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水城?运河古都的前世今生|江北水城运河古都

  在鲁西平原的运河岸边,有一座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古城一聊城。早在6000多年前,这里的人们不仅有了原始农业,会制作陶器,而且已经掌握了夯筑城墙的技术。到5000年前左右大汶口文化时期的中晚期,人文始祖炎帝、黄帝、蚩尤,都曾在这片土地上有过频繁的活动。同时代的仓颉,这位传说的汉字的创造者,曾在这里长期生活,死后葬在了这里。仓颉墓就位于今聊城东阿县铜城镇王宗汤村东南。
  历史的长河进入4500年前左右的龙山文化时期,这里已是城邑林立。1995年在这一区域内发现了两组九座龙山文化古城,其中最大的阳谷县景阳冈龙山文化古城,占地面积38万平方米,考古学家认定这就是舜帝的都城古穷桑。据说大禹治水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舜帝之时,禹在聊城域内疏通了徒骇、马颊两条河道,治服了洪水,为夏朝的建立打下了坚实基础。
  
  夏朝是史学界承认的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当时位于今莘县境内的“顾”、“观”是与夏朝亲善的两个小国。商王为了征服或安抚这些部族方国,曾多次深入今聊城域内活动,特别是佐商灭夏的名相伊尹,就曾躬耕于这片热土。西周之际,此为郭国之地,后亡于曹。春秋战国时期,是齐国西部边陲重地。北杏之盟、柯之盟、齐桓公救邢、马陵之战、齐燕之战都发生在这里。
  聊城首次见于文献记载始于这个时期。《左传》记载,齐景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22年),晏子对景公说:“聊、摄以东,其为人也多矣”。“聊”即今天的聊城,这应为聊城名字的由来。战国时期,聊城为齐燕争战之地,《史记》记载的“鲁仲连射书喻燕将”的典故就发生在聊城。由此算来,聊城是一座至少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城。
  秦汉之际,这里分属兖州部东郡、冀州部魏郡、清河郡、青州部平原郡。秦末,楚将项梁为救东阿田荣,曾与秦将章邯激战于东阿城下,章邯败逃。及至两汉,聊城的经济社会已相当繁荣,这里曾是10多个王、侯国的封地,足见当时经济文化发展之繁荣。东汉末,曹操起兵反汉,建立魏国,便是赖以聊城作为起家的重要根据地。曹操的儿子,号称当时天下第一才子的曹檀即出生和埋葬于此。
  晋亡之后,石勒于茌平起义,经多年征战,成为聊城域内从古至今惟一登上帝位的后赵开国皇帝。北魏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设平原郡,治聊城。聊城由普通县升为管理其他县的郡治所在地。盛唐之时,不仅诗仙李白到达博州为博平王志安画题诗,并写下了许多首歌颂博州名士的不朽诗篇。著名诗人王维,亦被贬来到济州(今茌平县境内),为仓官4年。官场失意的打击,颓丧凄苦的心情,让他在这里留下了许多别具情趣的诗作。
  宋辽金时期,聊城区域内成为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拉锯争斗的战场,旷日持久的战争让这里生灵涂炭、经济凋敝。而到了元朝,会通河的开凿,使京杭大运河真正贯通南北,极大地缩短了江南与北京的距离。位于运河沿岸的聊城区位优势骤然上升。这里先成为元朝陆、漕两运输线的咽喉所在,进而成为政治、军事、经济多重的要塞之地。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在此置博州路,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改称东昌路。东昌之名由此始。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改东昌路为东昌府。
  运河的畅通,使载重千石的漕船得以顺利通过,京杭运河成为纵贯中国南北的交通大动脉。随着漕运的兴盛,聊城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成为沿河九大商埠之一,被誉为“漕挽之咽喉,天都之肘腋”、“江北一都会”。当时,聊城商贾云集,百业兴隆。当地所产的花生、大枣、棉花、布匹等经运河输往全国各地:南方的丝绸、茶叶、竹器,北方的木材、皮货、煤炭等又经运河源源而至,再由聊城转运周邻各地。江浙、秦晋商人潮水般涌入聊城,山西、江西、苏州等外籍商人的会馆傍河而立,至今保存完好的山陕会馆正是当年聊城繁荣兴盛的见证。
  当时的聊城、临清,不仅是全国闻名的商业城市,还是国家行政管理机构的驻地。宣德四年(公元1429年),明政府在临清运河上设钞关征收船税、货税。万历年间临洁钞关课税收入一度占全国的的1/4,位居运河八大钞关之首。
