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委不再当“毒舌”?

  选手与评委的“互动秀”带来的往往是收视率的节节攀升和大把的短信投票这样一种双赢或者多赢的局面。      如果没有《美国偶像》中“愤怒的恶棍一样的评委”西蒙•克威尔做陪衬,“反偶像偶像”孔庆翔一定不会像今天这样火爆全球。这位著名臭口评判家,因其尖酸刻薄的“毒舌”风范让观众爱恨交加。
  将这一风格在国内选秀场上发挥到极致的当数去年名噪一时的超女评委“柯楠”组合。基本上已经淡出歌坛的实力派歌手柯以敏得以咸鱼翻身,迎来事业第二春;不为人知的音乐人黑楠也终于在大名之前冠上了“著名”二字,并捎带着让他那辆宝马车受到了极端粉丝的枪弹“礼遇”。
  毫无疑问,强大的评委阵容从来都是选秀节目中夺人眼球的关键因素,所以,尽管评委们常常在鲜花与口水之间走着钢丝,但他们痛并快乐着。
  也许是去年的超女评委太过轰动,也许是遵照传闻中有关部门对选秀节目点评要求的具体文件,今年各类选秀节目的评委明显变得温和了很多,甚至在措辞中出现了热情洋溢的、诗歌般的颂扬,不做“毒舌”的他们突然换了个玩法,还会有人留恋、痴迷吗?
  
  不当“毒舌”
  
  超级女声的评委宋柯被网友认为是今年最专业的评委,虽然话语不多,却往往一针见血。有着数十年从业经验的宋柯坦承,自己的评论风格就是尽量做到客观。
  “我可以站在中立的角度告诉这些孩子们这个行业是不是他们所想象的那样。我会告诉他们一些好的方面,也会告诉他们这个行业不好的地方。当然我不太会去伤害他们自尊,中国人都是很要面子的,大家都不希望让自己当众受到批评。”
  “尽管我说得很平和,有时我也会比较严厉,选手如果聪明的话可以听出我在批评她。比如有个选手,我对她说,你有比唱歌更好的发展途径。这句话就说得很重了,她只是外表突出,唱功不行,她要是聪明就能听得出话里的意思。对于选手要不要选择走艺人的道路,还有她们的演唱风格,这些我可以提醒,或许对他们有帮助。”
  作为《我型我秀》中唯一的一位美女评委,DJ秋林强调自己是“鼓励、关怀型”评委,“我并不希望留下什么经典评语,而是关注选手的实力。我在评论时,一般会做到温柔、母性,人性关怀会比较多一些。而且我鼓励原创,虽然观众往往不重视原创歌手。”
  《加油,好男儿》的评委高晓松一度批评节目选拔出来的都是一些外表不错、腹中空空的“花瓶”选手,但是在点评的时候依然奉行“怀柔政策”。“在不说和说假话中间,我选择不说。有的时候我就是保持一种沉默。”
  高晓松还强调在这种淘汰率极高的选秀节目中,选手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心态站在评委面前,那么评委说什么都会让人受不了。“每个上舞台的选手都应该做好这样的准备,有的时候为你指出问题并不是一件坏事。如果连这么一点挫折都受不了,今后怎么面对别的事情?”
  大概是和选手们一起经历了从海选到最终夺冠的全过程,评委们更多地体会到选手们的不易,也就特别难以对选手们施以“毒舌”。超级女声评委巫启贤不仅在点评时对选手们大唱赞歌,更指责媒体称选秀冠军是“廉价的一夜成名”有欠公道。
  “我时常在反问自己,虽然我一而再、再而三在比赛的过程里面前前后后不断地安慰她们不要紧张,只要放松才能得到全世界,只要不在乎,也不要计算,不要想成败,才能完全发挥出来。我想我讲了这些道理真是废话。算了,我就把这个当成是安抚她们的心理治疗的过程吧。因为比赛不紧张你就不是一个人了,所以我觉得她们真的很厉害、很可贵,在这样小小的年纪就要承受这么大的压力,所以在这个过程里面,我慢慢地会从心里面爱上她们,反而从她们身上找到了学习的对象,我学到了好多东西。”
  
