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利弊 浅析网络传播的特点与利弊

  【摘要】近年来网民数量迅速攀升,网络市场规模逐渐扩大,网络的各种影响日益深入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本文分析了网络传播的特点及其对社会文化生活的影响。   【关键词】网络传播 传统媒体 信息 新闻
  
  一、网络传播的特点
  1、传播速度快,时效性强,摆脱了时空限制。与传统的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不同,网络媒介的新闻信息可以实时更新,摆脱了版面印刷和定点播出的传统模式,提升了传播的时效性。
  通过现代化的通讯和影像设备,网络记者、采编和制作人员可以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对正在发生的事件进行现场直播。特别是在突发性事件的报道上,在与传统媒体的竞争过程中,网络显示出了明显优势,做到了“NOWNEWSNOW”。同时,网络编辑充分利用海量的网络信息资源,整理背景资料,让受众及时了解事件的相关信息。网络传播的时效性和快捷性使新闻发布摆脱了地域限制,拉近了传播者和受众间的距离。
  2、海量存储,资源无限。互联网庞大的数据库使信息储存几乎没有容量限制,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的最新统计,截至2009年12月,中国的网站数,即域名注册者在中国境内的网站数(包括在境内接入和境外接入)达到323万个,网页数量达到336亿个,而且还处在不断增长之中。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网络信息量还将会继续增长。
  3、手段丰富,增强了传播效果,受众能够更好地接受信息。数字技术将多媒体轻松带入互联网空间,各种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的不同组合让信息的发布方式更加灵活,传播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组合,让事件变得形象具体。同时,受众也有了更多途径去了解事件。多媒体让网络传播摆脱了传统媒体单一的表现手法,使网络新闻具有了新的活力。
  4、受众明显分化,呈现出“小众化”趋势。与传统媒体不同,网络让大众传播逐渐走向小众化、个性化。受众在网络世界中逐步摆脱了过去被动、消极的角色,变成了具有自主性的独立个体。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好恶选择信息、发布信息,不再受传统媒体单向性的制约。根据受众的不同需求发布信息,“个性化”、“小众化”已成为一种趋势。
  5、交互性,传受双方平等的交流成为现实。互联网将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超文本技术融为一体,同时具有发布和交流的功能。它支持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等各种交流模式,而且可以用来交替的“说”和“听”,实现传受双方的互动。这种不断从传统大众模式向现代私人通信模式的转变,密切了不同地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得分布在全球各地的受众可以同时就许多不同的话题发表意见。
  二、网络传播带来的影响
  进入21世纪,网络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互联网像空气和水一样影响人们的生活。
  (一)网络传播的有利影响
  1、拓宽了信息传播的渠道,开创了新的信息接受方式。网络凭借其先进的技术优势,在与传统媒体的竞争中显现出了强大的优势。首先,在传播方式上有了更多的选择,网络传播集多媒体于一身,图文并茂、绘声绘色,使得传播者有了很大的发挥空间。传播方式的多样化也使受众受益,受众可根据自身的状况进行不同的选择,改进了传播效果。
  2、为不同思想文化的交流提供了空间。在以报刊为主的时代,约翰?弥尔顿曾指出报纸应该成为“观点的自由市场”。 网络的普及为思想文化的流通和文化融合带来了新的契机。在各种网络社区里,受众可以对各种话题发表见解。面对海量的网络信息,尤其是文化的多元化,人们需要一个交流平台以整合各类见解,促进不同文化间的融合。
  3、为个人意见的发表提供了平台。网络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民众参政议政、发表个人见解的障碍。通过网络,政府部门可以了解公众对公共服务的要求,对相关政策的看法,对重大事件的态度,从而有利于政府部门提高办事效率,加快信息的处理,更好地为公众服务。
  4、带来了全新的生活方式和全新的生活理念。步入网络时代,加上全球化浪潮的不断涌动,人们利用网络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的协调和分配。网络购物、B2B电子商务、网上招聘以及网络广告等现象已经在悄悄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根据艾瑞咨询的调查,2009年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1.08亿人,较2008年增长45.9%;在线旅游预订的使用率为7.9%,用户规模3024万人,较2008年增长77.9%;网络支付的使用率达到24.5%,用户规模9406万,较2008年增长80.9%,网络炒股用户规模为5678万人,较2008年增幅67%。
  (二)网络传播显现的弊端
  在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它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
  1、可信度较差,假新闻泛滥,影响了媒介的公信力。网络新闻发布的低门槛,使一些记者单纯追求轰动效应或速度,热衷于报道一些缺少事实依据或尚未证实的独家新闻,使得网络信息的整体可信度不高,对网络新闻的规范管理已迫在眉睫。
  2、淡漠了现实中的人际交往。网络把个人和世界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密切了人们间的交往,促进了不同地域文化的交流。但是在这个依赖网络连接而成的“地球村”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往往被人与机器之间的交流所取代,现实中的人际交往日益淡漠。
  3、网络不良信息对青少年成长和社会稳定构成了潜在威胁。网络传播具有高度的开放性,这也就为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网络信息内容庞杂,情色、暴力等不良信息充斥其间,严重威胁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①杜俊飞:《网络传播概论》[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2)
  ②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12)
  ③崔保国:《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3)
  (作者: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09级传播学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