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体连续性的加工机制 业务连续性服务机制管理

  摘要:把先前和现在遇到的客体视为同一个体的现象就可以称为客体连续性。目前对客体连续性的形成主要存在四种解释机制:相似理论、时空理论、种类理论和因果理论。研究者对时空理论中时空信息和客体表面特征信息,种类理论和因果理论在此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存在争论。今后应构建相似、种类、因果理论的实验范式,改进时空、种类和因果理论实验设计的不足并把客体连续性的研究从视觉领域拓展到到嗅觉、听觉等领域。
  关键词:客体连续性;相似理论;时空理论;种类理论:因果理论
  分类号:B842
  
  把先前和现在遇到的客体视为同一个体的现象就可以称为客体连续性(object persistence)(Rhemtulla&Hall,2009)。客体连续性已成为当代认知心理学研究的热点。究竟是什么使得人们把前后遇到的两个客体视为同一个个体?目前主要存在四种加工机制对此进行解释:相似理论(similarity theory)认为客体连续性建立在客体表面特征相似的基础上。时空理论(spatiotemporaltheory)认为客体连续性建立在连续的时空通路基础上。种类理论(sortal theory)认为客体连续性的形成更多地依赖客体的基层种类观念。因果理论(causal theory)认为客体连续性通过因果关系而形成。
  
  1、相似理论
  
  相似理论衍生于哲学领域(Scholl,2007)。相似理论认为客体连续性是建立在客体表面特征(surface feature)相似的基础上,人们根据各个客体间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对客体间的相似程度进行测量。如果前后两个客体间的相似程度超越了某个极限或者与其它客体相比这两个客体更相似,那么,我们就可以认为这两个客体实际上是同一个客体(Rips,Blok,&Newman,2006),即后一个客体是前一个客体保持连续性的结果。
  为什么可以用相似理论来加工客体连续性?因为客体间超越极限的相似程度对个体知觉到的印象产生了连续性影响。在对单个的单词(Anisfield&Knapp,1968)和图片(Bower&Glass,1976)再认的过程中,如果预览刺激和探测刺激与其它刺激相比是最相似的,被试的反应速度会加快。此外,研究者通过实验证实2岁和3岁的儿童把专有名词作为客体连续性的标志(Hall,Lee,&Belanger,2001;Hall,Veltkamp,&Turkel,2004;Hall,Waxman,Bredart,&Nieolay,2003)。Sternberg,Chawarski和Allbritton(1998)采用成人作为被试,证实了当个体的外表和行为举止同先前有差异时,被试将不会把前后两个个体视为同一个客体。由此,相似理论对解释客体连续性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Rips等人(2006)认为用相似理论来解释客体连续性的形成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有时我们会把极为相似的客体看做各自独立存在的个体。这是因为,首先,客体自身众多的特性对客体连续性的判断所起的作用并不是一样的。其次,相似性有可能事先假设了连续性。最后,事物是变化的,尽管这些可预期的变化倾向于向不相似的方向发展,它们也应该被看做是支持而不是反对客体的后一个阶段属于同一个客体早期阶段的论据。正是由于上述这些原因,我们并不知道相似理论在建立客体连续性的过程中起到了多大作用。
  
