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剧唱腔欣赏随想|李立存庐剧唱腔

  欣赏优美动听的庐剧唱腔,是一种纯朴自然的音乐享受,欣赏一段庐剧唱腔,其实也是一次学习,一次探讨,一次共勉的过程。欣赏庐剧唱腔,首先要了解庐剧,关心庐剧,喜欢庐剧,热爱庐剧。
  庐剧的唱腔主要分为主调和花腔两部分。主调一般赋予叙述性和一定的抒情。在传统戏里,它是用于折子戏和整本戏的唱腔,花腔多源于民间小调,它简朴自然,曲调优美话泼,与主调相比它更有利于表现欢快的节奏。花腔绝大多数是庐剧小戏的专用曲调。庐剧在发展过程中,随着流行地区分布不同,受到了当地风俗、方言、民间音乐以及民众欣赏习惯的影响,逐步形成了三路不同派别的演唱风格,又称之为西路、中路、下路三种不同特色的流派。西路包括六安、霍山、金寨一带,唱腔高亢、奔放、激昂,曲调上保留较多的小嗓子,融入了山歌风味;中路以合肥、巢县、无为为中心,唱腔适中,舒展朴实,兼有所长;下路则以江南的芜湖、繁昌为中心,唱腔委婉柔和,具有水乡的田园风味。庐剧在200多年的演变过程中形成了独有的特色,同时也涌现出丁玉兰、王本银、孙邦栋、鲍志远、董桂兰等庐剧表演艺术家。
  了解庐剧历史是欣赏庐剧的一个基本要素。只有了解了它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包括唱腔的变化,音乐索材的取舍,才能在欣赏庐剧经典唱腔过程中受到启发和熏陶。
  上世纪50年代初期,传统庐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演出轰动了整个省城。转瞬间,庐剧“梁祝”中的《十八里相送》一曲,在大街小巷流传开来,人们百听不厌,口口相传。《十八里相送》的唱腔旋律简单,朗朗上口,它以庐剧主调二凉变奏而来,四句一个反复,中间个别音符有变化;唱段舒适流畅,易学易记,准确地表达了山伯与英台的三年同窗爱慕之情,唱出了他们之间的情和爱,唱出了他们依依不舍的同窗情,唱出了山伯的书呆气,唱出了英台亲口许九妹的弦外之音。唱腔如此美妙,如此悦耳,这就是庐剧的魅力所在。《十八里相送》诞生时,庐剧事业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它的影响力度,为今后庐剧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大型轻装庐剧《半把剪刀》在上世纪60年代初期可谓是家喻户晓。剧中曹锦堂一番甜言蜜语将丫环陈金娥奸淫,金娥怀有身孕,曹锦堂却另寻新欢,此时金娥悲惨境遇让人心酸,一段以庐剧端公调为基调创作的“我好似孤舟任飘零”,唱腔的旋律舒缓低沉,曲调采用半音升2和升4的变化,使唱腔更具悲剧色彩,旋律流畅、悲切,唤起人们对金娥的同情,对曹锦堂的憎恨。庐剧的端公调是以悲哀叙事为基调,是庐剧的主调之一。端公调的基本韵味不变和用其中的主调元素,加以整和变奏形成了新的庐剧唱腔,它既符合青年观众的需求,也能兼顾老年观众的欣赏习惯,演员演唱的还是端公调,只是在旋律上起了变化,加上乐队配器的烘托,更能表现剧中人物的性格和特征。
  著名庐剧表演艺术家丁玉兰老师的经典唱段《借罗衣》,是庐剧观众最喜爱听的一段唱腔,欣赏《借罗衣》唱段,首先要了解唱腔的曲调来由。《借罗衣》曲调是从庐剧的花腔小调中演变过来的,糅合了庐剧的担水调和小艾铺床调。丁玉兰老师在不断的演出中进行修改,使《借罗衣》唱腔日臻完美,跳跃的音符之庐剧花腔小调别具一格。欣赏《借罗衣》,我们仿佛看到二嫂子骑在驴子上的情景,边舞边唱显露出二嫂子骑驴的一招一式以及在音乐声中牵驴过桥、鞭打毛驴等精彩片段。庐剧的花腔小调极其丰富,欣赏花腔小调,可以从中了解庐剧的形成和演变的全过程,花腔小调中有民歌、秧歌、山歌、茶歌、对唱等等不同形式。
  在上世纪60年代初期上演的庐剧《金沙江畔》,是一部反映红军北上、抢渡金沙江路过藏区的一段故事。其中藏族头人的女儿珠玛在狩猎中的一段唱腔,一直流传至今。“驰骋在草原上”这段唱腔描写了珠玛在草原上的飒爽英姿,狩猎的快感,以及藏族少女的天真烂漫。这一段唱腔采用了庐剧主调“三七”改编而成,节奏为四分之三,三拍节奏在庐剧音乐中的应用也是首创,唱腔既符合情节和人物发展逻辑,又符合剧情。唱腔优美动听,节奏感强,使庐剧主调“三七”通过改编,不仅保留了原来的风格。而且又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舒展,加上女声合唱帮腔,更能凸显唱腔的风格。
  合肥市庐剧院新创作排练的大型庐剧现代轻戏剧《村长娘子》在庐剧音乐上大胆的加入安徽地区山歌的元素融入合唱和唱腔中。使唱腔变的轻松、愉快、幽默、诙谐朗朗上口,是传统和现代结合的又一次尝试,迎合了现代人的欣赏观念,成为观众更容易接受的庐剧唱腔。
  不论是庐剧的主调还是花腔小调,不论是上世纪50年代还是21世纪的今天,庐剧这朵田园乡间的荠菜花都散发出迷人的阵阵芳香,受到观众的喜爱。而庐剧唱腔的改革受到更多的新老庐剧观众欢迎,因此在欣赏庐剧经典唱腔之余,我们更应思考庐剧音乐的发展和对未来进行展望。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