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论义气,山东人是当仁不让的。孔子对他们的教诲是“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立身处事必先讲道义。在齐鲁文化的熏陶之下,忠孝节义就成为山东人最典型的性格之一。 古往今来,山东人特别以义气为荣。他们喜爱水浒英雄,因为他们欣赏崇拜的是重情重义、仗义疏财的侠义之气。《水浒传》中,尽管很多英雄好汉来自五湖四海,最后都统一在梁山泊“行侠仗义”的大旗之下,这是旋耐庵对山东人的义气最直接的感悟和抒发。
不分时代,不论贵贱,山东人讲求信义的故事成就了大义山东的美名。汉代田横不做亡虏之人,拔剑自刎,5D0壮士集体自杀殉节,辛弃疾立志抗金,成就了一代忠义词人的英名;傅以渐大义让地,留下了六尺“忠义胡同”;千古义丐武训几十年行乞为办“义学”……12年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总人口4000万的山东,有1100万人次支前,100万人参军参战,22万人血酒疆场。
时转世移,今天的山东“义气”从“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清爽情义,到了开放包容、忠诚守信、务实拼搏、敢为人先的新时期山东精神,齐鲁大地依旧延续着浓重的义气情绪。大灾大难面前,山东人冲在了最前面,扶贫救灾、慈善捐献、援建援助,每次都把山东人的义气发挥得淋漓尽致、荡气回肠。山东“义气”正演变成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动力,续写着无数“侠义英雄”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