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出了通知,从6月1号起,所有的超市、商场,还有集贸市场都不再提供免费的塑料袋,而且也不再生产、销售和使用超薄的塑料袋。这个叫做“绿色包装我承诺”的活动,由40多家民间组织发起,廖晓义是策划者之一。
廖晓义的办公室格外雅致。竹帘低垂,木雕葫芦灯台伫立一旁,古琴静默地躺在古香古色的轱辘书桌上,墙上裱有的书法手卷大有长江之水东流去之势,这哪里是环保主义者的殿堂,分明是个传统文化爱好者家的装饰。
但,这就是廖晓义的办公室,这些是她中式环保理念的外化。以往,环保的概念是节约、简朴,现今,环保理念进行了升级,有爱心也是环保,养生更是环保。摆放木桌、抚古琴、学吹箫、点灯台、看古书手卷都是她修生养性的公式,更是她升级的环保。
廖晓义笑言自己,做学问“东拉西扯”,做事情“上窜下跳”,养生“拳打脚踢”和“手舞足蹈”,她拉着记者到大厅,跟着CD,做了地球村出品的五分钟“易行养生操”,打拳下腰,样样要给记者示范。她要在更多人面前展示她对传统才艺的崇尚,抚琴和萧,让人了解中式环保;她爱评论,爱说话,出席重大场合,不让发言不出席,只为民间环保组织的声音本已太弱小。
她就是唯一获得过号称“诺贝尔环境奖”苏菲奖的中国人,与克林顿等若干国家的总统、首相以及国际商界大亨有过正面交锋的民间环保人士。
一次争辩,影响一生
廖晓义走上环保之路很偶然,学哲学出身,原本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列所的研究人员。一次,与朋友争论人类的生态环境问题,她的观点是“人类有强大的技术力量,可以解决环境问题”。为说服朋友,改变朋友的悲观情绪,开始翻阅中外关于环保的书籍,却发现事实真如朋友所言。
1991年,她开始和这位朋友一起写作《中国的工业化与环境代价》,洋洋万言无人看。受电视媒介的启发,她撰稿电视片《绿色文明与中国》,但没人出钱拍。
1992年,在美国读博士的丈夫来信了,催她去国外团聚,廖晓义带着女儿启程了。然而,环保一直是心中未圆的梦。刚刚安顿下来不到四个月的廖晓义,把三岁的女儿交给仍在读书的丈夫,只身回到中国,和一群影视界的志愿者一起,完成了专题片“绿色访谈录”,这一走就是一年。1993年,廖晓义再次到美国,回到丈夫和女儿身边。有了一点影视经验的她,开始考虑怎么把国外的环保经验做成电视片。
廖晓义为攻克口语关,到美国人家中做了保姆,深入美国人家庭生活。一年后,她选修了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系国际政治专业。每天上午上课和泡图书馆,下午到餐馆打工,洗碗碟。到了星期日她再去参加当地人组织的环保活动。
美国人对于加入他们捡垃圾行列惟一的中国妇女表示了兴趣和欢迎,主动给她提供环保人士的采访线索和最新资料。在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她采访了国外40多名热心环保的女士,其中有家庭妇女,也有身居高位的联合国副秘书长兼环境署主任道德丝?微尔。廖晓义给这部片子取名为《地球的女儿》。
在拍片过程中,国外民间环保组织的影响力给她很深的印象。美国曾经有一个河湾,水污染很严重,而且这个河湾途径6个省,非常不好治理。300个民间组织在这里聚集,给国会提法案,在民声压力之下,国会制定了《治污洁水法》,而这300个民间组织10多年间,一直监督水法的执行,最终看到了明显的成效。
1995年,廖晓义带着6岁的女儿回国;1996年创办了民间环保组织“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1998年,她去美国大使馆,填写和递交了“志愿放弃绿卡登记表”。
不要以为西方的环保有多好
回国后,她都在学习、介绍西方的环保经验,她拍摄的“全球环保之旅”包括了美国、德国、挪威、荷兰、澳大利亚等国的专题片。然而,骨子里一直流着中国人的血,在介绍、学习国外经验时,她始终被西方的环保文化所困扰,特别是一些生活环保细节上的差异,经常让她难以释怀。
在美国人家当保姆,她看不惯主人家奢华的生活,包括动不动就要洗毛巾,“洗澡后就用一次,擦干一下身体,这毛巾也要放到洗衣机里洗,这要浪费多少水资源,洗衣粉又会给水质带来多大的污染”。
西方人扫院子里的树叶,都用鼓风机,“嘈杂的鼓风机呜呜地把叶子吹到一边去”,她也看不惯。深受中国哲学影响的她,脑子里出现的是另一种画面,秋天踩在落叶上,拿把扫把在院子里扫扫落叶,看看夕阳,“这是多么美的一个意境,美国人不懂,他们只会用鼓风机吹跑落叶,浪费电能”。
她更无法接受西方“冬天像夏天,夏天像冬天”的生活,她害怕进商场,因为冬天商场把空调开得很高,进去的时候她要脱棉袍、着夏装;夏天进商场,则要带上毛衣。在她看来,这是一种很荒唐的生活方式。
在一次欧洲高级代表团冬天召开的关于气候变化的会议上,很多女士穿着丝袜和漂亮的夏裙,她忍无可忍,“抱歉,我很尴尬,我不能再脱衣了,我没带夏装,但难道冬天不应该穿冬装吗?如果我们冬天穿着夏装,我们需要多少能源?我们奢谈什么应对气候变化”?
