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铁过大关】 中国几大钢铁集团

  从2005年年底到现在,中国与国际三大铁矿石巨头的价格谈判已经进入了第六轮,其旷日持久可谓史无前例。而中国钢铁企业在铁矿石价格谈判中遭遇的种种曲折,正折射出中国钢铁行业目前所面临的种种困境。尽管中国钢铁产量连续10年位居世界第一,但行业前4强企业的产业集中度却只有15%左右,不仅远远低于巴西、韩国等国家,也远远低于美国、印度等国60%多的产业集中度。“小、散、乱”的行业现状严重制约了中国钢铁工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中国钢铁要过大关,就是要由钢铁大国向钢铁强国迈进。
  
  产能过剩还是厂商过剩?
  
  官方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粗钢总产量3.49亿吨,钢材产量3.71亿吨,均较上年同期增长24%以上。与此同时,有关钢铁产能过剩的言论越来越多,而国家也开始着手对钢铁工业进行调控。
  1996年,当中国的钢铁产量达到1亿吨时,就有人指出中国钢铁产能过剩。现在的情况和当时很相似,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很多事似乎不能过早下结论。这是因为,就目前中国钢铁工业的实际情况来看,低质量的钢铁产能也许存在过剩,但一些高附加值、高质量的钢铁产品仍是供给不足,甚至需要大量
  一些业界人士认为,中国的钢铁产能过多是正常情况,只有拥有一定的数量才能有一定的质量。没有产能就没有市场价格的竞争,所有市场参与者都要瞄向成本最低、服务最好、利润最高、价格最低的方向努力,这是市场经济的自然法则。
  长期研究中国钢铁产能问题的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戚向东更进一步认为,进入21世纪,中国钢铁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由负增长转为高速增长,但产能统计数据存在严重虚增问题。他对3个钢铁大省2005年粗钢产能与实际产钢进行分析后发现,如果设备利用率按国际正常值79%~83%计算,相当于虚增产能5000万吨。他认为,其他省份也有类似产能虚增的问题。
  在戚向东看来,判断钢铁产能是否过剩,关键还是在于对未来若干年中国钢材需求量的判断。而中国有关部门劝权威研究机构预测的目标与实际偏差很大。2005年,有权威机构预测,到2010年3.2亿吨钢就够了,但实际上当年就接近3.5亿吨。因此,有关部门和权威研究机构用虚增产能、在建产能、拟建产能减去当年产量作为过剩产能是不科学的,因在建产能和拟建产能不确定因素很多,不能作为有效产能。他指出,产能是在市场变化中平衡的,即使出现阶段性、结构性适度过剩,也有利于钢铁行业竞争,有利于淘汰落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而且,中国钢铁产品过剩也被夸大了。有权威机构预测2006年中国钢铁产品严重过剩,成品钢材将过剩11650万吨。戚向东却认为,如果中国钢铁产业一年钢材过剩了1亿多吨,那企业还能运转吗?所以,政府和产业界应该对产能过剩定性、定量的科学评价标准进行深入研究,避免统计数据受部门、领导或研究机构主观臆断而评定的不良状况。
  尽管在钢铁产能是否过剩上意见不一,但在钢铁厂数量过剩问题上,国有钢铁巨头却与政府主管部门达成了一致,他们同声强调集中度低制约了钢铁行业的发展,强调提高市场集中度是行业发展的必然。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表明,2006年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比去年同期增长21.3%,但钢铁行业利润同比却大幅下降63.3%。
  某国有钢铁企业负责人指出,行业利润的迅速摊薄,正是因为中小钢厂一窝蜂上马导致了恶性竞争。发改委去年钢铁产业政策划定的“淘汰类”部分设备,在几年前就已被国家列入了名单,还有具体的时间表,而且各大钢铁企业也基本上都执行了。“但为什么至今还存在呢?设备是被一家淘汰了,又被另一家买去开始生产了。”他说,“一些中小企业受利益诱惑,违背中央政府制订的宏观调控政策。地方政府实行地方保护,默许甚至支持一些落后钢铁企业的存在,结果国企淘汰的设备被中小企业低价买走再生产,反过来冲击市场。”
