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析中美关系的时候,中国学者热衷于炒作短线,例如根据美国大选的情况,分析中美两国关系的走向等等。其实,在美国这样的“民主”国家,无论哪个政党上台执政,都会捍卫自己的国家利益,尽管采取的手段可能有所不同。在分析中美两国关系的时候,一定要改变现有的思维定势,从两国的长远利益着手,找到其中内在发展逻辑。
追求国家利益,中美并无二致
首先,中美两国的历史文化传统不同,但在追求国家利益方面,没有本质区别。这是两国长期合作的先决条件,也是中美关系不会彻底破裂的原因所在。
中美两国之间发生摩擦是必然的,但是,采取不同的解决手段,所产生的效果是不同的。假如消极应对,或者试图以牺牲经济利益来换取正常外交关系,最终很可能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现在美国正处在一个历史的调整时期,如果继续奉行单边主义,必然会四面树敌,最终走上衰落。反过来,如果改变冷战思维,和其他国家特别是新兴的市场经济国家搞好关系,那么,美国就能稳定局势,重新崛起。但令人遗憾的是,美国现任总统在经过短暂的调试之后,决定回到单边主义的老路上去。他不愿意看到强大的竞争对手,不愿意成为世界“第二”,对于那些可能挑战美国的潜在对手,采取一种打压政策。中国作为一个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的国家,很不幸又一次成为美国战略的牺牲品。在这个历史大背景下,如果一味地在乎美国人的感受,甚至不惜牺牲中国的国家利益,为美国人“消气”,那么,最终的结果很可能会让美国人更加瞧不起。
上个世纪的90年代,中国为了打开外交局面,实行了韬光养晦的外交政策。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发展所需的外部环境已有了较大的改善,现在美国已经认为自己受到了来自中国的“威胁”,如果中国政府不坚定地捍卫自己的利益,反而不断向美国示弱,那么,很可能会导致美国人步步紧逼,中国会损失更多的国家利益。
所以,在捍卫国家利益方面,中美两国之间有着广泛的共同点。中国在关键时刻要敢于亮明自己的观点,在国家的核心利益问题上坚持到底。现在,美国对台出售武器,遏制中国,中国政府采取制裁措施,对那些参与武装台湾的美国企业实行制裁,是一种非常理性的外交策略。这让美国人直接感受到来自中国实实在在的压力,表明中国政府在捍卫国家利益方面,丝毫不逊于美国政府。
退却忍让不能捍卫国家利益
其次,美国奉行霸权主义、希望继续主导国际事务的大势已去,单边主义已经没有了生存的空间。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为了对付苏联,到处煽风点火。美国当年培植的一些势力,如今却在调转枪口对准了美国。美国在一些传统热点地区所奉行的偏袒政策,早已点燃了当地一些人的民族极端情绪,一些极端组织以各种方式袭击美国。表面上看,美国仍然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武装力量,但是对于非传统的恐怖袭击,美国政府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美国可以出动庞大的军队,摧毁一个恐怖组织,甚至颠覆一个国家的政权,但是,那些“武装到牙齿”的美国大兵,很难防备来自人群的恐怖袭击。美国人之所以选择一个非洲裔美国人、一个与穆斯林世界有着历史渊源的人作为国家领导人,难道没有想改变自己国际形象的考虑吗?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位高举“改变”旗帜登上宝座的美国总统,很快改变了自己的政策。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得到的当然不会是尊重。
现在,美国政府为了转嫁国内危机,维护自己的霸权地位,越来越多地采取不正当手段,让那些在经济上有可能赶上美国的国家吃尽苦头。这就是为什么美国在日本汽车召回问题上大做文章、千方百计地逼迫人民币升值的原因所在。这是一种霸权思想在作祟,也是中美之间不断发生摩擦的导火索。
在这样的国际形势下,如果中国在处理中美关系时不能理直气壮,而是一味退却忍让,没有看到自己的力量,没有看到所肩负的国际责任,没有扮演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应该扮演的角色,那么,非但不能捍卫中国的国家利益,反而由于消极应对,在国际社会失去更多的朋友。
