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特:手眼通天的世界头号军火贩子] 纵横二战的军火商

  2005年,美国好莱坞拍摄的一部大片《战争之王》曾在全球风靡一时。影片中的主角、由奥斯卡影帝尼古拉斯?凯奇扮演的军火走私头子尤里?奥尔洛夫让人印象深刻,而奥尔洛夫的原型就是2008年3月被捕、后被引渡至美国受审的世界头号军火走私商、俄罗斯人维克多?布特。
  有“战争之王”和“死亡贩子”之称的布特堪称手眼通天的乱世枭雄,其人生经历充满神秘和传奇色彩――现年四十四岁的布特曾是俄罗斯空军的一名少校军官,20世纪90年代初,他在混乱的政局中弃武经商,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成为一个拥有六十多架货运飞机的大富翁。他披着为联合国运送人道主义救援物资和维和部队装备的合法外衣,大肆参与武器走私活动。他所掌控的庞大军火走私帝国,将大量俄罗斯生产的武器装备贩往许多战乱地区,范围覆盖世界三个大洲,从坦克、地对空导弹到攻击直升机,都是他走私贩卖的抢手货,最近二十年来几乎每一场重大武装冲突背后都有他的身影。这个军火贩子不仅是受到国际刑事警察组织通缉的重要罪犯,也是“山姆大叔”早已虎视眈眈的“猎物”――在美国情报机构的通缉名单上,布特居然排在第二位,仅次于恶名昭著的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
  
  苏军少校,乱世下海经商
  
  布特的全名为维克多?阿纳托利耶维奇?布特。从20世纪末到现在,布特一直是美俄两国关注的带有某种神秘色彩的人物,无论是其个人经历,还是隐藏在他背后的国家秘密,围绕在此人周围的迷雾一直未曾散去。
  有关布特的身世流传着好几个版本。根据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文件,布特1967年1月13日生于苏联杜尚别,即现在的塔吉克斯坦首都。但布特自己却说,他生于土库曼斯坦里海附近的一个小城,还有资料显示布特是乌克兰血统。不过,布特是地地道道的俄罗斯公民,则是没有争议的事实。
  关于布特的青年时代,比较可靠的说法是,他的家庭背景并不显赫,其父母分别是汽车修理师和会计师。十八岁时,布特参加了苏联空军,经过军事训练后,他曾经在苏联东北部城市维捷布斯克的一个空军基地服役,担任领航员一职。之后,他被送往莫斯科军事外国语学院学习深造。布特颇具语言天赋,他能流利使用俄罗斯语、乌兹别克语、英语、葡萄牙语和法语等语言,据说还粗通中文。此外,他还曾在俄罗斯军事学院获得经济学学位,这段学习经历为他后来闯天下奠定了基础。
  从军事院校毕业后,布特重回苏联空军服役,其官阶也逐渐升至少校,其间他曾被派往驻安哥拉维和部队苏联特遣队及苏联驻莫桑比克大使馆担任翻译,工作了两年。此外,曾有西方媒体说布特是克格勃成员,理由是他曾就读的苏联军事外国语学院恰好被称为苏联特工的“摇篮”。然而,布特本人却坚决否认此事。为了显示自己的“清白”,布特还曾向西方媒体出示了一份俄罗斯联邦安全局的证明,证明称他与克格勃毫无关联。不过,这份证明的真实性到底如何,又有谁能够证明呢?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东欧发生剧变,苏联政局也出现剧烈动荡。随着各个加盟共和国先后宣布独立,苏联亦不复存在。苏联解体之后,布特所在的空军基地被解散,他一度为生计而发愁。但头脑灵活的布特很快就意识到,“乱世出英雄”,自己须抓住时机,干一番“事业”。于是,他决定脱下军装,下海经商。1993年,布特凭借从前在部队积累的人脉关系,低价从政府手里租下几架老式军用运输机,又跑到阿联酋租下一个简易机场,在他的几个“铁哥们儿”的协助下,创建了一家 “泛航进出口货运公司”,开始从事航空运输生意,并很快就掘到了他人生的第一桶金。
  
