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歌消失了。有些歌只有极少人唱,别人都不知道。比如一些学校的校歌。” 这是汪曾祺《徒》的开头。接下来,他提到了一首家乡校歌,很感人。当时我就想,后人再写不出这样的歌了。
西挹神山爽气,东来邻寺疏钟。
看吾校巍巍峻宇,连云栉比列其中。
半城半郭尘嚣远,无女无男教育同。
桃红李白,芬芳馥郁,
一堂济济坐春风。
愿少年,乘风破浪,
他日毋忘化雨功!
这是首了不起的歌,区区几十字,竟把学校地理、风物美景、男女平等的新潮、传统师道、成长励志和抒情――全收进去了。用今话说,即是爱本校、爱故里、爱国家、爱传统、爱时代……远近虚实,一首校歌应有的精神之义,尽在其中。
全国有大大小小的学校学堂,从其中走出的人身在祖国各地,有的还飘零海外。他们历尽世事浮沉、辛酸坎坷,但或许都还记得母校的校歌,有人甚至能一字不差地唱出来。
许多人都可能记得每天上课前的“朝会”,放学前的“晚会”,都会照例唱校歌。先是庄严的国歌,然后在一个任主持的高年级同学的带领和指挥下,几百来个孩子,就用稚嫩而充满活力的声音唱起来,连整个操场的空气都震颤起来。
小孩子的脑子里凡事都是简单而直接的,以为自己所唱的歌一定很了不起,一定与积极、向上相关,如此而已。至于歌词写的内容,只有词语本身带来的原始力量,在幼小的心上打下烙印,仿佛种下种子,待以后岁月的甘露来浇灌。这是极其神奇的效果,好比不可捉摸的成长,一下被自己找到了脉络,原来竟然奠基在了这里。这里,你曾经和河山、和祖国、和乘风破浪联系在一起过。
唱校歌到底有什么作用,小学生不知道,只是无端地觉得唱它时的那股劲――那股昂首挺胸、热血沸腾的劲,那种亢奋和鲜活的精神状态。我想,那些孩子在大幅度张合嘴巴时,或许常抬首望天边的云,想象在很远很远之外、很久很久之后,自己和世界会是什么样子……总有一天,你会明白那词儿。你会怀念它,感激它。
再者,乃是其升旗一样的仪式感。它天天唱、人人唱,春夏秋冬,风雨无阻。这种秉持,就是熏陶和浸染,就是隆重地一遍遍告诉你――你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一首天天挂在嘴边、响在耳畔的歌,终究是一粒种子,会在幼小的心里长出什么来的。可以想象,无数少年便是在这歌声的沐浴中完成了身心发育,交上了立志答卷。
这些后来的东西都差不多,似乎没人在上面动脑子。比如校歌校铭之类,不外乎“积极、奋发、进取”之类。没有人想和这些词语发生关系,也发生不了关系,它们矗在那儿,像木桩。这个时代,虽不乏伟大的创意,但惟独少了一些伟大而幼小的灵感,少了为孩子服务的才华。
一栋学庐,一乡子弟。
一阙校歌,一部青春。
岁月如歌,这话总不错的。“愿少年,乘风破浪,他日毋忘化雨功!”这些徘徊在简陋操场上的歌声,皆让我想起了梁启超说的“少年中国”。
那时的儿郎,真是闻鸡起舞,意气风发。那时的中国,竟有那么多的精神美少年。
我希望,今天中国的每栋中小学,都有一支自己的校歌,好一点的校歌。那种在风雨操场上天天唱的校歌,那种当成精神功课、晨钟暮鼓的校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