  而有些民营钢铁企业负责人则认为,即便中小钢铁企业的产能是落后的,应该淘汰,但应该交由市场选择谁是最后的赢家,而不能先由政府规定好由几大巨头来整合。在他们看来,过剩是市场经济的必然,平衡是市场经济的反动,市场经济就是以不断浪费社会资源来提高效率的。要实现社会资源优化配置,只有计划经济才能达到,但必然是以牺牲效率为代价的。
  所以,当前中国钢铁工业的现状似乎是总体产能过剩,高端产品产能不足。针对这种状况,我们就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首先,产能过剩导致市场供大于求,国内市场钢材价格下跌,企业盈利空间缩小,部分企业亏损,有的甚至停产减产。因此,必须继续严格控制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但另一面,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处于上升轨道的情况下,钢铁产能出现一定的过剩,这是市场经济的特征,它有利于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推进钢铁工业的结构调整、企业重组和淘汰落后产能,有利于我们抓住时机,推进钢铁工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全行业的发展质量。
  其次,我国钢铁工业的产能构成,具有先进与落后并存的特点,以大企业为代表的工艺装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同时,还存在一批中小企业高能耗、高污染、工艺技术落后的装备,落后产能占总产能的30%左右。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预测分析,今年的在建项目建成投产,将新增生产能力为炼钢2500万吨、炼铁2300万吨、轧钢4300万吨。另一方面,淘汰落后产能,提高全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是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目录》规定,300立方米及以下小高炉产能9988万吨,20吨及以下小转炉、小电炉产能5500万吨,2006年进入淘汰实施阶段,2007年底要实现全部淘汰。上述情况说明,对钢铁工业的产能,既要考虑新项目投产增加产能的影响,同时还要考虑淘汰落后、减少产能的影响,也就是要用加法也要用减法。
  再次,要解决产能过剩和淘汰落后产能的问题,应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从政府层面来看,要严格执行钢铁行业市场准入标准,严格控制新增产能,推进钢铁企业跨地区联合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依据法律、法规推进淘汰落后产能;通过调整投资结构、扩大消费、消化部分产能等。从企业层面来看,要实行以销定产的方针,依据市场需要组织生产;积极主动淘汰落后产能,提高企业竞争力;改进和完善销售工作,规范市场行为。
  
  出口导向还是出口平衡?
  
  2005年集中释放的巨大产能,正促使2006年中国钢材出口格局发生一场嬗变。由此引发的争论对中国钢铁工业的长远发展不可谓不重要。
  “截至4月26日,我国今年钢材进 出口总量已达1447.9万吨,其中进口580.1万吨,出口867.8万吨,顺差达287.7万吨。”4月28日,中国海关总署统计司统计分析处黄国华处长,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上海钢联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中国钢材进出口形势分析研讨会上发布了最新统计数据。