  2、时空理论
  
  时空理论起源于哲学领域,该理论认为客体连续性建立在连续的时空通路(spatiotemporalpath)的基础上(Scholl,2007)。因此,时空理论可以很好地解决相似理论所不能解决的问题,例如,我们可以把两个相似的客体看作两个独立的客体,也可以把两个不相似的客体看作同一个客体。
  2.1 客体档案理论
  客体档案(object file)是视觉表征的一个中间水平,它根据时空变化追踪运动中的客体,更新并储存客体信息,客体档案可以是情节的、片段的,并且它强调的是客体的时空特征而不是客体的某些属性或名称(Kahneman,Treisman,&Gibbs,1992;Mitroff,Scholl,&Noles,2007;Mitroff,Scholl,&Wynn,2004;Mitroff,Scholl,&Wynn,2005a;Mitroff,Scholl,&Wynn,2005b)。客体档案理论是解释认知过程中如何形成时空表征连续性的重要理论之一(蒋怀滨,2008)。
  那么客体是如何跨越时间和空间形成连续性的?客体档案理论认为客体的表征信息是独立于客体的空间信息单独储存的。在对客体追踪的过程中,视觉系统加工的是客体的时空信息,而客体的表征信息则被忽略了(Mitroff&Alvarez,2007)。
  在通过时空追踪客体连续性的过程中如果客体表征信息发生了变化,当前的客体档案必须与先前的客体档案进行匹配,如果是一致的就不必更新客体档案,如果两者是不一致的,就要更新现存的客体档案以适应客体的变化。因此,只要时空连续性(spatiotemporal persistence)不发生变化,客体表征连续性就能得以维持。
  客体档案加工主要包括三个阶段:首先是对应(correspondence)阶段,它要判断出现在不同时空的客体是新客体还是从之前位置移动来的旧客体。其次是回溯(reviewing)阶段,它要提取这个客体的特征,这些特征现在是不可见的。最后是建构(impletion)阶段,它要利用当前看到和回顾到的信息形成客体运动变化的知觉(Kahneman et al.,1992;Noles,Scholl,&Mitroff,2005)。
  客体档案理论得到了实证研究的支持。Kahneman等人(1992)采用了客体回溯范式(obiectreviewing)研究客体档案,取得了客体预览利化效应(object specific previewing benefits)一客体连续性的标志。Mitroff和Alvarez(2007)运用这个客体回溯范式证实了在客体保持连续性的过程中,如果时空信息(temporal―spatial information)和表面特征信息共存,则只有时空信息在起作用。Scholl(2007)也认为客体连续性是建立在时空连续性的基础之上。
  客体档案理论也得到了神经生理的证据支持。脑机制的研究表明,空间地点信息和包含客体表征及其捆绑以及二者运动在内的视觉信息可以在背侧(dorsal pathways)和腹侧(ventral pathways)皮层中得到加工(zimmer,2008)。虽然目前对这两个系统加工的具体信息存在争议,如有的研究者认为腹侧皮层加工客体的形状(Farivar,2009)和地 点(Neggers,Van der Lubbe,Ramsey,&Postma,2006)等信息,背侧皮层加工客体与运动有关的信息(Creem,&Proffitt,2001),而有的研究者则认为腹侧皮层加工各种不同的视觉信息,如形状、颜色、生物运动、视觉动态运动(zimmer,2008)、面孔、房屋(Keizer,Colzato,&Hommel,2009)并且可以通过调节面部表征的维度使它们组合成新面孔(conner Brincat,&Pasupathy,2007),而背侧皮层则加工空间地点信息(zimmer,2008),但在背侧和腹侧皮层可以加工空间地点信息和视觉信息这一点上基本是一致的(Takahama,Miyauchi,&Saiki,201 0),并且认为这两种信息可以在情节缓冲器(episodic buffer)中得到融合加工(Oksama&Hyona,2008)。
  2.2 事件档案理论
  事件档案(event file)是客体档案的进一步发展,它包含了与事件有关的或突出的特征,行为信息以及任务背景(Hommel,2004),并形成类似于平行加工分布的几个特征对之间的捆绑(蒋怀滨,2008),本质上,事件档案就是客体档案和行为档案(act file)的整合。在人类对客体的认知识别过程中,注意聚焦在大脑知觉到的客体的不同特征上并把这些特征粘合起来形成暂时的客体表征即客体档案,客体档案包含了客体的颜色、形状、地点、运动等信息。特征捆绑会对客体连续性产生作用,客体表征可以通过捆绑储存在记忆中,这样使得客体信息在当前缺乏感觉信息输入的情况下也能得以保存和维持。此后当这个客体再次呈现在眼前,即使只有部分特征与保存的信息相同,也能通过捆绑激活其它的特征,实现对客体的再认,形成客体连续性(Hommel&Colzato,2009)。事件档案认为客体档案所包括的任何特征都有助于客体连续性的形成(Hommel,2004),更利于对其加工过程进行解释。
