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承熙_赵承熙的杀手之路

  福建南平惨案发生后,《洛杉矶时报》等美国主流媒体称这起袭击案是自2004年以来中国发生的最严重校园袭击事件,社会压力的增大导致一些弱势群体以极端手段报复社会。事实上,在欧美一些国家,由于社交孤立、人际疏离或难以适应社会个人角色转变而引发的反社会事件屡屡发生,以移民身份踏足异乡践行美国梦的赵承熙,便是最典型一例。
  
  1984年1月,赵承熙出生于韩国;1992年,8岁的赵承熙与家人一起移居美国,在那里长大并获永久居住权;2007年4月16日,赵承熙制造了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校园枪击案――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枪击案。那天,他一共开了220多枪,打死32人,打伤29人。最后,他毫不犹豫地向自己的脸部开了最后一枪,面目全非地离开这个世界。
  这一年,他仅仅23岁。
  “时间到了,今天就做。你们让我流血,把我逼进死胡同,使我别无选择。”赵承熙这样阐述自己行为的正当性。有些孤僻和古怪的他,代表了一位亚裔移民青年在追求美国梦过程中承受的剧痛。
  当两种文化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当生活的压力让一个移民家庭举步维艰、当残酷的现实摧毁他曾经美好的向往,赵承熙那颗压抑的心灵开始扭曲,对现状的不满驱动着他走上那条不归的反社会之路,最终从一名青年学生蜕变成冷酷的校园杀手。
  
  贫苦移民生活埋下仇恨种子
  
  母亲赵香林说,她承认自己不太了解儿子,但直到儿子制造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枪击案,她才知道自己究竟有多不了解他。
  1984年,赵承熙出生在一个普通的韩国家庭,一家人生活拮据,但却充实温馨。那时,亲戚眼里的赵承熙是个安静的孩子,不愿与人打招呼,也不愿与人拥抱。但每次与姐姐赵善卿吵架时,他都凶神恶煞般摆出另外一幅脸孔。
  和很多亚洲人一样,赵承熙一家也都怀有美国梦,总希望到美国打拼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在移民美国前,他们一家曾在首尔租房生活。当时的房东说:“赵承熙一家住在半地下房间……他们移民前曾说:生活实在艰难,倒不如去陌生国家闯一闯。”
  1992年,8岁的赵承熙随全家移民美国。一家人搬入弗吉尼亚州费尔法克斯县森特维尔地区,为了让孩子们接受更好的教育,全家在一所公立学校旁定居。这是个宁静的小镇,居民以中产阶级为主,韩国居民约5万人,是新兴的韩国移民聚集区,不过也有印度、拉丁裔移民。
  一家人移民美国后,只是偶尔回韩国探亲。赵承熙的父母开了间洗衣店,父亲赵成泰还经常外出打工,母亲赵香林则偶尔去教堂做礼拜。邻居说,赵承熙父母人很不错,他的父亲有时还会帮助清扫邻居车上的积雪。只是拮据的生活让赵成泰一家如坐针毡,他们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女儿赵善卿身上,因为她毕业于名校普林斯顿大学,并就职于美国国务院。
  但赵善卿不是他们的救世主,赵承熙一家在费尔法克斯的生活依然困难重重,很少有人会帮助他们。当地的公益机构有时会把韩国移民聚集在教会、社会团体或公民俱乐部,但赵承熙一家人却很少出现。“他们就像是幽灵。”美国华盛顿一个韩国民间团体的负责人说,这个家庭很奇怪,旁人根本没机会了解他们。
  这样的生活经历,在赵承熙的内心留下深深的印记。当地居民回忆,赵承熙是个奇怪的年轻人。数年前,邻居克雷格•科恩斯看到赵承熙独自站在父母的房子前。当科恩斯向赵承熙问好时,赵随即把头转向另一边。科恩斯说:“他好像是一直在跟他自己谈话一样。”住在隔壁的阿卜杜尔•沙什也记得,在很多年时间里,赵承熙似乎都没有任何朋友。
  1997年,赵承熙一家终于攒足了钱,可以买一栋14.5万美元的房子。这期间,父亲赵成泰换了几次工作。其中一位雇主这样形容他:赵每天都在工作,从周一到周六,从不间歇。他工作太辛苦了,他的生活中只有工作、工作、工作……不过,在午饭时间,赵成泰却把自己伪装得自信满满,一再吹嘘自己的女儿,聊以自慰。
  这一切,赵承熙看在眼里,他看到了父亲为家庭的付出,也看到了一个移民家庭的艰辛。那时,赵承熙经常问妈妈:男孩应该做些什么?母亲赵香林很是惊愕,但并未放在心上。
  由于生活拮据、工作繁忙,父母没时间照顾、开导赵承熙,即使有时意识到他生活中的异常,也无奈只好由他自行调整。况且,他在学校里的学习成绩还不错。赵承熙的舅舅说,刚刚移民美国时,赵承熙就被诊断出患有孤独症,但是母亲赵香林好像不太重视这件事。“她有时打电话说,孩子学习不错,她似乎并不担心儿子,只是说自己为了赚钱和养家有多辛苦。”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贫苦的童年和移民美国后低人一等的生活,在赵承熙的心灵中埋下仇恨的种子,并悄然萌芽。
  