  事实上,从今年一季度开始,我国钢材进出口形势已发生了根本性逆转:进出口相抵后,一季度我国净出口钢材185.8万吨,净出口量逐月上升,分别为23.4万吨、59.7万吨和102.7万吨,直至4月的近300万吨,这是自2005年以来我国钢材出口首次超越进口,日渐增长的净出口量已显示我国钢材进出口新拐点的到来。
  刺激钢材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力量来自三方面。首先,国内市场供大于求,产能出现阶段性过剩,自去年4月份以来国内钢材过剩产能的集中爆发使出口成为释放产能的主要渠道。其次,我国钢材产品竞争能力提高,逐步代替了部分进口资源,作为我国钢材进口最大品种钢铁板材的进口替代效应已逐步显现出来,一季度板材出口继续增长26.2%,占出口总量的比重提高至46.9%,而同期进口量却下降了25.7%。再次,国内外市场较大价差的存在也进一步提升了钢材出门动力,目前欧美等国际市场的钢材价格明显高出我国同类产品每吨100~200美元,今年国内钢材出口增势不减。
  黄国华预计,2006午我国钢材产能将继续扩张达4.5亿吨,出口将大幅增至3000万吨,而进口则将继续下降至2000万吨左右。面对这种钢材净出口的苗头,我们有必要对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趋向作审慎的分析。
  毫无疑问,中国是能源贫乏的国家,而钢铁业是耗能大户,现在每年的能源消费量占全国能耗总量的17%以上,耗能量达到3亿吨标准煤。我国一次性能源中石油、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储量有限,现在已是石油的净进口国,石油进口量占全国油耗量的40%。天然气储量大多分布在西部地区,西气东输工程虽已贯通,但输量有限,成本费用较高。在我国能源构成中比例最大的是煤炭,中国经济发展所需能源主要靠煤炭。近几年来,煤炭产量增长要高于经济增长速度2倍才能确保GDP的增长要求。由于煤炭的过度开采,加之开采机械化程度低(40%左右),综合回收率低(30%左右),煤炭资源的浪费相当严重。据估计,从1949年到2003年,我国累计产煤炭约350亿吨,而扔掉的煤炭资源几乎是被利用资源的两倍(650亿吨),接近我国目前全部尚未占用的煤炭勘察储量。我们要为子孙后代留下生存的基本条件――能源资源,就不能把有限的一点煤炭资源挖光烧尽。
  同时,钢铁行业还是一大污染源。在粉尘、废气、废水的排放上,钢铁行业都是居于前列。每生产一吨粗钢,粉尘排放量达6kg/t;SO2排放量占全国总排放量的20%,居第一;CO2排放量占全国总排放量的10%,仅次干发电行业。据称,我国每生产1吨粗钢C02排放量是日本的1.6倍。废水排放量:高炉炼铁平均为13吨/吨生铁,转炉炼钢加莲铸为12吨/吨钢,轧钢系统依据轧制品种,大致在30~60吨/吨钢材。少生产一吨,就是减少一份污染源。
  在出口产品的质量上,我国出口的钢铁产品档次不高,价格太低。
  新出台的《钢铁产业政策》中规定,限制出口能耗高、污染大的焦炭、铁合金、生铁、废钢、钢坯(锭)等初级加工产品。多年来焦炭、铁合金的出口成为我国钢铁行业出口的重头产品,我国1997年出口焦炭突破1000万吨,2000年1519万吨,2001年1467万吨,2002年1357万吨,2003年1470万吨,2004年1501万吨,年出口量占全球年度焦炭贸易量的70%~80%。
  我国出口一吨钢材的平均价只是日本的1/3,近几年大量出口钢坯就更不合算。2005年1~9月我国累计出口1580万吨钢材,平均价为643.95美元/吨,而同期进口2000万吨钢材的均价为961.49美元/吨,出口钢材单价较进口低33.03%。从品种看,进口钢材中档次较高的板材占进口钢材总量的87.3%,而出口钢材中板材只占43%。同样是板材,进口单价平均为916.72美元/吨,而出口的板材单价只有631.78美元/吨;占出口总量1/3的棒线材单价仅464.27美元/吨;1―9月累计出口598万吨钢坯,平均出口价只有386.43美元/吨,这对那些大量使用进口铁矿的内陆钢厂可能连成本价都保不了。
  从更深层次来讲,扩大钢铁产品的出口,很大程度上只是“一头热”。这是因为:
  一方面,2000~2005年中国成品钢材的消费需求增加1.8亿吨,而中国以外的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同期消费只增加7000万吨,这说明国际市场钢材需求增幅在下降,出口钢材的国际市场空间越来越小。
