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数码摄影开始进入中国新闻摄影领域,引发了新闻摄影的数字化革命。从第一台200万像素专业数码相机,已经发展到今天有效像素达到1670万的专业相机,在众多突发、重大新闻事件采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数字化照片与数码相机相伴而生
数字照片和数码相机的问世,经过了一个短暂而又漫长的过程。 在计算机还未出现的上个世纪20年代,英美两国的科学家就己经可以将照片进行数字化处理,并通过海底电缆在伦敦和纽约之间传送。尽管传输的速度慢,照片品质也不高,但这毕竟是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尝试。
到了1957年,美国国家标准局的一位科学家将儿子的照片扫描输入计算机,这是历史上电脑和图片影像结合应用的最早尝试,使原来仅用来进行数据处理和算术运算的计算机进入了数字影像应用的新时代。
1964年,美国航空航天总署(NASA)进行的无人太空探测计划,将数字摄影技术向前推进了一大步。科学家们在太空船上安装了摄像机以拍摄火星表面的影像并传回地球,这可能就是世界上最早将影像数字化的实际应用。
数码相机最早出现在美国,它最初只限于在军事和国防领域使用。随着数字技术的进步,数码相机逐渐转为民用并不断拓展新的应用领域。数码相机最初投入实际使用,是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那时使用“玛维卡”数码相机还要随身背上一个大背包似的存储器,操作起来非常笨重。1991年推出世界上第一台轻便数码相机,从此,人类摄影史开始进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第一代专业数码相机
1998年夏季,中国南方大抗洪。南起长江北到嫩江、松花江,陆海空和武警官兵奋战在抗洪第一线。我作为新华社军事记者,责无旁贷地投入到抗洪第一线。出征之前,摄影部为我配发了刚问世不久、价格昂贵的第一代专业数码相机,当时还不知怎样使用,拿在手里不知所措。我曾仔细端详过这台高科技产品,发现它机身体积很大,机器的上半部佳能机身和下半部数字机身几乎相等,显得有些笨重,拿在手里,就像士兵手中端着一架“重机枪”,非常威武。
使用中我还发现,这台机器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由于不是全画幅取景,拍摄时要损失不少镜头焦距;白平衡也不准,拍出来的数码照片不是偏红,就是偏绿;噪点大,高光部分很容易曝光过度;镍氢电池存在记忆,电量总是不能充足,拍不了多少张照片就没电了。
现在看来,第一代专业数码相机虽然有着种种缺陷,当时它确实发挥着神奇的作用。当年8月中旬的一天下午,位于长江边的湖北省嘉鱼县陆溪镇大堤出现管涌,大堤危在旦夕。灾情就是命令!海军陆战队数百名官兵迅速扑向大堤,我也快速操起这台佳能数码相机紧随部队而去。在救灾现场,抗洪勇士们冒着闷热的高温,抗沙包、抛石块,英勇无畏、艰苦奋战,誓与大堤共存亡,场面非常壮观和感人。这些场景都被我收入数码相机之中,尽管它拍摄的照片像素底,数据量也不大只有几百K,但是确能满足当时新华社发稿的要求。
为了及时向北京总社发稿,我没有恋战,抓拍到一些精彩镜头后,迅速将拍摄的十几张数码照片编辑到笔记本电脑里,用小镇上唯一的一条全国直拨电话线在第一时间传回总社。其中,照片《海军陆战队员奋力堵管涌》刊登在第二天的《人民日报》上,令参加抗洪的官兵们大受鼓舞。
然而,其他媒体的摄影同行由于没有数码相机和图片传真机,只好等到第二天乘车3个多小时,将拍完的胶卷送到武汉市冲洗放大,然后再托民航航班把照片带到北京,当这些照片送到报社编辑手中的时候,新闻时效大打折扣,刊登出的照片已经时过境迁了。
“数码”伴我拍军演
2005年8月,中俄首次联合军事演习成功举行。肩负着神圣的和平使命,中俄两国军队近2万名陆海空三军官兵携手并肩,分别在中俄两国境内进行了一场轰动世界的和平行动。
我虽然多次参加中国军队与外国军队举行的联合军事演习,但深感这次联合军演非同一般。自2005年6月接到采访任务后,我信心百倍,摩拳擦掌,盼望着早日投身到炮火隆隆、硝烟弥漫的演习现场。
为了完成好这次摄影报道任务,确保新闻图片的拍摄质量,我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和领导建议,希望选用佳能公司最新推出的一款专业数码相机,它的优势在于它的有效像素可以到达1670万,而且照片色彩准确,最大优点是电池特别耐用,非常适用于野外演习现场连续拍摄。