  商业的发展,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纺织、制砖、竹编、制笔、印书、酱菜等行业相继发展,带动了这一区域经济的腾飞。聊城也因此出现了当时的三项全国第一临清钞关税收第一、储存漕粮第一、贡砖第一。运河中“舟楫如云,帆樯蔽日”,城市中“车马奔踊、货积如山”。
  由于地势低平,聊城境内水系丰富,全市流域面积在3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23条,其中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3条。中华母亲河――黄河在聊城自西向东蜿蜓百里,徒骇河、马颊河、漳卫河、赵王河、周公河、四新河等众多河流在市内纵横交错,闻名中外的京杭大运河从城区穿过。市内东昌湖水域面积6.3平方公里,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城内湖泊。
  东昌湖始掘于宋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原是当时为保护城池而挖掘的护城河,千余年来,常年不竭,历经多次拓展开挖才形成今天辽淘的东昌湖。宽阔的水面簇拥环抱着千年古城,新城环湖而建,有的地方借细流深入城区内部,如银线穿珠,连接起一个个铃铛小湖,形成了城中有湖、湖中有城、城湖一体的独特格局。
  聊城在建成后的2500多年里,或因政治需要、或因水患,曾三次迁移。宋淳化三年(公元992年)迁至现在市区所在地。宋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筑土为城,形成现在古城的雏形。
  20世纪50年代,当聊城制定第一个城市建设规划时,就确定了“保护古城、开辟新区”的原则。五十多年来,聊城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城市规模逐年扩大,但新增部分全部建于古城区之外,因而形成了古城新区分明、新旧城区相切、相连而不相交的城市格局,既保住了古城区固有的文化特色和风貌,又能在新区建设现代化城市,收到了两全其美的效果。
  老城区系筑土而成的方正古城,原有高大坚固的城墙,四周环以宽阔的护城河,后城墙拆除,但古城格局依然如故。以光岳楼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形成东、西、南、北4条大街。城区街道,经纬分明,垂直交叉,形成棋盘方格网络骨架。城区民居,多为三合院、四合院,至今保留着白墙、灰瓦、坡屋顶的传统建筑风格。老城区内文物古迹众多,光岳楼、海源阁、范筑先纪念馆等都密布在老城区内。
  老城区四周是由原护城河拓展而成的东昌湖,有四座风格各异、雕工精美的石桥与新城相连。东昌湖以东运河一带是运河城区。运河城区是明清时期随着运河漕运的兴盛发展起来的商埠区,因此这一带的街巷多布列在运河两岸,随坡就势,依河而建,大小街衢皆与运河相通,形成放射状骨架。运河两岸巍然古朴的宋代铁塔,精美华丽的山陕会馆,条石铺就的大小码头,以及一株株苍劲挺拔的百年古槐,仍会使人体味到这一带昔日的繁华。
  近年来,为了进一步衬托水的特色,提升水城形象和品位,聊城市对东昌湖进行了一系列的整治改造,规划建设了湖滨公园、全国著名的垂钓基地和湖心岛等,建设了12生肖雕塑以及大型腾龙、舞凤雕塑。公园内小桥流水,绿草茵茵,夜晚华灯璀璨,已成为市民休憩娱乐的好场所。位于公园内的水城明珠大剧场,设计新颖,气势恢弘,顶部为可旋转开合的拱形钢结构,配有可升降的大型舞台,能够满足国内外一流的文艺演出。此外,还建设了运河文化博物馆、水城广场等工程项目,进一步丰富了水城内涵。
  作为运河古都。聊城市不断发掘古运河文化内涵,在不改变古运河河道走向,严格保持运河风格风貌的前提下,分期对古运河进行开挖整治,实现湖河连通,扩大沿河两岸亲水空间。同时,沿河建设绿地、广场,两岸为2~3层仿古商业建筑,把运河城区段建成了集旅游、文化娱乐、商业服务为一体的风景游览区。运河两岸,店铺林立,绿柳成阴,河中轻舟飘荡,自由穿行于湖河之间,呈现一派美好景象。
  如今,聊城市充分发挥水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做水文章,江北水城――聊城已是闻名遐迩,成为聊城市的一个知名招牌。不断发展中的聊城市,在打造江北水城?运河古都城市品牌的基础上,利用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确立了建设生态文明市的目标,正努力把聊城建设成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富裕的强市名城。
  流水依旧,古城换颜,一个卓越秀美的生态聊城正款款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