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的优势 [网络媒体的传播优势和局限]

  【关键词】网络媒体 优势和局限      因为有了互联网,世界越来越像麦克卢汉预言的“地球村”。网络媒体是互联网时代的一个突出产物。它实现了传统媒体的电子融合,涵盖了传统的文字、图片、影像和声音传播的特点和优势,统一了过去各自独立的传播形式,最大化地满足网民的视听需要。相对于报纸、广播和电视三大传统媒体,网络媒体一般也被称为“第四媒体”。网络媒体改变了既有的传媒格局,关于网络媒体取代传统媒体的言论一直不绝于耳。
  网络技术的优势带来了信息传播和公众交流的新的可能性,也塑造了网络媒体公共性的特征。网络的“公共性”一直是学者研究网络媒体的热点。技术乐观主义代表美国学者托夫勒就认为,生活在网络时代的公民可以借助网络就公共问题直接向政府发表意见或投票表决。他对网络媒体的公共性功能充满自信和赞誉。他的观点得到了NBC新闻前总裁劳伦斯?格罗斯曼的回应。格罗斯曼说,技术和信息公路孕育了一个直接享有电子民主的年代。
  网络媒体果真像以上描述的那样有这么强大的力量吗?
  
  网络媒体的技术优势与不足
  网络媒体是互联网上的主角之一。新媒体技术使网络媒体形成了不同于传统媒体的传播特征:
  首先,网络媒体突破了报纸版面的局限和广播电视的时段限制,可以大容量地传播新闻信息,使公众知晓信息的数量和选择信息的范围均得到了大幅度增加。
  第二,网络媒体突破了传统线性时间观念的束缚,一方面可以以直播的方式,同步报道新闻事件,没有时间的滞后和间隔;另一方面,网民可以在事后任意时间重新阅读当时的新闻,回顾当时场景,重回历史现场。
  第三,网络媒体突破了传播空间的地理划分,不受地域的限制,只要键入网名,一般来说就可以找到这个网站。比如,输入英国BBC的英文网站名,就可进入BBC网站,就能同步收听BBC的英文节目。传统媒体目前无法实现无限制的跨地域传播,因为地域隔离而造成传播隔离的现象仍然相当普遍。
  第四,网络媒体突破了单向线性传播的模式,趋向于网状的多向传播。传统媒体主要是线性传播,传播的路线是从媒体到受众,受众处于接受者的角色。网络媒体技术改变了这种僵硬的传播模式,不仅网民与媒体之间真正实现了双向传播,而且网民之间也可互相传输信息,构成了传播的网状结构。
  面对网络的这种传播优势,默多克进行了冷静分析。他认为,新的传播技术在赋于表达和交流以新的可能性的同时,也设置了新的限制和新的社会隔离。互联网真正重要的问题是所有人是否都能够进入互联网,是否所有人都能获得这些新技术提供的服务。而现实是,互联网要受到年龄、文化程度的限制,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受众对新设备和新节目的支付能力。
  据2008年1月发布的《第2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我国网民尽管数字过2亿,但只占全国总人数的16%。网络传播提供的公共话语空间还很有限。
  
  网络媒体实现
  公共领域功能的可能性
  20世纪60年代,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最后一位批判理论家,德国大学者哈贝马斯在其著作《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开创性地提出了“公共领域”的概念。哈贝马斯认为:国家和社会之间可以存在一个公共空间,市民们假定可以在这个空间中自由言论,不受国家的干涉,这便是公共领域。他认为,公共领域是大众传媒运作的空间之一,大众传媒自身就是公共领域的一部分。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大众传媒实行公共领域的功能也是建设民主法治社会的重要途径。按照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中国网络媒体具备了提供公共领域功能的可能性,表现为:
  第一,由交互技术带来的网络交流形式,使网民能够就某一个话题公开表明自己的观点,文字的公开性使开展网上文字辩论和参与讨论成为可能。哈贝马斯在分析公共领域的结构性转型时认为,公共领域因为遭受国家和社会力量的介入,导致公共舆论不再真正是公众讨论后的共识,而成为了大众传媒操纵的结果,只代表少数人意见。网络媒体的交互传播技术因为改变了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模式,每个人都能站出来代表自己发表意见,因而也就能有效避免观点被媒体劫持的现象。从这个意义上讲,网络媒体就像劳伦斯?格罗斯曼所描述的,其民主性很强。
  第二,提供了讨论的场所。网络媒体设立了新闻评论区、网络论坛和虚拟社区等电子区域,为网民的讨论提供专门的平台。网上社区“天涯”就是中国一个著名的网上讨论区域,至2007年底,注册用户近2000万。社区内讨论议题由网民来掌握和主导,有意愿参与评论的网民可随时发贴。“天涯”社区已吸引到了不少有思想、爱发表意见的网民,这些人愿意时不时对当下的新闻和社会现实发表见解,因此天涯网民的代表观点也常常成为新闻从业人员参考的一种民间声音,经常被直接引用到报纸和杂志上。
  第三,网络空间的开放性保证了每个网民都有机会参与讨论,讨论的参与者地位和机会平等。那些在社会现实中很少有话语表达权利和机会的人群,在网络空间寻找到了表达的出口。他们通过网络交流、建立博客、播客等方式,传播他们的社会立场和生活感想。
  第四,能够形成网络舆论,按照哈贝马斯的分析,在公共领域中讨论者独立于市场力量和科层机制之外,具有思考的主体性,因而讨论具有批判性,批判性的结果就是能形成公共舆论,表达公众的声音。近年的网络媒体传播实践表明,中国的网络舆论已显现了强大力量。2003年,网络媒体强烈关注孙志刚案件,广泛传播《天堂里没有暂住证――纪念孙志刚君》等文章,引起网民积极参与讨论,最后在网上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声势,一边倒地对实施了21年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进行抨击,导致政府的政策制定者不得不关注和应对网络舆论,并最终终止了上述的这个《办法》。
  中国网络媒体的这些特征,体现了网络媒体实现公共领域功能的可能性,但并不是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全部。
  
