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景山晋升京城新贵】 北京石景山区在几环

  与时尚、奔放、国际化的北京东部区域不同,拥有厚重人文与历史底蕴的京城西部,依西山、傍绿水、听寺钟、伴鸟鸣,所有的景象都呈现出最原生态的生活居住模式。远离大都市的喧闹与浮躁,如果不是每天往返高速穿梭的一号线地铁,你几乎会忘记这里是北京。
  绵绵起伏的山峦,永定河碧水清波,早晨在西山八大处袅袅的钟声中醒来,夜晚,多年不曾见到的满天繁星在夜幕下闪烁生辉。石景山人早已将自然的恩赐融入生活,习惯了这里的新鲜空气、参天古树送来的微风、碧波环绕上的舍利塔倒影,自在安乐尽在不言中。
  从燕都第一仙山到北京最重要的重工业区,到首都文化娱乐休闲区,再到城市新中心的定位,石景山扎扎实实地一步步走过,见证着北京的发展,也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惊天巨变。无论在区域发展规划定位,还是产业成功转型上,都成了众多以工业为主导的城市纷纷效仿的成功样本。
  一个未来将主导整个城市经济和国家创新能力的都会创新商圈,已在此处迅速崛起。笔者有幸与一些见证石景山发展变化的市民与专家一起,为大家讲述石景山区巨变背后的方方面面。
  
  燕都第一仙山引无数名仕赞誉
  石景山位于今首钢厂西北,永定河东岸,由石灰岩构成,海拔183米。它属于太行山余脉,是北京西山风景区的一个亮点。它的东南坡苍松覆盖,杂花生树,绿荫浓郁;西北则怪石嵯峨,崖壁千仞,颇具阳刚之美;铜顶的仿古楼台,如凌空一剑,异常壮观。古代,它有“燕都第一仙山”的美称。
  石景山有着悠久的人文史。山上出土过大量的绳纹陶片和夹砂红陶,证明此山是古代的北京人聚落点之一。
  石景山是北京西山的一处风景名胜。山上的明代古碑载:“惟山雄峙一方,高接云汉,钟灵秀之气,郁造物之英,真燕都第一仙山”。山上的金阁寺塔,是历代游人登临的胜地。登临石景山,西北望群山叠翠,满目苍茫;东南瞰平畴千里,心胸开阔。康熙皇帝登上石景山东望,感叹赋诗道:
  车书混一业无穷,
  井邑山川今古同。
  地镇标异秀,
  凤城遥在白云中。
  在另一首诗中,他描述石景山说:
  岩洞幽深无鸟迹,
  峰崖高处有人家。
  青山绿水谁能识,
  怀古登临玩物华。
  石景山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它位于永定河的出山口上,几千年来成为北京城的天然屏障。山下原有三国时戾陵堰和金元时的金口遗迹。康熙皇帝称:“永定河安流顺轨,无冲荡之虞,居民乐业,岁获有秋,功之赞佑。念石景山据河上游,捍御宜亟。”1729年,雍正皇帝在石景山下兴建了北惠济庙,祭祀永定河神。
  