  2.3 时空信息和客体表面特征信息的争论
  2.3.1 时空连续性
  不少研究认为,客体连续性是在客体时空特性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时空连续性是维持客体连续性的唯一方法(Flombaum,Scholl,&Santos,2009;Mitroff&Alvarez,2007;Scholl,2007)。这一说法得到了婴儿客体知觉(infant object perception)(Feigenson&carey,2005)、多客体追踪(multiple object tracking)(Horowitz,Klieger,Fencsik,Yang,Alvarez,&Wolfe,2007)以及似动(apparent motion)(scholl,2007)等研究的支持。
  在隧道效应(tunnel effect)――一种明显的似动现象中,如果第二个客体出现的时间和地点与第一个客体出现的时间和地点具有连续性,我们倾向于把两个客体的运动看作是一个单一客体的运动。更为关键的是隧道效应在两个客体的表面特征存在明显差异(例如,从红色变成绿色),或者两个客体分属不同种类的情况下仍然可以取得(例如,从柠檬变成猕猴桃)。但是,如果在第一个客体和第二个客体之间加入一个时间间隔,被试将会认为这是两个客体的连续运动,第一个客体仍然呆在隧道里。Flombaum,Kundey,Santos和Scholl(2004)通过猕猴实验证实了这一观点。
  2.3.2 表面特征连续性
  虽然不少研究支持时空连续性,但是也有研究者认为客体连续性可以通过表面特征连续性形成。Xu和Baker(2005)通过手动搜索的实验证实10个月大的婴儿可以运用表面特征信息建立起两个不同客体的概念。Woods和Wilcox(2006)的实验表明11个半月大的婴儿可以运用亮度信息建立客体连续性。Hollingworth,Richard和Luck(2008)通过眼跳实验间接证实了表面特征对客体连续性所起的作用。
  2.3.3 时空和表面特征连续性
  客体档案储存了时空信息和客体表面特征信息,有的研究者认为客体连续性实际上是通过时空和客体表面特征的连续性形成的。Hollingworth和Franconeri(2009)认为虽然婴儿认知、多客体追踪和似动等研究支持,了时空连续性的观点,但这些研究仍然不能有力地证明时空信息在维持客体连续性过程中的主导地位。首先,虽然有关婴儿认知研究的文献表明当知觉到的场景受到干扰时,婴儿倾向于依靠时空信息和数字信息建立客体连续性,但是,也有研究表明在婴儿一岁或更小的时侯,他们也能依据表面特征信息在客体之间建立起对应关系。尽管时空机制在婴儿的认知发展过程中有可能是最早表现出来的,但这并不能说明它在成人的认知操作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因此,有关婴儿认知的研究并不能很好地支持时空连续性的观点。其次,在多客体追踪的研究中,被试之所以通过时空信息而不是表面特征信息来建立客体连续性,是因为被试在实验过程中必须按照要求追踪客体的位置信息。最后,虽然似动现象和不明确的客体运动(ambiguousbouncing/streaming)以及隧道效应都为客体通过时空特性建立连续性提供了证据,但研究者发现在一系列的似动过程中,如果客体的表面特征发生了突然的变化,尽管这时时空连续性仍然存在,但这会影响到我们对客体连续运动的知觉(Moore&Enns,2004;Moore,Mordkoff,&Enns,2007),这说明在某些情况下,表面特征信息可以超越时空信息影响到我们对客体运动的知觉。虽然客体档案理论已经运用到眼跳实验中(Gorden,Vollmer,&Frankl,2008;Hollingworth et al.,2008),但它并不能只为客体的时空连续性提供强有力的证据,Richard,Luck和Hollingworth(2008)在他们的眼跳实验中证实了时空信息和客体表面特征信息在建立客体连续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他们认为两种资源的作用大小取决于眼跳目标定位的要求,如果要求目标定位于客体的位置,那么时空信息在这个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更大。反之,如果要求目标定位于客体的表面特征,那么表面特征信息在建立客体连续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就更大。Hollingworth和Franconeri(2009)通过实验证明了客体连续性是通过时空和表面特征连续性形成的。
  总之,目前时空理论虽然得到不少实证研究的支持,但它也存在上述争议,并且研究者认为在隧道效应中,如果存在较高水平的推理能力,那么种类的变换就会影响对客体连续性的知觉(Flombaum&Scholl,2006),这说明种类理论对解 释客体连续性的形成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3、种类理论
  
