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过程】人民币国际化现状2018

  当前,人民币国际化不仅是与民族自豪感、企业成长相联系,而且是与大国成长、国家命运相联系的重大课题。促进人民币的使用,是2008年12月国务院通过的以金融促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自中国陆续和一些国家签订货币互换协议后,它成为国家之间面对危机解决贸易融资、短期流动性不足的真实市场工具。而且不少研究者认为,签订货币互换协议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步骤。2009年4月中国境内五城市进行人民币结算试点的构想提出后,人们认为人民币国际化已经进入快车道,只要细则出台,人民币结算的使命完成,人民币国际化的第一阶段几乎就完成了。7月6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开通,首批业务成功开展。
  人民币国际化类似汉语要逐渐成为国际语言一样,要逐渐地实现。当然,本币成长为国际货币和一种语言国际化是不同的。更重要的问题是,是何种力量驱动了本币成长为国际货币的进程,这种本币需要有哪些“特质”。在国际货币金字塔已经存在的情况下,人民币向金字塔顶端的攀登是一个货币竞争的过程。人民币在中国境内的力量是由中央银行控制的,是“供给主导”的过程,而在国际上的成长却是货币需求竞争的过程。其驱动力是市场因素主导的。这些因素是:一国在国际分工、区域分工中的竞争力,在国际生产链和区域生产链中的优势,在国际和区域贸易竞争中的地位,使用该种货币的规模经济效应。但是中国的能力(Power)也是重要的因素,市场驱动是主导。而且,期望成长为国际货币的国别货币必须具备“特质”:价值的稳定性与可测性、可获得性和广泛的市场交易网络。这些特质需要中央银行有较好的反通货膨胀的信誉,公众的预期是可以训练而且可以锚定的,一个让人无法预知未来的货币是不受欢迎的;该种货币必须是可以获得的,双向可兑换的;该国有非常有效的完整的交易网络,选择了这个国家的货币就是选择了便利与效率。政府的作用是什么呢?政府需要“顺势而为”,顺应市场需求因素,提供制度条件。现在政府已经积极地创造制度条件,比如与韩国、印尼、香港、阿根廷等国家和地区签订的货币互换协定,人民币结算试点,人民币结算管理办法,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与俄罗斯、巴西积极商讨本币结算等。这些积极措施会给人民币的国际成长带来推动力。但核心还是要看市场的反应,市场需求的状况。
  美元成长为国际货币也是个慢慢的过程。而且,任何货币替代其他货币都会受到阻力。比如在欧洲,英镑没有加入到欧元区,坎特伯雷的大主教认为,他使用的货币上面有英国女王伊丽莎自的头像比什么都重要。历史上曾经出现的“英镑集团”、“美元集团”,也说明了货币竞争、国家竞争是存在的。但是现在这些集团解体了,原因是市场的力量、美国经济力量的成长,美国成为“国际生产效率区”。
  我们对美元的成长往往或多或少存在误解,认为如果没有两次世界大战美元就不会成为国际货币的“法老”,其实不然。战争只是给美元造就了机会,是美国和美元满足了全球经济的共同需求,是市场成就了美元的今天。如果国际生产效率区出现了转移,那么美元的时运就会发生根本的变化。危机造就了非美元货币的成长机会,但是危机中衰落的不仅仅是美元,还有美元的竞争对手。一些国家也尝试过对美元“用脚投票”,比如伊朗、伊拉克也尝试过石油用欧元计价,但是这是否能够长久呢?2001年美国出兵伊拉克后,石油就又改回美元计价了。本币结算也不是我们今天的创意,巴西和阿根廷很早就签订本币结算协议,但是目前本币结算也只有双边贸易的5%。中国和俄罗斯签订了本币结算协定,但是据黑龙江省银行的调查:卢布结算比例比人民币大,结算的过程还是需要美元来搭桥。而在云南,2004年开展了人民币结算出口退税,中越贸易采取了“河口”结算模式、中缅贸易采用了代理银行的结算模式,连续三年,云南边境小额贸易人民币结算比例达到90%以上。这给我们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实验。但是边贸毕竟额度有限,如果把人民币结算扩展到一般贸易,扩展到中国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会面临哪些约束?是否有相同的一致性需求?会需要哪些制度支持?我们是否有足够的市场量支持我们的制度创新?如此,人民币国际化成长的道路上,打造市场则成为一个基础工作。
  相比十年前,我们更加理解这个世界了,也更了解我们自己。我们已经不是在单纯地“期望”与“等待”,“创造”具有了更大的价值。但是我们必须要看到,人民币的成长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点。人民币国际化是我们的大理念,需要制度上的创新,但更需要打造制度的基础――市场。人民币国际化,需要逐步地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