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缅甸,一场被称为“大博弈”(GreatGame,19世纪末英俄争夺伊朗和阿富汗时使用的一个历史名词)的国际竞争浮现于西方媒体报道的字里行间,竞争的主角是被称为龙与象的中国和印度。
现实中,对缅甸抱有兴趣的,还有高调重返亚洲的美国,后者一直保持的制裁政策在悄然接触中已现松动。
印度“东大门”
“当地理发生变化,旧有的接触模式将会消亡,陌生人将变近邻,穷乡僻壤也将成为新的战略要地,一如苏伊士运河连通欧洲与印度洋,铁路改变美国西部与俄罗斯东部。”美国《外交政策》杂志写道,“千百年来,印度与中国之间横亘着丛林、高山与江河,僧侣、商人与官员来往,要么骑着骆驼取道中亚,要么冒险坐船绕过马六甲海峡。”
文章称,在亚洲高速崛起,政治、经济生态急剧变幻的大背景下,中印的接触与竞争正因为缅甸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国通过缅甸将获得印度洋出海口;印度通过缅甸将为“东向政策”打通陆上通道。
中国与缅甸往来已久,但印度对于缅甸所谋定的战略却少为人知。
历史上,缅甸曾系英属印度的一部分,在缅印度人也和华人一样,是较为庞大的族裔。随着印度国力的上升,作为邻国的缅甸不可避免地成为印度扩展影响力的重要目标。
“印度和缅甸的关系一向比较好,1947年独立时,英国和缅甸签订条约,缅甸放弃了两个邦给印度,其中一个就是现在中印边界非常敏感的阿萨姆邦;印度则向缅甸提供武器。”暨南大学教授林锡星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他1944年出生于缅甸,现在是缅甸问题专家。
印度的内阁秘书、中国问题专家拉曼(BahukutumbiRaman)早在北京奥运会以前,就撰文主张印度应该和中国建立一个双边磋商机制来避免缅甸出现混乱和骚动,并逐渐结束军人政权。这种态度,从一个侧面显示了印度决策者在缅甸问题上的强烈优越感。
对于印度来说,缅甸是构成中印地缘关系的一个关键点,其重要性不亚于巴基斯坦。1944年,英军在缅印边境的英帕尔战役中重创了日军,彻底消除了日本进攻英属印度的危险。所以缅甸对于印度,有如“东大门”一般的存在。而在学术上来说,缅甸也属于印度文化圈(Indosphere,或称南亚文化圈)的一部分。
而对于新德里来说,缅甸是中国在马六甲海峡不畅通的情况下获得印度洋出海口的主要途径,这显然是印度不希望看到的。而从另一个方面说,印度要向马六甲海峡以东扩展影响力,缅甸显然是第一环。同时,为了限制中缅关系,印度也一直在抨击中国的对缅政策,印度新德里政策研究中心教授布拉马•切拉尼就在最近撰文批评中国在缅投资水利工程导致了当地矛盾的激化。
“中国现在在伊洛瓦底江建造的这个水利工程引发了那么大的争议,但印度实际上早在印缅边境的钦敦江流域建了两个水利工程。当然这两个对缅甸影响没有中国的大。”林锡星透露。从地理上,缅甸主要由三条大河贯穿,分别是萨尔温江(怒江)、钦敦江和伊洛瓦底江。
在印度东望政策(LookEastpolicy,印度在1991年开始实行的,旨在扩大对亚洲影响力的国策)的大背景下,印缅关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据估计,缅甸从印度获得的军事援助高达2亿美元之多,双方的经济合作也非常广泛,从远程遥感信息站到石油勘探和信息技术。
美国制裁松动
从2009年开始,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以及他们所支持的昂山素季都开始调整自己的思路,从“制裁走向缓和”,从“抗争走向协调”。
美国对缅政策包括禁止美国公民或企业在缅甸从事大部分经济活动的全面制裁,以及只与缅甸保持最低限度的外交联系。这种政策正在走向松动,美国在2009年11月发表的评估中总结道,美国应该继续制裁缅甸,但应该增加更高级别的外交联系。
“关键在于美国一定要支持昂山,如果昂山素季和政府谈不妥,美缅关系就无法正常化。”林锡星表示。
英国《金融时报》的社评认为,西方对缅甸的这些制裁措施从未奏效。如果要说有什么效果的话,那就是孤立缅甸正中将军们的下怀。至少从表面上看,他们对权力的掌握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牢固。通过与中国、印度和泰国的生意往来,他们在经济方面更安全了。
“缅甸本身并不想和美国或者西方为敌,长期以来都是美国单方面制裁它导致这样的结局。反过来这也是缅中关系好的原因。”林锡星认为。
美国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东亚及太平洋事务小组委员会主席,参议员詹姆斯•韦伯(JamesWebb)认为,美国对缅甸的制裁,使得中国可以在一个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地区施展拳脚,他在2009年8月曾访问缅甸。
今年4月,欧盟取消了对缅甸与军方联系最少的4位部长和18位副部长的旅游和财务限制。西方舆论认为,这一改变与美国加强与缅甸联系的努力是一致的。奥巴马政府正寻求参议院批准任命一位美国特使。打算加强对话并不等同于取消制裁。欧盟的政策改变在开启对话和继续孤立缅甸军政府之间找到了平衡。这一做法可能恰到好处。
象征缅甸反军政府力量和民主派核心的昂山素季,自去年11月以来,一直在不断呼吁全国和解。“现在的新状况是昂山素季自己开始有了改变。她现在也主张要鼓励外国人投资,解除外国制裁。她过去在这个问题上一直很坚定,主张不回归到1990年大选的结果就不能解除对缅甸的制裁。”林锡星认为,“缅甸发展和欧美的关系是一个既定国策,对缅甸是有好处,其实对中国也未必是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