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好酒,地球人都知道。 多年来,以我为主宾的酒宴,东道主总会准备两瓶高度白酒,好让我乘兴来,尽兴归。我自然落得个好饮、豪饮、善饮的“美名”,也由此结交了一帮“志同道合”的滔友、好友。但值不惑之年,才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并非我酒量大,而是我胆量大。
这是性情使然。
明白了这一点,我没感到失落反而有点庆幸借这胆大,我走遍齐鲁大地,对齐鲁酒风酒俗有了切身的感受。假如我是一个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矫情之人呢?在这片土地上显然是不合时宜的,面对诚意满满的敬意,不以诚相报,岂不尴尬?正所谓“敬酒不吃吃罚酒”是也。
大江南北,我也跑了些地方,酒也经常喝得一塌糊涂、醉马倒枪。但比较起来,北方人大快朵颐,南方人细品慢酌,无论怎样的排场和讲究,都远远没有齐鲁之邦酒桌上的规矩多。这讲究,以现在济南为界,分东北、西南两大系列,两者源自不同文化背景,一是受泱泱霸权大国齐国的文化滋养,其特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力强劲;另一个受礼仪之邦鲁国的影响,鲁国以仁爱礼乐谋发展却饱受欺凌。这些历史文化的影响,在今天的滔俗、酒风上依然可窥一二。
要说怕,应该是在齐国故都淄博。所有的主人都会“蛮不讲理”地给你――端上三杯酒,请你一饮而尽,往往还没有过招,你已败下阵来。我此时嘴里往往大骂:“这是什么霸王条款?”但没有办法。主人再三强调,这是祖辈留下的规矩,不能破了的,只好委曲求全,入乡随俗。
要说最怕,还是在曲阜。这是鲁国故都、孔子故乡。喝酒在此完全是另外的模样:尽显仁爱之心,礼仪之象,其热情看似不动声色,却暗含杀机,让人无法招架。东道绝不劝酒,而是对自己痛下毒手,自己二话不说,开场白“之乎者也”之后,连干三碗,让你不得不紧紧跟进,到最后,全军覆没。
存在即合理。其实,这酒风酒俗,绝非空穴来风、一朝一夕而成,要想得到答案,应该追溯到更古老的夏、商、周,以及春秋战国时代。那时候,酿酒业已经空前发展,社会重酒现象日甚,反映在风俗民情、农事生产中,用酒活动已经非常广泛。
据出土的实物考证,距今6300多年前,在大汶口文化时期,就有了最早的成套酿酒器具,大汶口文化,就在后来的鲁国所辖之地。而在齐国所属的山东诸城凉台,也发现了最早反映酿酒全过程图像《庖厨图》画像石。齐鲁两隅酒风洒俗的碰撞与融合,自此开始,一脉相承,至今余味仍存。
夏朝乡人于十月在地方学堂行饮酒礼:“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友斯飨,日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诗经?七月?豳风》)此诗描绘的是一幅先秦时期农村中乡饮的风俗画。在开镰收割、清理禾场、农事已毕以后,辛苦了一年的人们屠宰羔羊,来到乡间学堂,每人设酒两樽,请朋友共饮,并把牛角杯高高举起,相互祝愿万寿无疆,祝愿来年丰收大吉,生活富裕。
周朝风俗礼仪中,就有冠、婚、丧、祭、乡、射、聘、朝八种礼,其中大多有酒贯穿其中。例如:男子年满二十岁要行冠礼,表示已成为成年人。在冠礼活动中,“嫡子醮用醴,庶子则用酒”(《中国文化史》),意在用酒来庆贺自己走向成熟。在这里,无论是味淡的醴,还是味浓的酒,都成了祝福生命的圣水。
周代的婚姻习俗,已经走向规范化、程式化,由提亲到完婚,已形成系统,各个环节都有专门的讲究。男子若相中某一女子,必请媒人提亲,女方应允后,仍有纳采、问名、纳吉等过程。婚期至,“父醮而命之迎,子承命以往,执雁而入,奠雁稽首,出门乘车,以俟妇于门外,导妇而归,与妇同牢而食,合卺而饮。”新婚夫妇共同食用祭祀后的肉食,共饮新婚水酒,以酒寄托白发到老的愿望。
周代时兴射礼,虽等级有三,但“凡射,皆三次,初射三耦射;再射三耦与众耦皆射,三射,则以乐节射,不胜者饮。”酒在射礼中成为败者的惩罚之物,情趣无穷。
周代乡饮习俗,以乡大夫为主人,处士贤者则为宾。活动过程中,“凡宾,六十者坐,五十者立”。饮酒,尤以年长者为优厚。“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其尊老敬老的民风在以酒为主体的民俗活动中有着生动显现。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三代风俗礼制“集前古之大成,开后来之改政”(《中国文化史》),传承沿袭,不少风俗现象保留至今,近现代民间习尚的婚礼酒、丧葬酒、月米酒、生期酒、节日酒、祭祀酒等等,都能在周代的“八礼”中寻到源头。
此外,亘古以来,酒文化还贯穿于政治、经济和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酒成为维系国家兴亡的一条重要纽带。管仲以酒会友,广揽贤达,变法鼎新,励农兴商,齐国由此强大,而齐桓公也成了“五霸之首”,齐宣王沉溺酒色,荒淫无道,筑台纳媳,成为导致齐国衰亡的重要因素;田横兄弟以酒聚义,起兵更王,反秦自立,短短几年的时间就兼并了“三齐”,统了齐国:然则由于田横笃诚义和,轻易撤防历城,纵酒喜庆太平,导致齐国又一次覆灭。《周礼?地宫?党正》说,饮酒即可“生智、合欢”,亦能“化上为淫溺,化下为酗祸”。酒既可有利于治国安邦,亦可祸国殃民。一个“酒”字的含义具有双重性,在人类的政治生活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时推风移,酒事活动因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其内容、形式乃至活动情节均有很大变化,然而,惟有使用酒这一现象,历经数代仍沿用不衰。有纵酒结义者,有把盏抒情者,有畅饮为媒者,有借酒消愁者,有酗酒乱性者,有酒色狂妄者正如民间百姓所云“酒能成事,也能败事”,“无酒不成敬意,酗酒祸及自身”。你方唱罢我登场,惟一不变的,是齐鲁之邦笃重节义酒道,共同面朝外域的典型形象。
据《淮南子?缪称州》载,战国时期,楚国龄召诸侯,鲁赵两国均献酒于楚。赵酒醇厚,鲁酒淡薄。楚司酒官吏私向赵讨酒,赵不予,酒官羞怒之下,偷换两国之酒,并说赵不将好酒献楚王。楚王怒,令攻赵国围邯郸。这场“鲁酒薄邯郸城围”的酒战,在中国历史上可谓绝无仅有。可见,在齐鲁之邦,敬酒不吃吃什么?不仅仅要吃罚酒,更要吃亏了。但心存敬意,而非拱手敬酒,是否更为可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