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掉烦恼的句子 [慈善,忘掉烦恼的捷径]

  圣诞节那天,保罗离开办公室,看到一个男孩绕着他那辆闪闪发亮的新车赞叹着。当男孩知道这是保罗的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时,满眼羡慕。保罗以为他也希望有个这样的哥哥,没想到男孩却说:“我希望自己也能送车给弟弟。”
  保罗很惊愕,于是邀请他一同兜风。男孩兴高采烈地跳上车,问:“您能把车子开到我家门前吗?”
  保罗以为男孩想向邻居们炫耀,但男孩只是请求他把车停在阶梯前,然后跑上去,把跛脚的弟弟带出来,指着那辆新车,说:“这就是我刚才在楼上告诉你的那辆新车。这是保罗他哥哥送给他的!将来我也会送给你一辆这样的车,到那时你就能去看看那些挂在窗口的圣诞节饰品了。”
  保罗走过去,将跛脚小男孩抱上军。满眼闪亮的大男孩也爬上来,坐在弟弟旁边。那次兜风,三个人都终生难忘。
  那个圣诞节,保罗真正明白了什么是“施比受更有福”!
  现代人,尤其是现代都市人,在各个方面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伴随而来的就是焦虑与抑郁。这种心态长期恶化,就会导致精神疾病。有调查显示:中国的精神病发病率近年迅速上升,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重要杀手。
  我有两个朋友,一个患有焦虑症,一个是抑郁症。前者每次看到自己喜欢的房子,就强迫自己去思考,思考如何挣到足够的钱买下它;后者已经到了出现幻听,无法入眠的程度,人变得很是憔悴。
  他们两个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沉迷在自己的世界中。他们很在意自己的身体、自己的思想,再小的不快或者疼痛,都会让他们紧张或引发思考;却几乎从不关注他人的感受,极少与他人交流沟通。
  总之,他们的精神问题来自一个共同原因――自闭。
  如何;中破自我封闭的藩篱?我认为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慈善。当你真心关注别人的疾苦时,就会淡忘自己的痛苦,尤其那些“想”出来的毛病。你帮助他人,他人也同时在帮助你,帮助你开阔心胸,让你知道,你的痛苦其实无足轻重,你的自我目标何其肤浅!
  借由慈善,我们的眼界会更开阔,内心会更充实,心灵会更纯净。
  借由慈善,我们内心深藏的爱会被擦亮、被点燃。
  借由慈善,我们自身的能量和生命意识都得以提高。
  慈善不只是捐款捐物,更不是有钱人的专利。只要能利益他人,只要能让他人感受到你的温暖,那就是慈善。
  八九岁时,我每天都要很早自己坐公交车,从北京的西城赶到东城的一家医院做治疗,然后再赶回来上学。
  一个冬天的早上,等车时,我外衣的拉锁坏了。衣服合不上,我根本没法挤上拥挤的电车。眼看着公交车一辆一辆地开过,我急得要命。周围都是匆忙上班的大人,谁也没有留意一个孩子的困境。
  我拼命地试啊试啊,直到一个阿姨蹲在我面前,什么也没说,只是拿着拉锁,耐心地一遍遍尝试着。过了好久,她终于替我把拉锁拉好,然后拍了拍我,让我赶紧上车。我说声谢谢,扭头挤上车。
  我当时只关心我的拉链,甚至没有注意她的模样。但之后,经历的时间越久,我对她的记忆却越鲜明。
  她让我知道,一件小事,可以给他人带来想象不到的感动;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善举,也能够影响他人的一生。
  我一直努力对他人友善,这是对几十年前帮助我的那个阿姨的纪念、回报与感恩。我希望,我也能给他人带去那个阿姨带给我毕生的善意与温暖。
  几十年前的一件小事让我感动了一生。那个阿姨的行为如同涟漪的传播效应,影响了我,我再去影响更多的人。一件小事意义深刻。
  慈善,其实是每天、每时,手到擒来的事情。如果你有意,你可以随时做慈善。
  请对保洁好一些,把旧衣服送给她们,把废品送给她们去卖。
  请对保安好一些,对他们微笑一下,不要在乎那几块钱停车费,别忘了他们站岗要站整整一宿。
  请对菜市场的小贩好一些,人家大半夜就要起床,拉了菜再赶到这里卖,那时我们还舒服地躺在热被窝里。冬天他们脸上都是冻疮,甭管小媳妇儿还是老爷们儿。
  请对饭馆服务员好一些,上菜晚点儿别紧着呲?人家,显得自己多重要似的。她们每天从清晨忙到深夜。都是十八九岁的孩子,也不容易,就当是自己的孩子吧。如果上错了菜,千万别退了,否则会从服务员的工资里面扣钱的。
  请对环卫工人好一些,拉开自己车门时,把插在风挡上的广告扔进垃圾箱,而不是随手丢在地上;开车时,不要把杂物抛到窗外。
  请对身边的人好一些,多些微笑,言语温和,对遭遇挫折的同事朋友好言宽慰,让他们感到温暖和善意。
  做志愿者,做公益事业,慰问孤寡老人和孤儿弃儿;对遇到困难的人伸出援手,无论是帮他们推车,为他们指路,还是推开门请他人先行。
  即便你觉得路边的乞丐可疑,仍可以用你的智慧圆满解决:向你要钱的,你给他们食物;向你要食物的,你大胆地给他们钱就对了。
  对他人的谅解、忍耐,也是慈善。
  慈善是一件快乐事,是一件轻松事。你轻松地给予,对方快乐地接受,各得其所,都没有负担。
  慈善的受益者,也包括慈善者本人。施与者,获得的是心灵的快乐与灵性的提升。慈善,不是简单的怜悯,而是净化自己的手段;不是简单的救灾救难,而是自我完美,提升爱心的行为;不是单纯地助人,而是自我快乐的一种手段。
  所以,慈善应当是我们生活的常态,是我们获取快乐的一条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