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王勇森 柳香奎 提起中国的偶戏,人们常常联想到的是陕西的皮影和北京的鬃人,它们来自民间。却代表着中国传统艺术和文化的完美融合。而菜西后周格庄的木偶戏,同样在百年传承中,保持着纯朴的民风,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艺术形式。
也许人们不知道,目前发现的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木偶,就来自莱西――1978年,莱西岱墅西汉木椁墓中出土了一件高193厘米的大木偶和一批小木偶,大木偶由13块部件构成,接合部位采用卯榫法,可立、可卧、可跪、可坐,被视为“机关木偶之祖”。 人们据此推测,岱墅木偶开了中国偶戏艺术的先河,后世各类偶戏也是沿袭着这条路子发展下来的。不可否认的是,这门艺术首先在莱西得到很好的延续发展,一直到近现代仍很流行。
“也有吃、也有穿,日子过得很舒坦,五天我赶六个集,买些面、籴些米,家里就缺个做饭的,哪儿有这样合适的,俺二人配对好夫妻……”随着莱西腔“男主角”边走边唱着与“女主角”相遇,一段精彩好戏就此开始!经过改编的《双拐骗》是莱西木偶戏中比较“现代”的剧目,讲述的是一对骗子男女互相拐骗的民间趣事,台前的观众们乐得前仰后合,而台后表演的却是两位口音浓重的古稀老人,其中,71岁的倪奉先正是传承莱西木偶戏的关键人物。
生于1938年的倪奉先老人是莱西木偶戏的第四代传人。“早在清朝年问,木偶戏由我太爷爷带到了后周格庄村,莱西木偶戏也就是从那个时候渐渐有了名气,那些传统剧目像《西游记》的‘高老庄’、‘葵花台’也是从那个时候口口相传到我这一代的。”莱西木偶戏最鼎盛的时期,是在倪老先生爷爷那一代,那个时候每年一到正月和夏天,木偶戏班子就开始演出,最高峰时一天演三场连着演几个月。“那个年代,老百姓没有什么娱乐,木偶戏在民、司很受欢迎。我爷爷的戏班子有20多个木偶,伴奏的乐器有喇叭、京胡、二胡、鼓、锣、钹子等。他雇了8个伙计,分别负责打(鼓点)、拉(二胡)、唱(剧本)、操(木头),他们都很能干,有时候一个人需要打好几样乐器、一个人要同时操作不同的木偶。”倪老先生回忆起爷爷的木偶戏班子,至今记忆犹新。
年幼时的耳濡目染和天生对戏曲的热爱,使得倪老先生在16岁时便开始接触木偶表演,由于学过京剧和秧歌,他刚开始学木偶戏就有模有样,渐渐驾轻就熟。莱西木偶属杖头木偶,俗称“撮头戏”,也就是说,操作者在表演时要将木偶举过头顶,上臂要抬得很平,前臂还要与之垂直。这看似简单的举功,要练到家可不是那么容易――莱西木偶戏的大戏一般两个小时,要用十几个木偶,有时一个人操作几个,就是二人逗趣的小戏也要三四十分钟,所以能做到稳、准、正、平没有多年日复一日的扎实练习是不行的。木偶戏的捻功和步功更是复杂:身高从60厘米至1米不等的木偶,不仅面部的眼睛、耳朵、鼻子和嘴都会动,其脖子、胳膊和手指关节也能活动自如。而木偶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的变化,全靠操作者双手中带有机关的木杆,因此操作者要熟稔每一个指法,木偶的造型多数沿用戏曲中生、旦、净、丑等的脸谱和造型,表演的台步也常常借鉴戏剧人物的步法、跳跃、翻身、转身等动作,因此操作者要熟悉每一个人物的整套表演动作――看似简单的木偶戏,却是在瞬间将多种繁杂的技艺有机融合、一气呵成,令人对操作者的纯熟技巧敬佩不已。“1958年之前,我的木偶戏班子里有10几个人,大概13个木偶。主要是演根据老辈传下来改编的小传统戏和像《西游记》篇章、《斩皇袍》这类的大戏。”倪老先生的木头戏班子也红火过一阵子,他曾花了2000块钱置办木偶戏的行头――整套的木偶,连带着小戏台子和各种道具,这在那个年代可不是一笔小数目,不亚于今天的十几万元。然而在那之后,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时代的相继到来,毁了木偶戏的生存和发展。1959年,倪老先生为生计去闯关东,直到1962年才回到村子。回来后得知木偶们都被当成柴火,木偶们的衣服也被人扯去给小孩子穿,这让他很痛心、无奈。“那之后,虽然我再没有表演过,但那些唱本都一直记在我脑子里。”倪老先生的记忆里至今还“保留”着众多剧目,既有京剧《斩皇袍》、《高老庄》、《三娘教子》、《捉放曹》、《空城计》等,也有河北梆子《西游记》等神话故事,以及被称为“娃娃腔”、“喇叭戏”的改编戏码《双拐骗》。
就在濒危灭绝之际,2008年,莱西木偶戏被普查民间文化的莱西市文物管理所发现,上报给了莱西市文化局,并进一步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莱西木偶戏就此得到了保护和传承。“我很欣慰,在我活着的时候,木偶戏又重新被拾起来了。”说起莱西木偶戏能够起死回生,倪老先生显得十分兴奋和激动,因为莱西木偶戏的剧本、唱词没有任何形式的记录,是通过代代人口口相传,记在操作者脑子里的。“我一度很担心,假如我没有了,莱西木偶戏也就此消失了……”倪老先生轻轻地吐着烟,深情地望着身边的木偶,现在,他的心终于踏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