  种类理论衍生于哲学领域,从亚里士多德开始,哲学家们对种类和客体连续性关系的进行了大量的研究(xu,2007)。该理论认为客体连续性的形成更多地依赖客体的基层种类(basic-level kinds)观念(RhemtulIa&Hall,2009),如果一个个体本身特性的变化超出了个体的基层种类或客体的基本性质,客体就不能再保持连续性。尽管目前还不清楚种类理论区分和追踪客体的详细心理模型(psychological model,),但这个方法大概的主要原则是:处于某个环境中的客体A,如果要使它同另一个环境中的客体B保持连续性,则只有使客体A和B之间的变化同客体A的种类是相协调的(Rips et al.,2006)。这个观点得到了实证研究的支持。Xu和Carey(1996)通过要求婴儿判断是一个或二个客体的实验发现10个月大的婴儿注视一个客体和两个客体所用的时间相同,而12个月大的婴儿注视一个客体所用的时间比注视两个客体所用的时间长。他们对此的解释是10个月大的婴儿并不希望看到两个客体,因此当看到一个客体时他们并不感到惊讶,而12个月大的婴儿已经知道运用种类观念来区分两个客体。因此,他们认为婴儿在12个月大的时候就已经明白了基层种类的含义,并且这个种类观念将会使大一点的婴儿以及成人在类似的任务中作出正确的反应。其他研究者通过相同和手动搜索的实验获得并扩展了这一结论(Krojgaard,2003;Rivera&Zawaydeh,2007;Van de Walle。Carey,&Prevor,2000)。
  种类理论得到了神经生理的证据支持。研究表明种类信息可以在大脑皮层中得到加工,但具体的加工区域目前尚存在争议。部分研究者通过实验证实猴子颞下皮层(inferior temporal cortex)的反应同种类有关(Afraz,Kiani,&Esteky,2006;Hung。Kreiman,Poggio。&Dicarlo,2005;Kiani,Esteky,&Tanaka,2005;Tsao,Freiwaid,Tootell,&Livingstone,2006)。而其他的研究者则在猴子顶叶皮层(parietal cortex)(Freedman&Assad,2006)、人类内侧颞叶(medial temporal lobel)(Kreiman,Koch,&Fried,2000)、灵长类的前额皮层(prefrontal cortex)(Freedman,Riesenhuber,Poggio,&Miller,2001)获得了更为清晰的种类反应。
  虽然有证据表明种类理论对解释客体连续性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作用,Blok,Newman,和Rips(2005)在他们的实验中却对种类理论提出了质疑,他们通过让被试阅读移植大脑的故事证实种类理论并不能解释客体连续性是如何形成的。当主人公的大脑移植到一个机器人的身体里并且记忆未被损坏时,被试虽然还认为这个个体是主人公,但同时也认为这个个体不再是个人类。也就是说客体保持了连续性,但它与种类理论无关,那么究竟何种理论可以对此进行解释?
  