  情场得意,婚姻给力生意
  
  人们常说,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非凡的女人。对于白手起家、最终成为俄罗斯亿万富翁的布特来说,其身后也有一位不寻常的女性――身世背景与他一样具有神秘色彩的俄罗斯时尚女王阿拉?布特,只不过他们的婚姻演绎的是一段由第三者插足发展而成的姻缘。
  布特与阿拉最初相识于1989年,当时的阿拉已嫁为人妇――其丈夫时任苏联驻莫桑比克大使馆翻译。巧合的是,布特刚好也被派遣到那儿担任翻译。有着漂亮脸蛋和曼妙身材的阿拉是俄罗斯时装界的知名人物,走到哪里都有一大堆粉丝,对布特当然是充满吸引力。而布特当时才二十出头,年轻帅气,又通晓几国语言,在女性眼中也属于有魅力的男性。果然,在大使馆举行的一次晚宴上,两人初次相遇即擦出了爱情的火花。后来,阿拉随丈夫回国,布特竟然尾随而至,并上演了追求、纠缠、出轨、再纠缠的好戏。其结局是阿拉夫妻感情出现裂痕,一个好端端的家庭走向崩溃。1991年,阿拉与丈夫正式离婚。一年后,布特如愿以偿,在圣彼得堡与阿拉结为伉俪。
  外界对他们的婚姻看法不一。尽管在阿拉看来,两个人的爱情非常真实,但事情并非如此简单。据西方媒体报道,阿拉的父亲是一个在权势斗争中被暗杀的克格勃前高官,而布特则正是想借助阿拉的背景才疯狂追求她,以便获得资金和政治上的支持。对此种说法,阿拉不以为然。她曾对媒体澄清说:“我之所以同布特结婚,只是因为我们相爱。我的父亲也并非前克格勃高官,他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教师而已。他们所指的克格勃将军塞姆扬?茨维贡早在1982年便自杀了,布特为什么在他死后十年才为了前途而追求我呢?”这种解释虽然看似有理,但谁也无法否认的是,布特的的确确是在有了阿拉这位贤内助之后才开始发家的,至于她的家庭背景究竟如何,则还是一个没有解开的谜团。
  自1993年布特的航空运输公司成立之后,他的生意日趋兴隆,其经济地位也犹如芝麻开花――节节高。他不动声色地将合法生意和非法走私混在一起,利用灵活的经营方式、低廉的成本和技能高超的飞行员,在不到十年时间里,便成为一位拥有六十多架货运飞机、身家数亿的大富商,迅速跻身俄罗斯财富新贵行列。布特的分公司遍布阿联酋、南非、比利时和其他更远地区,而其业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应雇主之托运送物资,比如,为联合国运输人道主义救援物品,或将联合国维和部队的装备送到达尔富尔、卢旺达、索马里等其他航空公司不愿涉足的动乱地方;二是贩运货物,比如,把非洲的剑兰卖到阿拉伯地区,或者是把南非的冻鸡肉运往尼日利亚。
  当然,现在人们已经知道,上述事宜只不过是一个幌子,仅仅是作为航空运输商的布特愿意公开示人的小部分业务内容,因为这能够给他提供一件似乎无懈可击的光鲜外衣――他只是一个愿意承担别人不愿承担的运输业务的合法生意人。其实,真正让布特迅速“致富”的原因是另一桩大买卖――军火走私活动,而这个圈子又绝不是一般人所能够轻易进入的领域,但对布特来说却显得游刃有余。美国财政部曾在2005年的一份报告中说,与一般军火走私商不同,布特的神通在于,他有本事将很先进的大型武器,如武装直升机等,应买家要求运送到世界上任何地点。对这一点,布特本人似乎也不曾否认。虽然他一再声称自己是正当生意人,但他又暗示过,他的关系网神通广大,甚至在克里姆林宫都拥有关系人,可以尽量满足买家要求。所以,人们认为布特具有克格勃背景也并非胡乱猜疑。华盛顿国际战略中心资深专家道格拉斯?法拉赫曾出版过一本名为《战争之王》的书,书中披露过布特走私军火的一些细节。法拉赫指出,除了各种常规武器外,布特贩运的军火中还包括攻击直升机、防空导弹以及反坦克-地雷系统。这使人们越来越相信,倘若不是得到了俄罗斯情报机构的暗中支持,布特不太可能做到这些。
  