  另一方面,全球钢铁贸易摩擦有加剧之势。无序低价大量出口赚不到钱,还会招来别人的排斥――反倾销。根据来自五矿化工商会的信息,2005年10月初美国宣布中国非合金焊缝钢管对美国市场造成扰乱。加拿大也已决定对来自中国等国家的进口热轧中厚板材发起反倾销调查。在亚洲,中国出口韩国的热轧板卷也面临反倾销的指控。此外,印尼和日本也有可能会对中国的钢铁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南非国际贸易委员会经初裁,认定中国不锈钢管对南部非洲关税同盟成员国市场构成倾销,并开始按进口金额征收49.81%的临时保证金。最近,喀拉喀托公司已经向印尼政府提出申请,要求对来自中国的热轧板卷和冷轧薄板进行反倾销调查,尽管印尼政府并未接受此次反倾销调查案,但这也是一个不祥之兆。欧盟国家现在也密切监控中国钢材的出口情况,积极搜集中国钢铁产品倾销数量“激增”的证据,伺机提出贸易保护调查。
  近几年中国钢铁产品出口持续猛增的趋势令国际市场惊恐不已,加上我们出口产品的结构不尽合理,导致贸易摩擦加剧。目前遭反倾销的基本属于附加值较低的长线产品,这些产品的价格相对偏低,而国内生产这些产品的厂家又多,竞争十分激烈,在全球一些经济发达国家钢铁业虽属夕阳产业,然而为了维持本国国民的就业和社会安定,较多地受到政府保护,一旦进口产品与本国产业间发生冲突,就必然会引起反倾销调查。
  因此,从以上种种情况来看,在中国钢铁工业实行出口导向的发展战略不合实际,其实施结果会得不偿失。较为恰当的策略似乎是,在立足于满足国内需求的前提下适当出口,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全面提高我国钢铁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提高出口产品的档次,力争出口高附加值品种。
  
  产业重组 时不我待
  
  从钢铁工业的发展历程看,世界钢 铁工业已经历了四次大规模的重组并购,分别确立了美国、日本、欧洲的钢铁强势地位,而且出现了巨型的钢铁企业,成就了4大钢铁集团。
  第一次大规模重组并购浪潮发生在20世纪初的美国,由此造就了世界第一钢厂――美国钢铁公司;第二次是20世纪70年代的新日铁合并重组,使日本跃居世界钢铁大国,成就了新日铁,第三次是20世纪90年代发生在欧洲的重组并购,欧洲钢厂跨国合并,1997年达到顶峰,并成就了阿塞洛;第四次是本世纪以来发生的以米塔尔领导的世界范围内并购重组,又成就了米塔尔。
  而从近年来全球钢铁行业并购交易额剧增的情况来看,世界钢铁行业似乎正在迎来第五次并购浪潮。同时,在国内产能面临阶段性产能过剩的情况下,中国的钢铁工业也站在一个新的发展关口,面临着如何才能再上一个台阶的问题。
  可以说,在目前的这种情况下,单一企业靠调整产品结构、降低成本已难以挽救微利或亏损的局面,提高产业集中度,避免重复建设和价格剧烈波动,购并重组是最佳可行的出路,世界性的购并案例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而米塔尔收购阿赛洛又进一步唤醒了国内企业的并购意识。中国钢铁工业真正要在质量和整体竞争能力上有质的突破,不经过产业重组是不可能达到的,甚至可以说,产业重组,时不我待。
  据统计,到2004年底,我国钢铁企业达3800家,其中产钢企业264家,2004年钢产量最大的宝钢集团产量为2141万吨,只占全国的7.86%。与世界钢铁行业相比,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非常低,导致了资源配置不合理,单位产量能耗、物耗高,企业竞相扩大生产规模,加剧了布局不合理的矛盾,不仅严重制约着整体竞争力的提高,也大大削弱了我国在国际市场的地位和作用。此外,由于产业集中度低,缺乏能主导市场的大型企业集团,这是出现过度价格竞争、钢材价格大幅波动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主要产钢国和地区来看,虽然亚洲钢产量占全球产量的一半左右,但生产厂家却相当分散,产业集中度在全球最低。在亚洲地区,中国钢铁产业集中度又比韩国、日本低。在世界主要产钢国的前4位企业的产业集中度中,中国仅为15.7%,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主要产钢国。2004年我国钢铁行业前10名产业集中度仅为34.71%,2005年为35.38%;2005年我国钢企产钢超过1000万吨的有8家,产钢超过500万吨的18家。
  