过去,中国有人认为,美国是世界头号强国,无论对错,中国政府都应该避其锋芒,即使在短期内牺牲国家利益,也不要发生正面冲突,只有这样,中国才可以捍卫自己的长远利益。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对于美国横行霸道的行径,中国政府采取了容忍的政策。根据统计,在联合国安理会中,中国是一个投弃权票最多的国家。换句话说,中国自称是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可是,在涉及世界安全的问题上,中国政府非但没有扮演积极的角色,反而为了避免摩擦,消极地使用自己在联合国安理会的权利。这使得许多发展中国家对中国颇有微词,认为中国为了一己之私,放弃了自己的原则。
中国不是美国的盟友,同时也不是美国的竞争对手。在对华关系上美国采取咄咄逼人的姿态,中国当然没有必要笑脸相迎,而是应当坚决捍卫国家利益。这样,中国才能在国际社会赢得广泛的道义支持。
强硬的姿态才能纠正偏见
第三,美国的经济结构决定了美国必须依赖中国。中美两国之间发生贸易摩擦,中国政府应当采取更加强硬的姿态,只有这样才能纠正美国政客的偏见,才能建立平等的贸易关系。
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要想继续扩大出口,就必须小心翼翼地对付美国。换句话说,美国作为中国出口的最大市场,决定着中国的经济走向,如果不小心伺候,那么,等到美国翻脸之后,中国经济将会面临非常严峻的局面。这种观点令人不寒而栗。
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是在平等基础上的互利关系。良好的中美经贸关系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也有利于美国经济的发展。假如把中美之间的贸易关系看作是美国对中国的“特别恩赐”,中国离开美国就活不下去,那就彻底误解了中美两国之间贸易关系的性质。
在美国国内之所以出现一种反对与中国发展贸易关系的声音,就是因为少数中国人在对美贸易方面,产生了一种极不健康的思想,认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必须严重依赖美国。美国国会山上的那些议员们,正是利用了中国一些人的这种心理,不断地通过贸易制裁手段向中国施加压力。
其实,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对于中国固然重要,但是,对于美国何尝不是如此呢?假如中美之间按照对等的原则处理贸易纠纷,或者中国政府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那么,中美之间的贸易关系可能比现在更为顺利。反过来,如果患得患失,认为美国的贸易制裁会给中国带来极大的损害,在采取对应措施的时候缩手缩脚,那么,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让美国政府得寸进尺,不断地利用贸易问题挑起事端。
必须承认,中美两国经济正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中国经济是典型的生产型经济,产品的出口有利于经济的增长,而美国的经济是典型的消费型经济。中美之间经济的差异,是中美两国贸易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中国扩大出口是生产型经济的必然要求,而美国增加对中国的进口,同样是美国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如果中国改变自己的经济形态,从生产出口型经济变为信用消费型经济,那么,中国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将会大大减少。反过来,如果中国减少对美国的出口,那么,美国在日用消费品方面的支出将会大量增加,这必将进一步推动美国通货膨胀,削弱美国的经济实力。所以,中国经济如果能够成功转型,中美两国之间发生贸易大战,对美国经济会带来严重伤害。
近些年来美国之所以敢于对中国说三道四,甚至在国际社会不断地羞辱中国,很大程度上就在于中国所采取的一些不正确的做法。试想,假如美国大兵公然在公海上拦截中国商船的时候,中国政府按照国际公约针锋相对;假如美国飞机在中国的专属经济区上空耀武扬威的时候,中国政府采取断然措施,美国就不会如此放肆。假如被美国这个“彪形大汉”所吓倒,在处理中美两国关系的时候唯唯诺诺,甚至在国家利益受到损害的时候,千方百计的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那么,中美两国的关系必然会是一种权利与义务失衡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