  走私军火,网络遍及全球
  
  众所周知,军火贸易作为世界上最赚钱的买卖之一,是许多国家获取经济利益、保证本国军事工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途径,而且,军火这种特殊商品是不通过一般国际贸易自由市场,而是由特殊渠道进行交易的。这样一来,就让那些“能力”非凡的军火走私商有了用武之地,布特即被西方媒体视为其中的龙头老大。
  布特的绰号有很多,有人叫他“禁运克星”,也有人叫他“死亡贩子”。在创立私营航运公司之后的几年里,布特及其同伙周游世界,并利用由挂牌公司组成的网络,将大量武器弹药从疏于看守的苏联武器库贩运到全球许多遭到联合国武器禁运的国家和地区。
  战乱频发的非洲是布特走私军火的重要市场。20世纪90年代初期,非洲一度陷入极度失控状态,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几乎每个国家都发生过内战。打仗需要武器,军火商们一下子成了“香饽饽”。不过,许多合法的军火商都不太愿意跟非洲国家做生意,担心非洲的动荡或糟糕的基础设施会造成投资亏损,但布特却乐于冒险。他总能想办法把军火成功运进冲突地带,而这些军火又极大地提高了武装派别的军事实力。
  布特在非洲的“朋友”很多,无论是政府还是叛军都不会为难布特,狡猾的布特也不会站在任何一方。以安哥拉为例,布特甚至同时为冲突双方供应武器。布特与非洲的一些独裁者和武装派别领导人往来尤其密切,其中包括已故的安哥拉叛军领导人乔纳斯?萨文比和臭名昭著的前利比里亚总统查尔斯?泰勒。布特最有证可查的走私武器行为就是向泰勒提供武器。当时,泰勒选择支持邻国塞拉利昂最大的反政府武装“革命联合阵线”,而后者最严重的暴行及最猛烈的进攻,都使用了先运到利比里亚再运至塞拉利昂的武器。
  美国和联合国的相关资料显示,布特向非洲战乱地区走私了数量庞大的冲锋枪、榴弹发射器、子弹和其他轻、重型武器。仅在1997年7月到1998年9月间,布特就向非洲出售了价值一千四百万美元的军火,从而使那里的部落冲突长期不断。比利时安特卫普国际和平情报中心研究跨国军火走私的专家约翰?佩莱曼曾经指出:“在非洲,稍微大一点的战争都能看到布特的身影。”
  此外,布特还曾长期为本?拉登的基地恐怖组织提供大量军火,在塔利班垮台的前十年中,基地组织购买的绝大多数军火都是布特出售的。1992年至1995年间,布特还向阿富汗塔利班出售了价值五千万美元的军火。阿富汗北方阵线领导人艾赫迈德?沙?马苏德在被塔利班杀害前也是布特生意上的朋友。
  疯狂的军火贸易让布特的钱袋子急速膨胀起来。根据联合国相关资料,布特依靠为非洲中西部国家提供军火,从中牟取了巨额利润。塞拉利昂和刚果(金)的反政府武装收到布特交付的军火之后,往往会用钻石来支付军火费用,而布特会把这些钻石在国际黑市上转手卖出。例如,塞拉利昂“革命联合阵线”每年通过布特购买至少四百吨武器弹药,而该反政府武装控制着世界上最优质的钻石矿。除了钻石之外,买家支付给布特的还有美钞、咖啡和黄金。据称,布特的财产高达几亿美元。
  被西方媒体称为“世界头号军火走私商”的布特还有着另一面。虽然有着“死亡商人”和“战争之王”的外号,但布特也不是只跟罪恶打交道。根据联合国的一份报告,美国、英国、法国、比利时甚至联合国都租用过布特公司的运输机,他也曾多次运送过联合国维和部队士兵的物资。
  