“西方文明过度消耗自然资源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才造成了对环境的巨大影响。” 曾有一次,廖晓义接受电台采访,有听众让她帮忙给加利福尼亚政府提意见。事情缘于,加利福尼亚的阳光特别好,有人想衣服上留有阳光的味道,便在自家院子里晾衣服,却被罚款50美元,“他们的法律是居民必须使用电烘干机。这里边有多少环保的成分?西方人也需要中式环保”。
廖晓义清楚地记得她曾在贵州感受过的一片幽静而温馨的森林,很享受林间的新鲜空气,后来才知道,这片林竟是村子的墓地,这个村子里的人是不修墓碑的,每个孩子出生时,他的父母就会为他种下一棵树,人死后,便用这棵树做成棺木,将人埋葬在原地,新人出生就再种一棵树,“这是与先人智慧的对话,他们以身体滋养树木的方式让自己生命延续下去,这是典型的中式环保”。
绝不能低估个人改造世界的力量
廖晓义开始想走自己的中式环保之路。“西式环保不足以动员中国的大众,我必须找到另外一条路,将环保和中国百姓的切身利益结合起来,让每个人都能参与”。为此,她提出了“绿色生活”与“绿色社区”的理念。
1996年,“地球村”的“绿色社区”工作从垃圾分类开始做起,然后延伸至水、能源等等。这期间,她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NGO是不盈利的组织,为省钱,她曾连着100天吃煎饼,1年时间里,都是蜷缩着腿睡在一间没有窗户的陋室里。她的艰辛与不知疲惫,也为她带来了收获。2000年,“绿色社区”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管理经验与模式。
2000年6月14日,挪威首都奥斯陆著名的皇家学院,廖晓义获得了拥有“诺贝尔环境奖”之誉的“苏菲环境大奖”。自“苏菲环境大奖”颁发以来,廖晓义是获此殊荣的惟一中国女性,奖励她不知疲惫地推动中国公众参与环保运动,并卓有成效地提高了中国公众的环保意识,鼓励他们改变生活方式。由风行世界的《苏菲的世界》的作者和他的妻子设立的苏菲奖基金会引用印度甘地的名言“绝不能低估个人改造世界的力量”,作为对廖晓义守望理想主义的最大褒奖。
获得“苏菲奖”后,北京市市长刘淇找到廖晓义,和她讨论北京的环保问题。当北京市政府组织了百余名区长以上的干部在试点地宣武区建国南里小区开现场会后,原本只是“地球村”的试点工作变成了由政府文明办牵头的政府政策工作。
2005年,影响全国的“26度空调节能行动”也是廖晓义等人联合几十家民间环保组织首先发起,在“公交周”、“无车日”等政府发起的小小环保行动中,也都有廖晓义的身影。
2007年初,在“绿色生活”的基础上,廖晓义又提出了“节物能、蓄心能、增体能”的中式环保理念,强调“身、心、境”整体思维和跨行业的共同行动,被西方著名生态学家柯布誉为世界环保领域的一次革命,一次后现代转折。
因这一理论,2007年10月6日,廖晓义再次获得旨在奖励世界范围内为推动人类和自然共同福祉做出杰出贡献的首届“柯布共同福祉奖”。2007年11月28日,是中国环保组织提出的“减塑日”,她又走上街头,向大家倡议使用绿色包装,减少使用塑料方便袋,也频频接受电视、广播采访,向大家宣传减少白色垃圾,“事实证明只要收了一点费,塑料袋的使用量确实会减轻很多。”她的中国环保之路远未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