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诚勿扰 [从“使用与满足”看《非诚勿扰》的热播]

  【摘要】江苏卫视的大型婚恋交友节目《非诚勿扰》自2010年1月15日正式开播以来,获得了巨大成功。本文从受众接触媒介的“使用与满足”这一理论视角来分析《非诚勿扰》热播的原因,发现该节目除满足了受众观看电视娱乐节目的初衷――获得消遣娱乐外,还满足了受众诸多其他方面的需求,如获得新知、自我确认、环境监测等。但是《非诚勿扰》节目中还存在着某些问题,影响受众这些需求的满足。
  【关键词】《非诚勿扰》 使用与满足 受众需求
  
  婚恋交友节目《非诚勿扰》秉承了电视娱乐节目的娱乐精神。它有明确的游戏规则,“爱之初体验”、“爱之再判断”与“爱之终决选”实际是游戏的三关,整个节目实际上是闯关的过程。只是这一闯关过程是由场上24盏灯的亮与灭决定的,不确定性很大,这种不确定性会给人带来悬念。在给受众带来娱乐的同时,《非诚勿扰》又恰到好处的配了一个性格色彩分析师――乐嘉老师。乐嘉老师的形象、性格和语言固然也有娱乐的成分,但他最让人佩服的地方就是对各种问题一针见血、一语中的的分析。这种分析可以为人们以后解决类似问题提供知识和经验上的借鉴。另外,《非诚勿扰》节目中的男女嘉宾并不是随意出场的,他们会有地区、年龄、职业、收入、学历、形象等方面的差异,这些角色或多或少会与受众某一方面的情况相像,因此,它会带给受众一种看到自己影子的感觉,通过观察嘉宾的表现,受众可以获得自我认知的满足。
  1974年,传播学家卡兹等人曾提出过人们媒介接触行为的“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后经人补充和发展,综合提出“使用与满足”过程:(1)人们接触传媒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他们的特定需求,这些需求和社会因素、个人的心理因素有关,具有一定的社会和心理起源。(2)实际接触行为的发生需要两个条件:其一是接触媒介的可能性,其二是媒介印象,即媒介能否满足自己的现实需求的评价,它是在过去媒介接触使用经验基础上形成的。(3)根据媒介印象,人们选择特定的媒介或内容开始具体的接触行为。(4)接触行为的结果可能有两种,即需求得到满足或没有得到满足。(5)无论满足与否,这一结果都将影响到以后的媒介接触行为,人们会根据满足的结果来修正既有的媒介印象,不同程度上改变对媒介的期待。①那么,从“使用与满足”理论的角度来看,在媒介接触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决定受众是否接触某媒介的关键是受众自身的需求有没有得到满足。《非诚勿扰》热播一年多,人们愿意接触它,正是因为该节目满足了时下观众的某些需求。这些需求大致有:
  一、《非诚勿扰》满足了观众消遣娱乐的需求
  人们观看电视娱乐节目,最重要的莫过于获得娱乐。这一方面是因为,追求快乐是人类的本能。从心理学角度说,这种追求快乐的本能正是弗洛伊德所谓的“本我”,即原始的自我,包含生存所需的欲望、冲动和生命力。弗洛伊德认为,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②另一方面是因为,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的紧张等,使现代人有一种压力,而娱乐是消解和释放压力的重要渠道。
  《非诚勿扰》在节目中秉承着娱乐精神。首先,娱乐节目具有“闯关”的传统。不管是游戏类娱乐节目还是益智类或者真人秀节目等,都是在闯关成功的前提下,才能进入下一个环节或者获得最终的成功。这一点使得娱乐节目充满刺激,人们在观看节目的过程中获得感情的释放。在节目形式上,《非诚勿扰》整个节目其实也是一个闯关的过程。“爱之初体验”、“爱之再判断”与“爱之终决选”三个过程,不是每位男嘉宾都能全部经历的,而在决定他们能否进入下一关的时候,冲突和悬念就产生了:24位女嘉宾对同一位男嘉宾的不同看法、男女嘉宾之间的唇枪舌战、男嘉宾的心动女孩是谁、最终谁能够被领走等等,这些冲突和悬念吸引着观众的注意力。其次,孟非和乐嘉老师以及现场嘉宾的表现,时不时会引发全场爆笑,这会带动电视机前观众的兴奋情绪。
  二、《非诚勿扰》满足了观众获得知识的需求
  《非诚勿扰》一个重要的亮点,同时也是与其他婚恋交友节目的不同点是,在节目中推出了国内首位色彩性格分析师乐嘉,他能根据嘉宾们的几句话或者几个动作而分析出他的性格,给嘉宾一个很好的启发。而观众常常可以从这些深入浅出的分析中,学到许多。这种学习,不枯燥,而且特别有实用价值,它可以教会观众在现实生活中怎么看人,以及在自己遇到类似的问题时,该怎样理性对待。