  校园中那个冷漠的“问号”
  
  1992年,美国洛杉矶曾爆发韩国人聚众洗劫、焚烧商店事件,此后,很多韩国留学生不愿意承认自己是亚裔。这其中,就包括赵承熙。
  与其他亚裔学生不同的是,赵承熙移民美国的时间比较早,在美国生活的时间是其他亚裔学生的两倍。为此,美国人称类似于赵承熙这样的移民学生为“1.5代”――移民美国时间早,既受韩国文化影响,又受美国文化熏陶,有时感觉是两种文化的融合者,有时却感觉一无所有。受这种氛围影响,本来就内向自闭的赵承熙,变得更加与世隔离。
  费尔法克斯的同学说,赵承熙很难相处,他似乎永远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同学们甚至打赌:如果谁能跟赵承熙说上一句话,就能获得几美元。结果,这几美元谁也没得到。
  所有曾经与赵承熙有过接触的人,对他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沉默”。赵承熙的同学回忆了2006年文学课开课第一天时的情景。在自我介绍时,赵承熙一句话也不说。学生都在签名册上写下名字,而赵承熙写的只是一个问号。老师问:“你是叫问号吗?”
  乔•奥斯特是赵承熙在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室友。他回到宿舍时经常看到赵承熙坐在桌子前发愣,别人跟他打招呼时,赵承熙往往只用一个字回应。“他总是非常、非常安静,安静得有些古怪。”
  赵承熙在大学时候的安静独处,和之前的生活经历不无关联。早在中学时期,赵承熙的同学多为白人学生,其中不乏富家子弟。上高中英语课时,每当老师让学生轮流朗读课文,赵承熙总是低着头。老师告诉他,如果不读课文就要被评不及格。此时,他才用“低沉、古怪”的语调读课文,“就像嘴里含着什么东西”。
  不料,全班学生一阵哄笑,指着他说:快滚回老家去吧。
  这大大伤害了赵承熙的自尊,尽管当时没有表露出来,但无疑他会铭记在心。由于从韩国移民而来,赵承熙不可避免地与美国文化发生冲撞,而对他来说,最具代表性的凌辱则来自那些富人子弟。高中校友史蒂芬娜•罗伯茨说,赵承熙初中时常遭捉弄。“一些人总找赵承熙麻烦,他们会把他推倒,然后嘲笑他。赵承熙英语不太好,总有人拿这点取乐。”同学们向赵承熙投来异样的目光,他们甚至曾认真讨论赵承熙是否会成为校园枪击犯。
  由于这些被欺辱的经历,赵承熙逐渐养成孤僻的性格。上大学后,他彻底变成了独行侠。他不参加活动,拒绝老师和室友的帮助,也吓跑了那些想帮他的人;他想象了一个名叫杰利的超模女友,而把自己称为史班奇;他睡觉时要开着灯,经常在睡梦里呻吟、哀叹;而且,他还在宿舍墙上胡乱涂写着歌曲《闪耀》的歌词:给我一个指示/为我指明方向/告诉我向哪里看/告诉我会发现什么/哦,天堂,让你的光芒闪耀……
  