  张网以待,军火贩子被擒
  
  俗话说,树大招风。布特大肆走私军火的行为逐渐引起了联合国和西方国家的关注。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从1999年起便开始对刚果、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等冲突地区进行监控,在这些硝烟弥漫之地不断发生的冲突和交火背后发现了同一个人的名字:维克多?布特。于是,美国人打算对他下手。
  在“9?11事件”前,美国特工曾试图逮捕布特并将他移交给南非或比利时有关当局审判。但是随着“9?11事件”的发生,美国政府的注意力转向反恐,布特得到了喘息的机会。2002年2月,比利时当局以布特涉嫌洗钱为由,通过国际刑警组织正式发出红色通缉令,对他进行全球通缉。不过,此时的布特已经回到了俄罗斯。
  虽然在美国人的抓捕名单上布特名列前茅,但跟萨达姆、本?拉登等曾被美国通缉的人不同的是,布特不需要过着躲躲藏藏的日子,他可以大摇大摆地生活在莫斯科。由于布特的所有生意都是在俄罗斯境外进行的,他的公司也都在境外注册,因此尽管布特被国际通缉,但他没有违反俄罗斯法律,并且俄政府也表示没有证据显示他存在违法行为,因此他得到了俄方很好的保护。
  避了一段时间风头后,布特又离家出境,重操旧业。事实上,从2003年后,布特便销声匿迹,使用各种化名往返于不同国家之间,他贩卖军火的行动也变得更加隐秘。国际法并没有专门打击军火走私商的条款,而各国政府又很难确认布特所处的位置,这使布特得以自由游走。2006年,美国冻结了布特的资产,但有趣的是,美国发现既没有确凿证据,也无法根据任何法律对布特提出起诉。美国情报机构曾公布了一些有关他贩卖军火的照片,狡猾的布特却给出了不同的解释。例如,有一组照片拍到布特在非洲站在几架运输机旁,当地武装分子正在从这些运输机上卸货。布特却辩解说,那架运输机是向非洲运送鲜花的,他当时正站在旁边“欣赏风景”。这个解释显然站不住脚,但从法律角度来说却又无法推翻。一个为联合国非洲制裁事务服务的英国智囊机构指出,布特经常是在调查人员到来的前一秒钟迅速地改变旗下运输机的名称、注册地和所有权,让人们无法抓住他的把柄。
  此后数年中,布特持七本不同身份的护照,不断变换落脚地点,其间曾几度遇险,均成功逃脱。但他没有想到的是,美国人正在编织一张大网,等他上钩。
  2008年年初,两名自称代表哥伦比亚最大的反政府武装组织――“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FARC)”的武装分子通过线人与布特的同伙安德鲁?苏木里安接头,表示他们要购买价值上百万美元的武器。在如此具有诱惑力的订单面前,苏木里安不知不觉地上当了。随后,苏木里安与买家辗转于全球多个地方,其中包括荷属安的列斯群岛、丹麦及罗马尼亚等,商讨有关购买细节及流程。在买卖双方的一次洽谈中,两个大买家获得了一个U盘,里面包含一百枚地对空导弹及穿甲火箭发射器的相关资料及照片。经苏木里安牵线,他们还同布特通了电话。同年3月6日,一直都被蒙在鼓里的苏木里安和他的老板布特与那两名FARC代表相约见面,在泰国首都曼谷的一家五星级饭店斯隆苏菲特酒店进行最后一次会谈,以敲定最终的交易时间。泰国警方人员早已在此布控。谈判结束之际,两名买家才露出了庐山真面目――原来他们竟是来自美国禁毒署的秘密特工,而布特及其同伴与美国特工的交谈都被窃听并录了音。就这样,一直逍遥法外多年的布特终于被泰国警方抓获,此后一直被关押在泰国最高安全警戒级别的邦广中央监狱。
  