新华社和解放军分社领导对此非常重视,专门开会进行研究。最后,新华社领导果断作出决定,专门为我们三名前方军事摄影记者配备最“新式武器”。由于当时国内没有这款相机,就本着“特事特办”的原则,紧急从香港调进三台数码相机机身。为了能在野战环境条件下及时将演习照片发回北京,新华社领导还专门为我们配备一辆装有海事卫星发稿系统的越野吉普车,随后也从北京赶到青岛。
演习在即,上百名中外媒体记者云集青岛,新闻大战即将展开。
8月的山东半岛,酷暑难耐。8月12 日,参加军演的俄罗斯海军军舰驶抵青岛,中外记者早已等候在青岛海军码头。当我身背最新款的佳能EOS-1Ds Mark Ⅱ出现在众人目前时,这台有着1670万像素的专业数码相机立即就被同行认了出来,有的同行还情不自禁地拿在手里试拍起来。
在一个多月的采访中,数码相机也跟随我风里来、雨里去、高温烤,经受住了严峻考验。
8月23日,是个令人振奋的日子,也是令世界瞩目的日子。一大早,我就将两台佳能数码相机、几个大容量的CF卡、4块充满电的相机电池、3只专业镜头等摄影器材仔细检查一遍,身穿演习导演部配发的参演专用迷彩服,乘一辆“猎豹”越野车,直奔青岛仓口海军某机场。
大约十几分钟后,直升机飞临演习海域上空,舱门被机组人员打开,此时,直升机处于约300米上空。我发现由中俄海军军舰组成的舰艇编队,就在我脚下,它们劈波斩浪,气势宏伟,蔚为壮观,于是,我将照片像素设定在最大格式,举起数码相机集中精力拍摄起来。
随着海上封锁作战的不断深入,海战愈演愈烈,“敌”我双方互不相让,越战越猛:深弹发射、火光冲天,潜射导弹、腾出水面,导弹呼啸、命中“敌”舰,电子干扰、簇簇火焰,导弹齐射、火光排排,众炮齐发、映红海面。好一个现代化海战的海上演兵场!从空中望去,令我惊叹不已!
直升机不停地在演习海域上空盘旋,机长尽量给我提供最佳拍摄角度。此时此刻,我手中的两台佳能相机轮换使用,随时观察机身后背的液晶观片器,检查照片拍摄效果,以确保数码照片的质量。在镜头的选用上,由于多年来我在海上使用35-350MM变焦镜头得心应手,因此它这次又发挥了巨大作用,近摄远调,运用自如,演习场景和海上阅兵式尽收镜头之中,为新华社拍到了独家新闻,累计5个多小时的海上航拍大获成功!
2006年12月18日至19日,中美海军首次在中国海域进行的海上联合搜救演习。
近几年来,我曾多次参加过中巴、中英、中澳等中外海军在中国海域进行的海上联合搜救演习。根据以往经验,中国军舰与外国来访军舰进行的联合搜救演习,大都是在访问结束之后的那天,由中国军舰陪同驶出军港后随即进行,发稿可在返航靠港之后。
于是,我就按照常规,携带好了两台数码相机、几款镜头和笔记本电脑及中国联通的无线上网卡(没有携带海事卫星),于12月18日下午3时,在广东湛江军港登上“湛江”号导弹驱逐舰,伴随着美国海军“朱诺”号两栖船坞运输舰一起,劈波斩浪向南中国海演习预定海域驶去。
经过十几个小时的连续航行,“湛江”舰于19日凌晨抵达演习预定海域,并与美国海军“菲茨杰拉德”号导弹驱逐舰汇合。这时,我似乎预感到了有些不妙,因为我发现这个海区距离湛江港有500多公里,无线网卡根本没有讯号,心里忽然产生了从没有过的“恐惧”。
联合搜救演习一直持续到下午2点40分,当美国海军两艘军舰编队从“湛江”舰左弦高速通过驶向公海时,也标志着中美联合搜救演习圆满结束。
12月的南中国海,依旧热浪袭人,我们几名记者在驱逐舰闷热的舱室里赤膊上阵。我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军事部的吕锡成,《解放军报》田源和军分社的李宣良同住一个舱室,既然都是男爷们,就顾不得那么多了,都光着膀子争分夺秒编稿子。
晚饭后,我们几人迫不及待地抱着笔记本电脑来到驱逐舰的后甲板,眼睛直勾勾地盯着电脑屏幕,希望早点发现中国联通无线信号。高速行驶的驱逐舰,使我们暴露在甲板上的人感到海上刮起了大风,不一会儿,吹得我要腰和脖子疼痛难忍,热心的水兵们为我们拿来了工作灯和小板凳。
夜色中伸手不见五指,后甲板上的三台笔记本电脑的屏幕格外明亮。紧张了一天的我感到疲惫不堪,特别难熬。不知不觉中8个小时过去了。大约在凌晨3点钟的时候,军舰驶入北方锚地,无线网卡接收到了联通信号,昏昏欲睡的我突然兴奋起来,立即开始向北京总社发稿。谁知无线网卡传发数码照片的速度非常慢,一张照片要发10分钟,但我还是将最关键的5张照片传到了摄影部。
摄影部徐祖根主任在电话中告诉我说:“摄影部的值班电话都快被打爆了,很多报纸都在开天窗等照片。”然而,我最担心的还是照片的采用情况,因为通常在这个时候报纸都已经快印出来了。据新华社信息中心的统计,中美联合搜救演习的照片,当日被30家报纸采用。