  评委只是评委
  
  虽然今年的《梦想中国》评委伍思凯也闹出了“罢评”和“以自己的权威打压选手”的负面新闻,但是和去年时时处在风口浪尖的“柯楠”组合相比,实在算不了什么。不过这些应邀或主动参与到评委工作中的老牌明星们还是依靠着鲜明的个人魅力提升了节目的可看性和热烈度,而评委们也在高密度的曝光下积攒了进一步的人气。
  很多参赛的选手毫不讳言,自己就是冲着偶像评委来参加比赛的。这样的情形在《我型我秀》身上体现得特别明显。总是穿着黑色紧身体恤的评委、环球唱片东南亚地区总裁许智伟,以其健康活力的文化形象和言简意赅、直击要害的专业点评大受追捧。
  他总是比赛现场签名最多的人,甚至有选手就是为了见他才来参加比赛的。和参赛选手比拼篮球功夫,兴高采烈时将鞋子扔到舞台上,还有那个右手握拳、敲击心房的招牌式动作,已经成为时下年轻人最喜欢摆的pose。
  许智伟代表了另外一种评委形象――不以苛刻式评语见长,却以高度的亲和力赢得人心。
  和许智伟一同担当《我型我秀》评委的秋林指出,许智伟现在受欢迎的程度很高,但是评委不能以这样的心态来参与比赛。作为一个评委,他的点评必须具备可信赖性,可操作性,并且力求真实。评委的表现并不是收视亮点,一个专业评委不能到比赛中来作秀,这违背了比赛的初衷,这样的行为也是不负责任的。
  评委需要在“卖乖”与“受宠”之间寻找平衡,但这个力度并不是那么好掌握。高晓松说自己作为一个歌手,一个在音乐方面比较专业的人员,希望通过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去影响大众的品位。“对于我来说,结果不是最重要,我也改变不了结果,但我能把我的音乐理念告诉给选手和观众,可能会帮助大家更好地领悟音乐吧。”
  在大众决定的新娱乐时代,号称专业的评委们有时身份极其尴尬,因为比赛的结果往往不是评委说了算。
  宋柯的心态很淡然。“没有任何比赛是完全合理、公平的,尤其在音乐比赛上,他唱得好不好,这个标准很难定,不像足球比赛,有个具体的比分,很直观。在这种时候,规则就显得很重要了。规则制定了就要遵守,尽管规则还有那么多有待完善的地方,但我想这就是人类发展的道路。规则应该会越来越完善的。我想只能用一些制衡的方式来弥补,比如判定比赛的权利交给评委、大众评审团和观众三方面,这样使得评委的观点不至于太个人化,也可以减少一些暗箱操作的发生。”
  高晓松则认为短信是眼下最公平合理的方式。“至于所谓黑幕,我认为每种制度下都会有黑幕,这是无法避免的,只有说基数越大,黑幕的可能性越小。这个基数就是观众的数量。喜欢这个选手的人越多,越容易避免黑幕。”
  巫启贤说得更加直白。“任何比赛都会说有内幕,因为任何比赛都会有人被淘汰,都会心有不甘者,都会有你支持的人被刷下来,所以心有不甘的情绪是无可厚非的,是人之常情。而现在的网络世界、媒体世界,每个人要发言是多么容易简单的一件事情啊,一个人心有不甘就说有黑幕,就说有鬼他们在做假。因为现在是太方便廉价的世界,以前发言要有名有姓,现在发言可以无名无姓,可以是隐形人,可以不负责任。所以在这样一个时代像这样的批判,像这样的现象还用太去在乎它吗?”
  存在的就是合理的。目的性很强的娱乐节目,本来就需要人气选手来“撑场面”。既然有那么多人愿意为选手的表演“埋单”,评委们做做没有实权的太上皇倒也无伤大雅。本来就是玩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