  网络媒体实现公共领域功能的局限性
  就像任何新兴技术均有其两面性一样,网络技术在帮助网络媒体实现公共领域功能的可能性的同时,也埋下了设置局限的种子,这些局限表现为:
  第一,网络讨论很少能够形成最后的一致意见,网民很少达成共识。没有共识和统一的网络舆论就不能在政治领域有实践的意义。2003年孙志刚案件,网络舆论意见高度一致,才导致一项政策的终结,但这种现象在网络媒体中极为罕见。多数情况是网民们意见不一,没有最后的统一认识,无法合力形成凝聚多数人力量的网络舆论,也就不构成对政府的压力和推动力。按照哈贝马斯的分析,处于公共领域内的公众,无论是在古代的广场上,还是在近代的咖啡馆里,开展的是一种面对面的交流。只有这种形式的交流,才能引起辩论的深入,最后才能有一个声音胜出成为代表意见。而网络媒体提供的恰恰不是面对面交流。
  第二,网民虽然是平等地开展讨论,但因为他们的身份无法确定,他们的意见可能随时改变,无法用身份来保障意见的有效性,导致彼此之间无法真正地认同。网民观点的易变性,也对统一的网络舆论的形成造成障碍。即使网民以视频的方式讨论,却也只能确定讨论者的形象,无法确认身份,而且,视频方式目前还无法提供网民大规模同时参与讨论。
  以上两点的局限是由网络交互技术的特点所直接决定的,是网络媒体的先天性不足。
  第三,网民话语空间过于分散,导致话语冲击力不强。网络媒体把过去集中、同质的大众化传播内容细分到各种栏目、社区和频道之中,网民根据爱好、城市位置、政治倾向、文化品味分散地聚集在被细分后的领域中。他们因为某些共同的相似性走到一起,后来的加入者的观点表现更多的是对前面观点的认同和赞成,结果就缺乏不同观点的针锋相对,因而缺乏批判的力度和讨论的建设性。此外,因为网民分散聚集,话语的影响力也仅限于该讨论部落,使得公共话语和公众舆论被琐碎化,丧失了成为网络舆论的机会。
  另一方面,网络媒体自身尽管有大众传播媒体的特性,但因为政策的限制,没有刊登自己采写新闻的机会,无法用观点吸引网民,没有媒体立场。
  第四,代表国家力量的政府和代表商业力量的市场全面渗入中国的网络媒体。政府对网络媒体实施监管是全球的普遍作法。在我国,在经历了2003年网络舆论的风起云涌后,在目睹到网络媒体中商业资本力量的横冲直撞后,政府监管选择了同管理传统媒体一样的政府主导模式。政府以监管的形式介入了网络媒体,并把政府宣传的任务也交给网络媒体。行政力量的渗透,一方面可以积极引导舆论,另一方面对网民参与讨论的公共空间也构成了干预。
  国外媒体的现实告诉我们,网络媒体正迅速地屈从于已经控制了商业传统媒体的商业力量。中国网络媒体的市场化正在加剧。不管是由私人资本建立的完全商业化的网络媒体,比如新浪、搜狐,还是由政府主办、出资的网络媒体,比如人民网、新华网,都在不同程度地经历市场的挑战。商业力量对网络媒体公共空间的侵袭,使得公共空间失去了运作的独立性,并且使网络媒体不再把网民当作参与讨论的公众,而是当作了消费者。这种现象最有力的例证就是商业网络媒体传播不再根据受众的需要(need)展开,而是按照受众的需求(want)而进行。网民就像俄国评论家米哈伊?巴赫金所描述的,人性中隐性的一面被揭示并体现出来。受流量和广告影响的网络媒体需要网民的高点击率,很快体察到了网民的这种“隐性的一面”,他们只需看看哪些新闻和信息的流量较大就可判断。正鉴于此,暴力、挑逗甚至色情等吸引眼球的内容充斥着商业网络媒体的网页。
  默多克在分析西方公共广播机构的市场化时认为,以广告为代表的商业主义和消费主义话语已对公共话语造成了侵蚀,在公共话语空间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媒体主导的这种商业和市场关系将公共利益等同于消费权,扼杀了对公共事业的其它可能的想象,媒体的受众由公民转变成为消费者。从这个意义上讲,商业网络媒体只是在吸引和发布商业广告的同时,推出一系列“副产品”,比如说博客、虚拟社区,这些产品以“公共空间”为外衣,让公众误以为他们从中获得了更多的话语表达机会和更大的言论自由。
  在网民和网络媒体的力量对比中,作为网络舆论载体的网民处于较弱的位置,他们的言论可被网站删除,他们的讨论空间可被网站关闭,而且,他们还得忍受网络空间中越来越多的商业话语。政府的传声筒和市场的赚钱机器,这是当代中国网络媒体的双重角色,也是对它们最恰当的形容。网络媒体无法完全实现公共领域的功能。■
  (作者单位:新安晚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