  4、因果理论
  
  因果理论是Rips,Blok和Newman(2006)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客体连续性通过因果关系而形成,如果一个客体要与先前的那个客体保持连续性,则这个客体必须与先前的客体形成因果关系,先前的客体是原因,后面的客体是结果。因果理论认为必须根据以下两个原则来确定客体的连续性性:(1)后一个客体同前一个客体的因果距离必须超越某个极限,即没有其它的客体可以取代这个客体;(2)在一定的范围内,如果存在多个客体同前一个客体的因果距离都足够近,那么我们就选择其中距离最近的那个客体作为它的连续体(Rips et al.,2006)。因果理论也得到了实证支持,除了上文所提及的Blok等人的实验,Rips等人(2006)通过复制动物,判断冰山以及确定街道和河流的分叉的实验证明了因果理论的距离原则在加工客体连续性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因果理论认为在客体保持连续性的过程中,后面的客体同先前的客体必须是因果关系,因此,因果理论可以取代相似理论、时空理论和种类理论,对客体连续性的形成过程进行解释。但这并不是说不能运用这三个理论加工客体连续性,而是它们只有在因果关系不存在或模糊的情况下才能发挥作用。Rips等人(2006)认为因果理论很重要,因为它在客体的产生、维持和灭亡过程中起着主要作用,并且分离的因果因素是种类关系和个体连续的基础。
  
  5、因果理论和种类理论的争论
  
  因果理论认为普通的客体很少在基层种类间进行转换,因此种类理论可以作为一种线索解释客体连续性的形成。尽管如此,仍然不能认为种类理论比因果理论更重要或我们在追踪客体时必须使用种类理论,因为当种类区别同因果距离存在相关时,运用因果机制更易于对此进行解释,而在它们不相关的情况下,被试会根据因果来判断客体的连续性。
  因果理论认为找出不同种类存在差异的原因非常重要,所有连续性理论都承认不同类别的客体以它们独特的行为方式保持连续性,种类理论认为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在描述客体时所使用的种类术语的含义,而因果理论则认为个体不是运用种类术语含义上的差异而是运用种类的因果关系加工客体连续性。在辨别一或二的任务中,婴儿的失败并不能归咎于它们缺乏基层水平的种类观念,正如成人不知道汽车是如何工作的。但是他们却清楚汽车这个概念,对10个月大的婴儿来说,即使他们不知道杯子不能变成球,他们也知道杯子的含义。
  支持种类理论的研究者却持相反观点。他们认为用因果理论解释任何情况下客体连续性的形成太笼统了,因为人们可以用许多巧妙的方法对客体连续性进行推理,并且,因果理论并不能加工所有的客体连续性现象(Rhemtulla&Xu,2007)。他们认为在Rips等人所做的实验中包含了不同于因果理论的信息,复制动物的实验包含了相似线索,判断冰山的实验包含了时空连续性,确定街道、河流分叉的实验包含了名称信息。而在Blok等人所做的脑移植实验中。则涉及到了记忆的保留,这样个体在解释客体的连续性形成时有可能就不会使用因果理论,而采用时空理论、相似理论等进行解释(Rhemtulla&Xu,2007)。此外,Rhemtulla和Hall(2009)对Blok等人的实验进行了修改,加入了基层种类内部变化的条件,根据因果理论这时被试应该认为与跨种类的变化相比,基层种类内部的变化更能使个体保持连续性,因为在这种条件下,前后两个客体的距离更近。实验结果却与此相反,后一种变化显示了更低的 客体持续性,他们认为这是由于当对两个相似的同属一个基层种类的客体进行比较时,人们会发现它们的不相似之处显得更为突出,从而导致被试倾向于把它们看成两个不同的客体。尽管如此,研究者仍然认为因果理论对解释客体连续性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但同时也认为只有当内因引起了客体的变化或外因引起了客体内部的变化时,才能用因果理论解释这一现象。而用于推理的因果知识则来源于客体的种类,部分种类信息可以反映出明确的因果关系(Rhemtulla&Xu,2007),因此,种类理论在解释客体连续性的形成时比因果理论所起的作用更大。
  种类理论和因果理论的争论的焦点在于两者都认为自己可以凌驾于另一个之上,起着更重要的作用,但两者都缺乏更有说服力的证据,两者具有同等的重要性,或其中一个更重要?这有待今后的进一步研究。
  
