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教育视角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多元需求及政策启示
摘 要 终身教育视角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应被赋予更大的灵活性和实用性,广大农户应该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和需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形式。研究以陕西省太白县为例,采用Multinominal Logit 模型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内容需求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农户自身性別、是否有第二职业、家庭年均收入、家庭总人口、家庭人均土地面积、是否满足现有农业技术和是否愿意参与培训等因素,对其培训需求具有显著影响。因此,决策部门应通过完善制度,提升培训内容的实用性、创新性和全面性,建立多元化参与投资机制及通畅的信息传递渠道等措施,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供给质量,以满足其多元化的培训需求。
关键词 城镇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内容需求;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36-0039-06
一、研究缘起
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大量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村地区出现大量空心村,农业劳动力缺失、农业生产率低成为影响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转型的现实问题。由此,为解决农村劳动力人口数量和质量的双重瓶颈问题,2012-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五年强调“积极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即要求“培育以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作为主要职业,具有较强的自我管理和市场竞争意识,能够经营现代农业生产的劳动者”。从现实背景和高层政策导向中可以看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活动已成为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关键。
从理论视角看,终身教育理论可以说是为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需求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该理论最早由法国教育学家保罗·朗格朗(Paul Lengrand)提出,它是指“人的一生的教育与个人及社会生活全体的教育的总和”[1]。之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终身教育部部长埃特里·捷尔比(Ettore Gelpi)进一步丰富了终身教育理论:“终身教育是学校教育和学校毕业以后教育及训练的统和,它不仅是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之间关系的发展,而且也是个人(包括儿童、青年、成人)通过社区生活实现其最大限度文化及教育方面的目的,而构成的以教育政策为中心的要素。”[2]进入21世纪,终身教育被赋予更大的灵活性和实用性,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具体表现在任何需要学习的人,可以随时随地接受任何形式的教育。学习的时间、地点、内容、方式均由个人决定[3]。终身教育过程中,不同类型学习者在其一生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学习需要,他们在不同时期、不同场所,通过向不同教育者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职业技能,获得人力资本提升。基于终身教育理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终身性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活动是成人阶段超越正规教育的继续教育。培训活动能克服传统农民固有的教育背景较差、生产技能较低的先天劣势,让农业生产经营者通过继续教育,获得自主生产、经营和管理农业生产的新技能,提升自身人力资本。其二,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呈现多样化的需求。在培训过程中,农民受到自身职业身份、教育背景、经济水平、居住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对职业培训提出多样化的需求。这不仅是终身教育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的又一重要体现,也是当前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面临的棘手问题,是其政策转型的必要依据。
同时,新型职业农民及培训需求问题逐渐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就国内文献来看,仅有少数学者对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需求进行研究。其中,朱奇彪(2014)基于规模种植业新型职业农民参与技能培训意愿因素研究,分析不同变量对培训意愿的影响[4]。但是,他的研究对象仅局限于规模种植业农民,未对新型职业农民整个群体进行定量研究。此外,植玉娥、庄天惠(2015)基于成都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需求研究,认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需求表现是以提高技能、学习经营管理知识为目的,期望培训内容全面化、培训方式以集中上课与现场指导相结合[5]。易阳(2014)针对湖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需求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农业经营者注重培训内容的实用性,对培训形式需求多样化[6]。但是两者都是基础描述统计性研究,缺少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需求的微观探究。
多数学者针对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问题、政策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研究。概念方面,郭智奇(2012)认为新型职业农民是指从事农业生产经营作为自身职业的人员,具有较高的科技文化素质、专业生产技能和职业道德;具有较高的自我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意识;具有稳定的工作岗位和收入来源[7]。朱启臻(2013)指出新型职业农民首先是农民,此外还须是市场主体,具有高度的稳定性,把务农作为终身职业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现代观念[8]。问题方面,单武雄(2014)认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直接影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体系缺乏统筹协调;农民培训参与率不高,难以形成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气候;职业农民生产经营项目单一、规模偏小,难以形成示范效应[9]。政策方面,吴易雄(2014)认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活动需要集聚各方力量,建立政府推动、部门联动、政策促动、市场带动、农民主动的“五轮驱动”机制[10]。
可见,目前针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需求的研究较少处于描述统计和理论分析阶段,很少学者采用计量统计模型,从微观视角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需求进行深入探究。基于此,本文以陕西省太白县为例,采用multinomial logit计量模型的方法,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内容需求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政策参考。
二、研究数据和计量模型
(一)数据来源和抽样
为了解当前农村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需求状况,2014年8月,课题组采用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地点选择在陕西省太白县经济发展水平低、中、高的寺院村、梅湾村和塘口村3个村庄,进行了实地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涉及被访者的个人特征、培训现状和培训需求等方面内容。调查方式以入户采访和问卷调查为主,共发放230份问卷,有效问卷为222份,回收率为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