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晚,作为山东大秧歌三大流派之一,济阳鼓子秧歌参加全国第十一届运动会开幕式文艺表演,又一次将济阳鼓子秧歌展现在全国观众面前,赢得现场6万余名观众的掌声和喝彩。
这群土生土长的农民艺术家,在全运会开幕式文艺演出获圆满成功;回到济阳后,受到家乡人民的热列欢迎。10月19日,中共济阳县委、县政府决定,从县财政中拨款20万元,为秧歌队添置新服装,新道具,鼓励鼓子秧歌这一民间艺术奇葩壮大发展。
济阳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民间艺术底蕴丰厚。鼓子秧歌最初就发源于济阳,据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民间为庆丰收而载歌载舞的一种艺术形式。粗犷豪放,舞技健美,场阵气势恢宏,寓藏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和鲜明的地方特色。山东是中国秧歌的主要流传地之一,最主要的有“鼓子秧歌”、“胶州秧歌”、“海阳秧歌”,被称为山东“三大民间舞蹈”。山东秧歌是华夏民族乐舞文化史上公认的一朵绚丽多姿的奇葩,在中国民间舞蹈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豪放多姿的鼓子秧歌
秧歌队可定点表演,也可在行进中表演。当地称“街筒子”,又叫“串街”或“行程”。秧歌队按照乐队在前开路,伞、鼓、棒、花随后的顺序排成二路或三路纵队在行进中表演,当全部头伞进至街中心成一列并交换位置穿插队形,以及所有角色做起各自的动作时,“串街”、“行程”的表演就此达到高潮。接着进入预定表演场地进行定点表演。定点表演的第一表演段就是秧歌的主体部分“跑场子”,亦称“跑花场”。跑场子共分三个表演段层来完成。首先表演“打场子”。打场的方式各种各样,一般有武术、高跷,舞狮子和滑稽丑角表演,目的是扩大演出场地。接下来是打击乐队居场地正中偏后位、秧歌队面向乐队大鼓演出的“按场”。按场又分文场,武场,文武场三种。文场即变换队形图案的“跑”,全体队员按照图案的表演路线快速穿行,交叉动作间隔均匀、有条不紊,跑动时脚下生风。武场主要表演“打”,即队员按照规定的路线原地或走动做有气势、有夸张、有勇猛的各种武打动作,一般常以优秀的舞蹈组合为主要表现手段,如“全龙盘玉柱”、“嘶马蜷啼”、“八条街”等。文武场则是稳中有动、时起时伏的表演在个场景中交替运用,其目的是为了营造气氛。最后则是收场,也叫“刹鼓子”,即当秧歌队最多跑十几个、最少跑5个图案时由头伞示意收场,停止表演。整个跑场子的过程般按照文场――武场――文武场的顺序组合反复,其节奏有快有慢,气氛上对比鲜明,情绪上有张有驰,效果醒目。
由于鼓子秧歌中的角色不同,所用的道具也就不同,这就形成了鼓子秧歌动作的丰富性和风格的多样性。表现庄重风趣、老当益壮的老生形象的丑伞,是秧歌队的领头人。丑伞左手握伞,右手握系着铜铃的拨槌,表演动作外推走下弧线,有“韧劲”,给人舒展圆润之美感。以领花而得名的花伞是代表青年人形象的。伞的握法与丑伞相同,右手握系着红绸的响铃,第拍右手向右斜前方做外翻花动作,后三拍收回身后,整个动作挺拔,充满阳刚之气。“鼓子”的角色是表现强健威武的中年男性形象。他们左手持鼓,右手握系着红绸条的鼓槌,舞动起来强劲有力,用臂力把鼓抡起来,借腰的旋拧带动上身,无论是做跳、转劈、蹲动作,都要先把鼓抡起来。“鼓”跑步要大,架子要低,抓地后蹬,跳时要直起直落如旱地拔葱,蹲要沉稳如脚下生根,整体动作大起大落,粗犷凝重。“棒”表现的是矫健的男性青少年形象。其动作特征主要表现在上体挺拔,双臂在肘的曲伸中由肩发力,两棒相击有上“挑”下“盖”、“左搓右擦‘突出腕的运用,干净利落的动作把健康向上活泼好动的青少年形象表现得惟妙惟肖。“花”代表少女形象,花的道具即一条三四米长的彩绸和扇子花枝,表演时左绸右扇或右绸左扇,左绸右花枝亦可,花的动作活泼优美,表现出少女们的性格开朗、活泼优美。
首批国家级“非遗”扩展项目
2008年1月29日,文化部对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进行公示,济阳鼓子秧歌作为山东三大秧歌之一,以其悠远历史、鲜明流派、多变套种等特点入选首批国家级“非遗”扩展项目。为使“济阳鼓子秧歌”这一优秀民、司艺术得到保护、传承和发展,济阳借助“济阳鼓子秧歌”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契机,在仁风镇建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济阳鼓子秧歌保护基地。并分别为“快板”、“慢板”和“小伞秧歌”三大流派各确定2―3名传承人,由县财政对每名传承人每年给予1.5万元补贴资金,用于鼓子秧歌艺术的研究和传承。同时,该县在仁风镇和县职业中专分别建立培训基地,广泛开展鼓子秧歌的培训,最大限度地普及鼓子秧歌表演技艺。
近几年,鼓子秧歌迎来了繁荣的新景象。济阳县仁风镇农民鼓子秧歌团曾在1993年、2000年两次出国演出,2005年获得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的“优秀作品奖”,并参加了2006年省文博会开幕式的专场文艺演出。济阳县鼓子秧歌多次代表山东参加全国民舞大赛屡获大奖。建国五十周年在天安门广场参加庆典演出,誉满神州。1996年济阳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民间舞蹈)。2006年在全国民间艺术汇演荣获最高奖“山花奖”,2007年参加中央电视台第四届“CCTV舞蹈大赛”荣获秧歌舞篇第四名。参加世界文博会开幕式演出受到国际友人的高度赞誉,被媒体誉为“民族舞蹈之经典”、“迷人的东方芭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