这次采访给我留下这样一个新的启示:在当今信息时代,数字技术在新闻事件采访中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不是某一件数码设备的单独使用。只有将数码相机与笔记本电脑、海事卫星、无线网卡等设备有机结合起来,达到最佳配置,才能更好的发挥数字技术的最大效益,保证数码照片的正常传输。
“数码”伴我走大洋
2001年8月至11月,中国海军舰艇编队首次对欧洲四国进行友好访问。这是进入新世纪初年,中国海军访问国家最多、航程最远、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次出访。
我有幸再次披挂出征。出访编队几乎穿越大半个地球:军舰首先西出太平洋、横渡印度洋,首次驶入红海、经苏伊士运河、穿过地中海、进入大西洋、到达欧洲大陆。航程中穿过13个海峡,跨越8个时区,4次穿越零度子午线,历时86天,海上航行时间为70天,总航程23000多海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一圈还多。
面对如此漫长而壮观的远航,我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和技术准备。因为在大海上无法冲洗胶片。我所拍摄的新闻照片,都要在这艘航行中运动的载体上发出。所以,我将技术准备的重点,放在数码摄影和数字传输上。
新华社技术局和摄影部为我提供了大力支持:一部便携式海事卫星电话、一台数码相机和一台笔记本图片传真机。正是因为有了这三件现代化的“武器装备”,才使得我在茫茫大洋连续不断地将158幅数码照片传回北京。
在我赴欧洲前夕,恰逢新一代数码相机问世不久,这款相机拍出的数码照片像素高、色温正,机身体积小、电池耐用和镜头焦距损失少,备受新闻摄影记者的青睐。于是,我为它备足了三块340兆的CF卡和4块充电电池,再配上6支“长枪短炮”,整整装满了一个特大的摄影包。我从北京把它背到上海,登上停靠在吴淞军港的“深圳”号导弹驱逐舰,随编队驶向遥远的欧洲。
途中经过与携带的数码相机近90天的朝夕相处,我对它的优点和不足基本上了如指掌。先说优点:对于专业摄影记者来讲,照片像素高、体积轻坚固耐用非常重要。这款相机机身加上马达手柄,也比传统胶片相机明显“缩水”,再加上有300多万像素的成像,是我最后决定选择D30的理由。另外,它的色温很让我满意,因为我从小研习绘画多年,所以平时拍摄中非常在意照片的构图和色彩还原,蓝天、碧水,青山、白云,日出、晚霞,各有特色,色彩决不能混乱和偏色。
再说不足:它也曾让我大伤脑筋。首先,机身密封不够好,尤其是在海上高温、高湿、高盐的环境中使用,它的这个缺点就更明显,机器受潮以后,不但“菜单”不能使用,就连其他指数和功能也不能调节了。D30的另一个“致命”不足,是它的CCD感光器记录速度太慢,每秒3张的拍摄速度,总让我在拍摄时不“解渴”,尤其是抓拍时,往往总是在最好的瞬间按不下快门,曾经几次错失良机,留下不少遗憾。
使用数码相机要注意的问题
1. 数码相机是通过机身内部的电子感应器来记录影像的,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CCD和CMOS传感器。传感器记录影像后成为数字底片,会直接影响照片的成像质量。在使用中我发现,传感器非常容易被灰尘污染,使底片发脏,降低数码照片的品质。特别是在风沙弥漫的采访环境中,更容易被微尘污染。因此,使用数码相机要特别注意相机防尘,尤其是在换镜头的时候。一旦发现传感器有脏点,就要采取措施立即清除。
2. 数码相机后背的液晶观片视窗,也是个容易受伤的地方,尤其是佳能专业数码相机,观片器没有任何防护装置,我只发现尼康数码相机专门给后背观片器配有防护罩。去年我乘海军陆战队两栖坦克拍摄登陆演习时,不慎摔倒在坦克车上,自己的腿被摔伤还不算,佳能EOS-1DsMark Ⅱ机身的液晶观片视窗被碰碎,液晶流出,教训深刻。
3. 使用中我还发现,数码相机拍出的照片会有一层灰度,尽管随着科技进步,数码照片的清晰度在提高,但我觉得它的锐度还是不够。可以作个试验,如果将我们拍摄的数码照片不经改动和调整,直接拿去洗印成照片,就会很明显地发现这层灰雾度。所以,我认为需要使用的数码照片,最好还是要调整处理一下,稍微增加一些对比度,把灰度去掉,提高数码照片的清晰度,而且也不会影响新闻照片的真实性。
4. 数码相机拍摄的照片,与胶片相机拍摄的照片相反,是正片。由于数码相机的宽容度很窄,它的曝光特性与使用反转片相似,要“宁欠勿过”。通常情况下,如果有的照片曝光稍微不足,可以通过后期调整进行补偿,要是一但曝光过度,这张照片就无法挽回了。因此,我们要在使用数码相机时需要特别注意这一点。(作者单位:新华社解放军分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