  首钢整体搬迁
  成就后工业创意产业传奇
  首钢的建设和搬迁,牵动着几代中央决策者和广大的老百姓。这是一个1919年建厂的国内特大型钢铁企业,曾连续多年每年为北京市提供的工业增加值超过80亿元,每年上交税收占到北京市财政收入的1/20强,创造过中国钢铁行业无数个第一。然而,当时代的车轮以不可阻挡之势快速向前之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北京城市的全新定位,使得它不得不迁出北京。
  让一个800万吨产能的特大钢铁企业东迁250公里,这是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史无前例的计划。
  2000年,北京市提出调整工业布局,并希望通过调整建立起与城市生态环境现代化国际要求相适应,与历史文化名城和现代化国际城市地位相匹配,与首都经济的空间环境条件相吻合的产业布局。
  2004年,北京市修订城市总体规划,确定了自己“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定位,产业结构调整为“都市国际化、经济服务化、区域一体化、产业轻型化”。
  从2006年开始,北京建立了能耗、水耗公报制度、节能监察和评价制度,并将“十一五”期间万元GDP能耗下降20%的目标分解到各区县和重点耗能企业。首钢搬迁调整启动,北京焦化厂正式停产,合成氮、电石、硫酸、油制气等27种传统工业产品退出生产,基本消灭了小水泥、小玻璃、小造纸、小钢铁。
  停产或者搬迁这些“硬产业”,消灭了北京城市发展的“硬伤”,全新的产业体系正在这座越来越国际化的大都市中崛起。中关村科技园区、金融街、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商务中心区、临空经济区、奥林匹克中心区等6大高端产业功能区已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引领带动者,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近一半,金融业增加值占到全市70%以上,信息服务业增加值也超过全市的一半。
  首钢的整体搬迁,是新时代城市建设的一个传奇事件,也为国家、北京市政府提出了更多关于搬迁经费、人员安置、新厂投产资金、新旧厂产能过渡等前所未有的难题和重重挑战。然而,在选择首都还是选择税收的问题上,我们欣喜地看到,北京市政府选择了前者。
  为了构建全新的国家大都市,首钢于2007年年底完成压缩400万吨钢铁生产能力,在北京石景山地区阶段性保留400万吨钢铁的生产能力。其间,为保证生产正常运行,暂保留2台烧结机、3座焦炉;按照计划,2010年年底前北京石景山区冶炼、热轧能力全部停产,只保留首钢总部和研发体系以及不造成环境污染的销售、物流、三产等业务。一个偌大的搬迁工程,在政府扶持、全民支持、全体首钢人同心协力的共同努力下,进展颇为顺利。
  首钢整体搬迁后,主厂区将腾出8.56平方公里土地,这在市区是绝无仅有的,据石景山区政府相关人士介绍,主厂区北部的首钢厂房将保留外形,可作为展馆、拍摄及演出基地等。主厂区南侧靠近长安街西延线的部分,将发展金融商务、总部经济等,同时将建商业、娱乐、住宅等综合配套设施。临近永定河的区域将建设一个滨河生态公园。
  2009年10月14日,中国动漫游戏城项目在首钢二通厂原炼钢厂房内正式启动。作为国家发改委国家重大文化产业项目,中国动漫游戏城将获得北京市每年1亿元的资金扶持,预计未来将有300~500家企业入驻。
  打造绿色产业是CRD规划的核心。而这种“后工业时代”的转型,同样为石景山区创造出极具特色的居住氛围。
  
  奥运场馆建设 带来后奥运效应
  如果仅仅凭借八大处的原始山林、永定河的波光水色和西山晴雪的景致,这里还够不上北京最舒适的区域。一切得从2001年的北京申奥成功开始。石景山从那一刻起,就注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果没有奥运会,首钢的搬迁不会显得这样急切;如果没有首钢搬迁,石景山从工业化向后工业化的转变不会这样雷厉风行;如果没有这壮士断腕般的转变,石景山不会吸引全国乃至世界媒体的广泛关注。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尽管奥运场馆散落在各个区域,尽管各个区域都在尽己所能服务奥运,但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北京各个区域影响之大、意义之深远无过于石景山。而石景山本身也成为仅次于朝阳、海淀的第三大场馆群,7个奥运比赛和训练场馆,涉及5个比赛项目,29枚金牌将在这里产生。
  “奥运场馆建设要按照市委要求,统筹布局,精打细算,经得起历史的检验。”2004年7月23日,时任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岐山在调研奥运场馆选址工作时强调,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奥运场馆建设,充分利用好北京现有丰富的体育场馆资源,坚持节俭办奥运的方针,围绕奥运需要综合协调,既满足奥运会比赛的需要,又能够为北京的群众体育活动开展留下发展空间。今后北京市体育场馆建设都要围绕奥运转,要满足群众性体育活动的要求,以人为本,建在社区。
  石景山拥有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和现成的场馆资源,首钢篮球馆、老山体育馆、石景山体育场、石景山体育馆等多个建成于八九十年代的体育场馆,对这些原有场馆升级改造,使其能够承担奥运比赛和训练的任务,更使周边市政环境得以迅猛地发展和提升。
  西五环路段从北到南依次建有国家体育总局射击射箭运动管理中心、首钢篮球中心、国家体育总局自行车击剑运动管理中心、石景山体育中心,总占地面积达75万平方米。在西五环沿线上建有7个奥运场馆,再加上周边的相关产业群,一条疏密有致的体育产业带赫然天成。
  时任北京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的张家明曾向媒体公开表示,北京奥运场馆的规划选址归纳为3个特点: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节约用地、减少居民搬迁;尽量选择人口密度较低、住户相对少一些的近郊地区;兼顾旧城风貌和文物保护。张家明表示,奥林匹克公园和石景山场馆区的建设,促进了该地区城市化进程,是社会经济和城市发展的必经之路。
  北京奥运会结束以后,部分冷门项目的场馆面临着即将被拆除的窘境。为了能使这些场馆在奥运会后有效利用,冷门项目场馆的集中地石景山区,由区政府带头,将全区所拥有的7处奥运场馆打包向市民开放。
  据了解,在石景山区其他奥运场馆开放之前,同样位于石景山区的奥运会篮球训练馆已经对市民开放。如今的篮球训练馆已经改造成为一个健身俱乐部。在2000多平方米的场地中,动感单车、椭圆机、新型跑步机、瑜伽训练室、大操房等设施一应俱全。市民只需花费600元办一张会员卡,就可以在设施一流的场馆内健身一年。平均下来每天才花费不到2元钱。对于市民来说,确实是十分超值。
  生于70年代的高先生是土生土长的石景山人,父母都是首钢的第一批老职工,如今已经退休,高先生表示,首钢的搬迁停产,确实让石景山的空气更干净了。而从2006年开建的众多奥运场馆,更让这个区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路更宽了,草更绿了,天更蓝了,虽然在国贸的高级写字楼里工作,拿着比父母退休金加一块儿高2倍多的薪水,骨子里还是喜欢西边,主要是西边不堵车。从东到西,分界线相当明显,只要过了公主坟,就像换了个天地一样。这里看不见呆滞木讷的神情,也没有仓促赶路的职业装男女,更多的,是牵着漂亮的银狐遛弯的老百姓和推着婴儿车的父母。而这里随着石景山万达广场的开业,也像东边一样繁华起来。
  