  引渡布特,美俄幕后角力
  
  布特因非法走私军火在泰国被捕,却成了泰国司法部门乃至泰国政府手里的一块烫手山芋。
  首先是起诉布特的案件审理难有进展,因为除了录音带之外警方拿不出更多的强有力的证据,而布特和他妻子的表现则增加了这个案子的戏剧色彩。每次穿着防弹背心,被全副武装的警方特警人员簇拥着出现在法庭上时,布特都表现得很无辜,他坚持声称自己是个正当商人,运送的都是合法货物。而他的妻子阿拉?布特也总是眼泪汪汪地对媒体表白丈夫的清白,说他来泰国只是为了“上烹饪课”,他跟哥伦比亚唯一的联系是“学跳探戈舞”。
  更令泰国高层头痛的,则是在布特被捕后俄美两国对于布特命运掌控权的急切争夺――他的引渡问题很快成了一个极为棘手的外交问题――俄美两国一直在为布特的命运而角力。西方媒体猜测,追究其军火贩运恶行责任可能只是美俄争夺布特的一个由头,在贩卖军火之外,布特可能掌握着苏联解体后军控环节的一些秘密。
  在俄罗斯,布特成为电视上经常谈论的一个话题。他被塑造成为一个不幸被冷战敌人抓住的现代民间英雄的形象。俄罗斯外交部警告说,引渡布特可能会触动俄美关系的“归零”按钮,并宣称“要尽一切努力”让布特返回俄罗斯。
  与此同时,美国则费尽周折,不惜冒着损害美俄之间脆弱关系的风险也要把布特引渡到美国。在美俄两国的双重压力下,泰国政府左右为难,同时还面临着美俄提出的军售和廉价石油等优惠条件的诱惑。
  2009年8月,就是否引渡布特,泰国法院曾作出有利于布特的首次裁决。这令满心以为引渡布特很有把握的美国官员大跌眼镜。美国中情局前官员保罗?夸格利亚说,由于泰国与美国的密切关系,美国官员本来还认为在泰国能拥有引渡布特的“主场优势”。
  在美国的压力下,泰国检察机关于2010年上半年对前次裁决提出了上诉,而美国也迅速与泰国驻美大使举行了一次特别紧急会议,在华盛顿举行的这次会议只有一个主题――布特。在这次会议后,美国匆匆批准了向泰国军方出售直升机的协议。美国人的“大棒加胡萝卜”果然奏效。同年8月20日,泰国上诉法院作出了支持引渡布特的裁决。当时,迫不及待的美国官员已经把飞机停在了曼谷的军用机场,准备接走布特了。然而,布特的律师又要求泰国法院就另外两宗按照美国检察官的要求提出的指控作出裁决。复杂的法律程序令美国引渡布特的希望落了空。美国的飞机在曼谷停了几天后,只得无奈地飞回华盛顿。
  让美国人感到满意的裁决却令俄罗斯大为不满。俄外长拉夫罗夫指责说,泰国上诉法院支持引渡布特的裁决“有政治意图”,是不合法的。
  在2010年接近年末时,泰国内阁还是批准了对涉嫌恐怖主义罪名的布特的引渡。这一次,美国人终于如愿以偿,使布特踏上了引渡之旅。在泰国政府作出决定后,只过了三个小时,布特就被押上了飞机。布特的妻子阿拉得知消息后,带着律师直奔监狱,随后又追到机场,却没能在布特起程前见到他。阿拉随即声泪俱下地对媒体哭诉说:“泰国内阁下令引渡布特,但泰国总理已经表态说在法庭程序进行过程中他不会被引渡――他被像一件物品一样送往了美国,既没带他的证件资料,也没有通知俄罗斯驻泰使馆。引渡如此仓促是因为根据泰国法律这是非法的。我打算上诉。”11月16日,俄罗斯三家国有电视台都播出节目,指责布特被秘密引渡到美国一事违反国际法。
  2010年11月17日,布特已正式在纽约市法院受到起诉,对他的指控包括蓄谋向恐怖主义组织提供武器和杀害美国公民。如果这些罪名都成立,布特可能会面临终身监禁。但在当天举行的听证会上,布特仍然对全部罪行予以否认。
  如今,此案尚未最后了结,俄美两国的斗法也还在继续进行。分析人士指出,在当今时代全球军火贸易年年加速增长的大背景下,即使布特被判有罪,地下军火交易也绝不会终结。正如电影《战争之王》里说的,世界上真正的军火商其实就是几个超级大国的政府部门,谁又能制裁他们呢?■
  (责任编辑/吕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