  6、总结和展望
  
  虽然四种理论分别得到了实证研究的支持,但是运用单一的加工机制很难说明客体连续性。当某一种理论难以对其解释时,我们可以运用另一种机制去理解这一现象。Xu(1999)认为成人在加工客体连续性的过程中运用了时空信息、客体表征信息和客体种类信息。Kriegeskorte等人(2008)通过单细胞记录(single-cell recording)和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Imaging)技术证实人类和猴子的颞下皮层包含了种类和连续并相似的视觉客体表征信息。目前,客体连续性在心理学领域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部分理论其实验范式尚待构建,实验设计存在大量争论,并且已有研究大都集中于视觉领域。针对现状,未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
  6.1 构建相似理论、种类理论、因果理论的实验
  范式
  除时空理论外,其余三种理论尚缺乏独特的实验范式,这会影响三种理论具体加工机制的探讨。今后的研究应遵循相似、种类、因果理论的基本原理,通过严密的逻辑论证,发展出属于各自领域的实验范式。
  6.2 改进时空理论、种类理论、因果理论实验设
  计的不足
  第一,时空理论应有力地证明只有时空连续性才是保持客体连续性性的唯一方式。在时空理论的论证中,许多研究者运用了客体回溯范式来验证时空连续性。实际上,这个范式并不能证明在保持客体连续性的过程中,只有时空连续性才是保持客体连续性性的唯一方式,因为客体档案本身就包括了时空信息和客体表面特征信息,而客体预览效应的取得本身也表明了被试实际对客体的表面特征信息进行了加工编码,根据特征捆绑理论,这些表面特征信息也可以作为一种线索帮助个体再认客体。事实上有些支持这一观点的研究者也承认不能完全否认表面特征在时空连续性中所起的作用(Mitroff&Alvarez,2007)。虽然有研究者(Kahnemanetal et al.,1992;Mitroff&Alvarez,2007)通过实证证明了表面特征在客体连续性中不起作用,但是有两点应注意:首先,在他们的表面特征的实验中消除了时空连续性的条件,这样所导致的结果有可能是并不是表面特征不起作用,而是时空的非连续性掩盖了表面特征的连续性。其次,即使表面特征在客体的连续性中不起作用,也缺乏直接的证据证明时空信息在客体连续性的过程中产生了作用。因此,时空理论的实证并未为它提供有力的支持。今后,研究者可以通过采用在实验中设立控制组的方法,消除表面特征连续性的影响从而达到验证时空连续性的目的。
  第二,因果理论应提高实验材料的生态效度。在因果理论的论证中,实验者使用了虚构的故事(fictional stories)作为实验材料,这样可以允许个体根据故事情节在种类间进行变换,尽管前者和后者不具有相似性(测量因果距离的一种方法),但是被试依然认为两者具有连续性。事实上,并不是所有故事中的客体都具有连续性,仅仅是故事情节背景的要求,这样,实验结果能否运用到真实环境中就值得怀疑,并且这种实验设计难以产生复杂的经得起推敲的机制(Rhemtulla&Xu,2007)。在今后的研究中,应采用真实的实验材料,提高其生态效度,使实验结果更具有说服力。
  第三,种类理论应把研究对象拓展到成人,并改进自变量水平的划分,使其更趋于合理。在种类理论的论证中。首先,目前研究的被试主要是婴幼儿,而对成人的研究相对较少,由于种类变换要求我们在判断客体的连续性过程中加入推理能力,在这方面,成人明显高于婴幼儿,因此,由婴幼儿实验得出的结论显然不适用于成人。其次,Rhemtulla和Hall(2009)对Blok等人的实验进行了修改,加入了基层种类内部变化的条件,实验结果表明与因果预期相反,支持了种类理论。Rips等人(2006)对这类实验设计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同一类别内部的形状变化同跨类别的是不可比的。因为这样会使论据显得混杂。除此之外,Rhemtulla和Hall的实验虽然对因果理论提出了质疑,但是从某种意义上,也对种类理论提出了质疑。