  文化创意产业 让区域展翅高飞
  石景山区的绿化覆盖率达到了44.46%,居北京城八区之首。随着首钢搬迁,石景山的发展空间将会很大,首钢搬迁调整腾出的8平方公里土地上要规划建设1000万平方米以上的公建,石景山区的城市化建设也是相对较高的,市政道路、生活配套、娱乐休闲相对成熟。
  以山灵水动的大环境景观清晰地勾勒石景山的轮廓,以现代科技文化激活传统工业文明的空间载体,以生态的、人本的理念细致地刻画城市建设的每一个角落,石景山区应该可以建成一个复合了历史传统与现代文明的特色地区。
  目前的石景山区,已经拥有首钢体育馆、老山奥运自行车馆、石景山体育馆等健身场馆,以及石景山游乐园、北京雕塑公园和古城公园等休闲场所。而在《CRD建设行动规划》中,休闲与娱乐将是石景山区的一大主题。
  在人们熟知的八角游乐园,将打造出一条围绕游乐园而建的酒吧街――体量4万平方米的“塞纳?左岸”风情街;而在北京雕塑公园西南侧,总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的台湾街已经招商80%。这一以台湾风情为主题的文化特色商业街,涵盖了餐饮、文化艺术、娱乐休闲和购物等多种业态,让市民足不出城便可体验原汁原味的台湾风情。
  在交通方面,2008年4月,连接阜成门到门头沟的阜石路西四环至西五环段正式通车,成为连接石景山区的城市快速干道。此外,区域还将进一步推动轨道交通,未来将形成莲石路、京原路、五环线等多条地面交通和地铁4号线、6 号线和S1线共同构建的立体交通网。区域内交通便捷,优势明显,“住在市里,上班在石景山,开车非常顺。”
  由传统重工业区转型,石景山区以打造首都文化娱乐区(CRD)为目标,递出“绿色生态、宜商宜居”的新名片,吸引外资企业目光,快速发展高端第三产业。2009年该区外商投资企业开业186家,完成税收4.21亿元。
  沃尔玛、家乐福、埃森哲、日本电气、新日铁、阿尔斯通、理光、保时捷等世界知名大企业和著名品牌企业相继在该区落户,外资来源遍及亚洲、美洲、欧洲和大洋洲的25个国家和地区。尤其是该区重点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更是吸引了大批外商前来抢滩。随着“国家数字媒体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网络游戏动漫产业发展基地”、“中国电子竞技运动发展中心”、“国家动画产业基地”等多块国家级招牌的相继落户,石景山在招商引资、平台搭建、体制创新、政策服务等各方面的优势凸显,形成巨大“引力”。追逐着这些“大牌”,去年,入驻该区的45家外资企业中,90%是文化创意类企业,累计投资总额近1.85亿美元,注册资本1.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