  从主要产钢国家和地区来看,韩国的POSCO粗钢产量占比高达63.58% 台湾省中钢一家占台湾地区的粗钢比重为55.90%;日本JFE、新日铁、住友金属、神户制钢等前四位钢铁生产厂家的钢产量约占日本钢产量70%以上;德国的蒂森克虏伯钢铁公司钢产量占德国钢产量40%以上。在美国,2004年国际钢铁集团(1SG)继收购LTV公司、伯利恒公司和阿克梅公司后又收购了韦尔顿钢铁公司,钢铁产能达2000万吨以上;美国纽柯钢铁公司收购了伯明翰钢铁公司,产能达到了2045万吨:美钢联先后收购了国家钢铁公司、斯洛伐克Kosice钢厂,产能达到2200万吨这三家钢铁公司总产能达到6000万吨,占美国钢总产量的50%以上。
  而在中国,宝钢2005年的产量为2200万吨,仅占全国总量的7.86%。前4家仅占总产量的15.4%。可见我国钢铁行业产业集中度之低,和我国钢铁行业产业重组任务的艰巨性和紧迫性。
  刺激世界钢铁业并购重组热潮的一个最重要因素,是从2004年以来钢铁企业的估价较低,而收益颇高。从世界范围来看,钢铁行业股票的估值仍低于其他工业部门,特别是在当今全球经济趋于下降,周期性的股市更加波动,而且周期性的、分散的钢铁业动荡更加剧烈,在此背景之下,钢铁业的并购重组也将会进一步发展。
  从国内看,主要钢铁企业都是上市公司,在证券市场上钢铁行业的上市公司最具行业代表性。由于行业景气下降,公司业绩下滑,市场对此又过度反应,使股价基本在净资产之下,特别是钢铁股股改后的市净率平均只有0.8倍左右,而且由于前两年钢铁行业盈利状况很好,大部分钢铁企业都想方设法做实了净资产。因此,股票的估值已充分凸显了公司的购并价值,购并将使钢铁股在资本市场不会感到寂寞。
  从最近钢铁业发生的一些并购事件来看,国内钢铁业格局正在悄然发生变化。首先,阿赛洛收购莱钢进而整合山东钢铁业,这意味着阿赛洛将控制整个山东半岛的钢铁市场;其次,米塔尔收购华菱,这意味着中南地区的大片市场会由外资掌控;再次,鞍本合并,它们占据整个东北地区;还有武钢购并柳钢,建防城港千万吨级项目等举措。
  随着钢铁行业景气的回落,铁矿石资源的获取与控制能力、企业规模、产品结构、市场控制力成为企业在竞争中决胜的要素,钢铁企业两极分化的现象会更加突出,盈利能力的分化,使企业之间市场驱动型的并购成为可能。
  以宝钢为例。事实上,宝钢也确实在不断致力于钢铁行业上下游产业链的打造,而且已开始注重横向间的联合。2005年11月1日,宝钢集团和武钢集团也曾签订过战略合作协议,这拉开了宝钢低成本扩张的序幕。2006年,宝钢集团先后在1月18日和3月11日分分别和马钢、八钢签署了“宝马联盟”和“八宝联盟”。而根据邯钢于近期的公告,宝钢集团已持有邯钢1.67%的公司股份,宝钢集团下属两家全资子公司――上海宝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宝钢工业检测公司分别持有2.46%和0.87%,合计持股13819.66万股,占5.0002%。尽管表面看,这仅是一种对邯郸钢铁股改方案实施的套利行为,但也发出了一个信号:宝钢的战略布局已逐渐展开,特别是在全流通后钢铁股被低估的情况下,钢铁企业的控股权有随时面临被收购的风险。
  2005年7月,国家出台了《钢铁产业发展政策》,明确支持钢铁企业向集团化方向发展,通过强强联合、兼并重组、相互持股等方式进行战略重组,要求至2010年我国钢铁行业前10名产业集中度需达到50%,至2020年达到70%。而要在2010年使前十大钢厂粗钢产量比重达50%以上,行业重组势在必行。在国际上,钢铁产业通过联合、兼并和重组来共享资源、共享市场已成一种世界趋势;而在中国由钢铁大国迈向钢铁强国的过程中,并购重组的步伐也将明显加快。而且,作为已连续10年位于世界生产和消费钢铁的第一大国,世界钢铁业新一轮购并重组浪潮在中国发生不会是出人意料,而更可能只是对潮流和趋势的顺应。只有通过有效的并购重组,中国钢铁业才可能迈过目前正面临的发展瓶颈,才能由钢铁大国迈向钢铁强国。
  (责编:张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