成优质新闻和精品新闻的根本要素。
3、坚持党性原则和以人为本理念,在提高舆论引导水平,增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方面下功夫。
首先,舆论引导能力的提高,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当今时代是一个发展的时代,其基本表现为经济全球化、政治多元化。这是一个经济迅速发展的时期,也是一个矛盾凸显的时期,各种利益集团的要求千差万别,而且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异常突出,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尤为重要。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还表现在收入的第一次和多次分配的巨大差距上。特别是去年以来,在面临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的巨大压力下,影响全局的大事情不断发生,社会问题突出,国际国内敌对势力蠢蠢欲动,不断制造事端和干扰。在这样一个具有复杂性的社会发展背景下,承担着党的新闻宣传重任的党报,必须清楚自己的作为和作用,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一定要坚持党性原则,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其次,舆论引导能力的提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新闻宣传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的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的导向和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广泛报道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广泛宣传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激励人民,鼓舞人民。要按照时代的要求创新新闻宣传工作,就《内蒙古日报》来说,就是要不折不扣地坚持“三贴近”,实现“三服务”。要按照新闻传播规律统领党报新闻报道的创新,创新观念、内容、方法、形式、手段,努力使党报的新闻宣传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不断提高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使党报好看起来,有用起来,拥有更多的主流读者。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用数字说话,应该成为党报新闻宣传的基本手段。毋庸置疑,只要能够使党报不断满足广大读者的新闻期待,具有可读性,使新闻宣传的内容和形式能够让广大受众接受,以读者为本位,传播广大读者喜欢的内容、关心的内容,党报就会具备吸引读者的条件,改变传统新闻宣传的面貌,党报就能够实现“新闻纸”和“宣传纸”的统一,为广大读者提供信息完全、观点鲜明、可读可信的有用的新闻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