种类理论认为个体可以通过某种预期的变化去追踪客体,这些变化都发生在基层种类的内部,具有连续性,但他们的实验结果表明这些变化与跨类别的变化相比具有更低的连续性,而人类理论认为跨类别变化的客体不具有连续性。问题究竟出现在什么地方?首先正如Rips等人所说的那样把基层种类内部变化同跨类别的变化放在一起作比较是不合适的。其次,他们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任务的设置对被试进行了引导。实验要求被试对个体的连续性等级进行评价,例如回答“这是否仍然是……?”这就使得被试的注意聚焦于两者的差异而不是共同点。因此,今后研究者可以设立基层种类内部变化的不同水平,在验证种类理论的同时,排除因果理论对客体连续性所起的作用,同时防止使用暗示性语言,使种类理论获得更有力的实证支持。
  6.3 把研究从视觉领域拓展到嗅觉、听觉等领域
  日常生活的大量经验告诉我们客体的连续性并不仅仅限于视觉,还可以扩展到嗅觉(olfaction)、听觉(audition)等领域。Bonadonna,Cunningham,Jouventin,Hesters,Nevitt(2003)的研究发现潜水海燕通过嗅觉再认自己的巢穴。Murray和Spierer(2009)认为在嘈杂的环境中和缺乏其它感觉信息输入的情况下,个体可以通过声音再认客体。此外,脑机制的研究表明嗅觉信息通过梨状皮质(pidform cortcx)直接到达眶额皮层(orbitofrontalcortex)或经由丘脑内侧背核(medio-dorsal nucleusof thalamus)到达眶额皮层(Johnson,lllig,Behan,&Haberly,2000)。听觉加工的双通路模型(thedual-pathway modal 0f auditory processing)认为腹 侧皮层加工声音的非空间信息,背侧皮层加工声音的空间信息(Altmann,Bledowski,Wibral,&Kaiser,2007)。虽然实证及神经生理的研究表明我们可以通过单一的感觉信息追踪客体,但近来的研究证实大脑对单一感觉信息的加工要受到同时发生的其它感觉反应的影响(Kayser,Petkov,Augath,&Logothetis,2007;Martuzzi,Murray,Michel,Thiran,Maeder Clarke,et al.,2007;Meylan&Murray,2007)。Cappe,Morel,Baron和Rouiller(2009)的解剖学研究证明猕猴的丘脑特别是丘脑枕(pulvinar)是多种感觉信息相互作用的潜在基板或中转站。Wilcox,Woods,Tuggy和Napoli(2006)的研究表明婴儿和成人被试更多地运用反映客体物理结构的声音信息追踪客体。尽管现有的研究表明我们可以通过感觉信息的整合追踪客体,但是首先,目前研究证实了听觉和视觉信息(Wilcox,Woods,Tuggy,&Napoli,2006)、听觉和触觉信息(Murray,Molholm,Michel,Heslenfeld,Ritter,&Lavitt,et al,2005)可以进行整合,除此以外,我们并不知道这些感觉信息是否可以与其它感觉信息整合或还有哪些感觉信息可以进行相同的操作。究其原因,这是因为过去的研究多数采用基本的刺激表征,未来我们可以采用相对较为复杂的刺激通过探讨不同感觉信息间的数量匹配关系验证哪些感觉信息可以进行整合(starkey,Spelke,&Gelman,1990)。其次,我们并不清楚感觉信息的整合是否消除了单一感觉特征,虽然有关听觉和视觉(Molholm,Ritter Murray,Javitt,Schroeder&Foxe,2002)、听觉和触觉(Murray,Molholm,Michel,Heslenfeld,Ritter&Lavitt,et al.,2005)的相互作用的研究表明在刺激呈现后的最初50,100毫秒内所测得的非线性效应并没有反映出整合涉及到具体的听觉特征。但目前我们所取得的神经生理学和神经影像学的证据非常少,未来我们可以继续采用ERP或使用FMRI技术探查相应脑区的活动并结合以往心理物理学领域的研究进一步探讨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