  梦想的破碎和最后的疯狂
  
  虽然作为移民承受外界诸多的冷嘲热讽,但在赵承熙的内心,依然有最初的梦想在支撑。这让他尽管在受欺辱之后变得沉默寡言,但却依然维持着基本的理性,因为他还有最后的依托:梦想和爱情。
  赵承熙刚进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时主修商业信息技术,但大二时决定转入英语系。尽管英语一度是赵承熙的最弱科目,他也经常因英语不好而被人嘲笑,但他依然坚信自己能成为着名作家。不幸的是,赵承熙的作家之路屡屡受挫。姐姐赵善卿曾发现一封来自纽约一家出版社的退稿信,自从接到这封信,赵承熙变得更加消沉自闭,他的英语成绩从“B”下滑到“D”。
  但赵承熙将所有的苦痛都埋藏在内心,从不向人透露。事实上,自从3岁时因生病被医生实施侵入身体式检查后,他一直不喜欢别人碰他,这也导致他少有玩伴,唯一能与他顺利交流的是姐姐。不过,他也从不告诉姐姐自己的想法或感受。
  家人逐渐意识到赵承熙的反常,生怕他因为英语成绩的下滑和作家梦的破碎而走向不可挽回的深渊。所以,他们带赵承熙去接受治疗。在特殊疗程中,赵承熙画了许多既没窗也没门的房子。治疗师解释说,这样的画说明赵承熙感到孤独。听到这样的诊断后,赵承熙眼中顿时盈泪。
  可以想象,治疗并没有起到效果,因为家人没想到移民生活会给赵承熙带来如此大的创伤。此后,赵承熙继续回到学校,继续过着移民学生的漂泊生活。不过此时,赵承熙的内心已经显露出愤怒和扭曲的迹象。他在上课时给同学拍照,并在剧本中写到了死亡,吓得有些学生再也不敢和他一起上课。
  赵承熙并没有因为孤独而放弃对爱情的追求,他爱上了漂亮师妹艾米莉•希尔舍,但却被艾米莉无情抛弃。艾米莉和新欢的某次约会,又恰好被他碰到……至此,赵承熙生命中最后的依托――唯一的爱情梦想也被彻底粉碎。
  累积中的病态和忧郁一步步接近临界点,在作家梦和爱情梦都破碎之后,赵承熙终于彻底失去了生活屏障,陷入无尽的绝望之中。他到学校附近的商店买了手枪和弹药,之后开始去健身房锻炼。他每天睡得很少,一大早就起床,像70岁老太太一样骑车出门,到校外射击场进行训练。
  2007年4月16日,赵承熙已经完全被仇恨和极端情绪所控制。他用铁链将教学楼的出入大门全都锁上,闯进教室开始对正在上课的学生疯狂扫射,酿成美国有史以来最惨烈的校园枪击案。
  血案发生后,警方在赵承熙的宿舍发现了一封长达8页的绝笔信。他在信中用“怨恨”和“捣毁”等1800多个单词发泄了对社会和富家子弟的愤怒,和一个亚裔移民学生美国梦破碎后的悲哀。
  “知道有人往脸上吐唾沫的滋味吗?知道把垃圾从嗓子里咽下去的滋味吗?知道自掘坟墓的滋味吗?你们让我痛苦,自己却很快乐,为了你们的快乐,我就像脑袋里长了癌一样痛苦,心脏四分五裂,到现在还在撕咬我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