  另外,这种知识也包括“阅历”。中国有句话叫,“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就是说阅人的重要性。虽然在现实生活中,可能由于活动范围的限制,人们接触不到形形色色的人。但在《非诚勿扰》中,却可以实现阅人的愿望,并且观众是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审阅”别人。他们可以通过这个过程,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并为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提供知识储备。
  三、《非诚勿扰》满足了观众自我确认的需求
  电视节目中的人物、事件、状况、矛盾冲突的解决办法等等,可以为观众提供自我评价的参考框架,通过这种比较,观众能够引起对自身行为的反省,并在此基础上协调自己的观念和行为。③如有一期节目中,一位男嘉宾面对三位待选的女嘉宾,其中两位秀色可餐,另外一位体形微胖,这时,乐嘉提示男嘉宾,希望你考虑好谁才是过日子的人后,男嘉宾挑走了那个其貌不扬的胖女孩。类似这样的事情很多,它会为观众遇到类似的问题时,提供可供借鉴的方法。另外,在《非诚勿扰》中,许多现实的问题会被拿来讨论,比如,房子问题,能否和父母同住,愿不愿意要孩子等。这些问题不只是现场嘉宾才会遇到的,他们也是活生生地摆在每个年轻人面前或许还在困扰着现代年轻人的问题。因此,观众会有意识地注意现场嘉宾的看法,必要的时候,这些看法可以为自己的决定提供参考。这档节目的大看点是它的确反映了实实在在存在的问题,能够让人们从中获得自我确认。
  四、《非诚勿扰》满足了观众监测环境的需求
  人们生活在社会中,总要对周围的环境有所掌握和了解,才能够获得安全感。在《非诚勿扰》这个舞台上,表面上是24位女嘉宾与5位男嘉宾的相互选择,实际上,他们反映着整个社会的价值观。一位爱好骑自行车且无业的男嘉宾问马诺:“你喜欢和我一起骑自行车逛街吗?”马诺毫不犹豫地回答:“我更喜欢在宝马里哭。”人们在批判马诺赤裸裸的拜金的同时,可以看到,在舞台之外,这种拜金何尝不是很多呢?
  可以说,《非诚勿扰》将生活中真实的婚恋观借助80后甚或90后一代人的特点进行了聚焦,折射甚或凸显出时代的婚恋观甚或社会文化。④或许这种文化与婚恋观和社会所竭力倡导的主流价值不一致,但是在这里,观众可以看到一个真实的环境。
  五、《非诚勿扰》存在的问题
  《非诚勿扰》自创办至今,准确地抓住了受众的心理需求,深受观众欢迎,保持着较高的收视率。但是,不可否认,节目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受众上述需求的满足。
  首先,嘉宾身份不真实。不少网友指出,节目中部分有貌有才、甚至伶牙俐齿的“剩女”,都是导演组为了追求高收视率和节目效果刻意安排的,比如前几期的火锅店老板娘武潇本身的职业是名模特;而选走马诺的刘丞,和马诺两人都是某公司的模特,原本他们的关系就非同一般;另外一直以来占据一号的女嘉宾谢佳,她是一名北京现代专修学院的学生,学习节目策划与管理,她来到这个节目的目的也实在可疑。⑤这种不真实会使节目的可信度大打折扣,同时也会伤害受众的收视积极性。
  其次,价值导向有偏差。虽然说,观众喜欢看一些通俗的节目,也会对节目中的低俗内容感兴趣。但是,媒体毕竟是社会精神产品的提供者,它需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在《非诚勿扰》中,男嘉宾上台之后,几秒钟就选出自己的心动女生,心动的依据自然是外貌,它将“男人爱美女”演绎得淋漓尽致。马诺的“我更喜欢在宝马里哭”,更是演绎出一剧“美女爱金钱”。另外,“听你说话,我就觉得你欠抽,我找鞭子去”、“交过的七八个男友仅是零头”等话语,低俗至极。
  第三,节目的诚意受质疑。该档节目为婚恋交友节目,但实际上作秀的成分很多。这种作秀,不管是节目组出于节目收视率而精心挑选嘉宾捧场,还是嘉宾自身出于某种目的作秀,都是有违该节目的宗旨的。那么,节目便只是打着婚恋交友的幌子,这对观众是一种欺骗。
  上述问题都会影响受众需求的满足,而当受众媒介接触需求无法满足的时候,受众便会改变原有的媒介接触行为,转而接触其他媒介。在如今媒体竞争激烈的今天,《非诚勿扰》如果想继续留住观众,就必须力图解决上述问题。
  
  参考文献
  ①③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②叶秀端、刘兆君,《从松弛走向迷醉――试析技术演进中的电视娱乐节目游戏本性》,《当代电影》,2006(1)
  ④邱倩雯、蔡之国,《江苏卫视〈非诚勿扰〉成功因素探析》,《电影评介》,2010(10)
  ⑤邱广宏,《电视交友节目〈非诚勿扰〉热播的冷思考》,《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7)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0级研究生)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