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化不能只从经典出发
最近这些年,对于中国文化的讨论很多,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成立国学院,引发了非常大的争论。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出现这类争论并不奇怪。历史上似乎每当中国经济发展、市场繁荣,都会引发中国文化走向的讨论,如唐宋时期、明清时期。现在中国经济经过过去30年改革开放大发展,又让我们开始回头考察中国文化的价值体系,以及未来的走向。
今天中国社会方方面面的变化,确实是史无前例的。我看文化和社会变迁的角度,可能和传统文人不一样。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前不久我和夫人在公园散步,公园路上有很多干树枝,我想起在上世纪70年代,我在家乡湖南茶陵农村,每天都要上山砍柴。如果那时我家附近山上也有这么多树枝,那我砍柴的任务就会容易得多。现在我们那个村不再砍柴了,而是烧煤了,我就在想,什么时候什么原因促使这样的转型发生呢?
我发现,要了解湖南那些村的社会变迁,也许可以从青霉素的出现开始。青霉素等抗生素的出现,使得婴儿的死亡率发生了根本性的下降,造成人口大规模增加。到了上世纪70年代末期,我们家乡附近山上的树全被砍光了,靠木柴为燃料的生活维持不下去了,只能改成烧煤。但我的家乡不产煤,怎么办呢?恰恰在那时,公路网络逐步建立,汽车、卡车、拖拉机开始普及,就把我们村的经济和几十公里之外的湖南其他县的经济联系了起来,这是一个主要的突破点。
我们村为了买到煤,马上和其他县的经济联系在一起,这又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其中的一个是,原来不怎么需要现金的农村经济,现在对货币的需求就增加了。原来村里每一家自己种粮食、自己织衣服,完全是自给自足的经济,但现在为了赚到买煤的钱,每家每户就必须开始从事某一项可以拿到市场上换到货币的经济活动,专业分工就开始出现,如养猪、养鱼、种西瓜等等,地方经济发生很大的变化。同时人口的流动也更加频繁,一些人出去读书,另一些人流动到就业机会更多、收入更高的地方。这些都对儒家所主张的名分等级的社会秩序,形成了一个根本性的冲击和挑战。
过去很多研究文化的方式,只是从四书五经出发的自我陶醉,以为那是中国社会,那和现实中国社会距离太遥远了。正因为这样,我们除了用传统解读经典的方式来研究文化之外,更应该引进一些别的研究视角、研究方法,才能真正找到中国文化未来走向的药方,提出真正有用的建设性意见。
五四倡导的自由难以实现是由于缺乏金融市场
五四时期所强调的个人自由、民主、宪政、法治,经过了近100年的发展,为什么至今还是没有完全实现呢?我们不妨回过头去看看当时所讨论的这些主张、观点和思想,到底缺乏了一些什么?五四时期,不论是左派还是右派的知识分子,大家都向往自由、民主、法治等,但开出来的药方差别很大。左派知识分子最后得出的结论,为了实现个人自由、实现法治,根本的答案是公有制。除了胡适之外,当时绝大多数五四知识分子忽视了私人产权对自由的核心、基础性的作用。倡导自由主义的胡适认为,你把所有个人的财产都交给国家或者一个集体,那么你有什么基础实现你的个人自由?这跟人的本性是有矛盾的。
第二个完全被忽视的,是我新增加的内容,就是金融市场的发展对于个人自由和法治的基础性作用。仅仅有私人财产,没有医疗保险、养老基金等各种外部金融市场的发展,每一个人对未来生病、养老会充满不安,觉得没有着落,这时不是把“孔家店”打倒,而是不得不重建。因为有了儒家“三纲五常”等制度安排,才可能在金融市场没有发展起来时,对个人提供一些基本的帮助。
所有文化体系的推出,目的都是要让人生存的概率达到最大。人的生存需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理需要,吃饭、穿衣等等,还有就是精神的需要。每种需要又可以分为两种,一是今天的需要,二是未来的需要。明年也许我会很幸运,也可能很不幸运,后年、大后年以此类推,我会发现我剩下的这一辈子充满了很多不确定性。
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所有的金融机构,其实就是在不幸和幸福的状态之间,做一些价值配置。比如保险公司会在不幸状况发生时,给你一些补偿,如果不发生意外事件,保险公司不付任何钱。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把所有的金融交易描述成实现不同的时间、空间之间的价值重新配置。但是为了完成这个交易,交易安全、交易成本是核心。
儒家文化和金融市场哪个效率高
下面我通过几个典型的金融交易,即价值在时间、空间配置上的安排,讲一下儒家文化和金融市场的关系。
儒家文化主张以家庭为基础,以血缘关系为实现跨时空价值交易的基础,这和金融市场之间有很强的替代关系,甚至是竞争的关系。比如养老的经济需要。中国人的养老方式是“养儿防老”,生下孩子,把孩子养大,供其上学,等你老了以后,你的孩子要孝敬你,供你养老。支付结构上大致是你今天付出,未来有回报。这种支付结构的安排,从金融设计的角度是很容易做到的,但是最难做到的是信用。父母在子女身上做了那么多的投资,如何保证子女未来一定孝敬父母呢?这就是儒家文化所主张的“孝道”的核心所在。为了让父母在子女身上做最大限度、最大可能的投资,必须要让父母心里感到很踏实,就需要儒家所主张的这种社会秩序。
儒家的“三纲五常”,以血缘、代际、年龄以及男女性别确定名分等级秩序是非常刚性的。尤其子女对于父亲是绝对不能还嘴的,没有任何讨论空间。这种刚性的秩序之所以有必要,就是因为只有如此,上述这种跨时间的交易才能有足够高的可靠度。换句话说,儒家所主张的等级秩序和价值体系,实际上就是为了把这种养老保险的代际交易能有足够高的兑现概率。正如现在的股东权益保护,父母是投资者,子女等于你的股票、债券或信贷,为了保护投资人的利益,必须得有一套行为规范体系,保证在你活着时,子女必须无条件服从。如果子女还没长大翅膀就硬了,作为投资人,你今后的投资回报就可能无法保证,你就必须开始做其他的安排了。儒家文化存在的价值,就是通过子女以非常人格化的方式来代替今天我们所熟悉的不同保险金融品种。
中国人认为生孩子最好是儿子,因为女儿要嫁出去,是别人的。为了最大化老有所养效果,父母希望有更多的孩子,最好是有三四个儿子。传统社会中“三妻四妾”的制度安排,有很多妻子甚至主动要求丈夫纳妾,实际上也有很强的经济原因。因为如果妻子无法生儿子,妾生的儿子,第一服务对象当然是父亲,但第二服务的对象是大妈,亲生母亲反而是排在第三位的。
如果有保险公司提供人寿年金、养老基金等产品,以“养儿防老”来实现养老保险的要求就会下降很多。未来中国社会,即使没有计划生育,随着越来越多的养老金融产品出现,中国人不再需要生更多的孩子来实现养老,人口增长会放慢。
我总结一下,实现养老的经济利益交换的需求的方式,在人类历史上基本上存在四种方式,第一种是最传统的方式,以家庭血缘关系的“养儿防老”。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可以把家族看做是内部金融交易市场,传统社会赞赏四世同堂、五世同堂,认为家族人越多越好,就是因为家族越大,内部金融交易市场所能够实现的风险分摊、跨时间收入配置的效果会更高,家族越小,可以交易的对象就越少。第二种是社团组织,比如西方以共同信仰为基础的教会来实现养老保障,中国的广东和香港等地区有自梳女。第三种是金融市场。第四种就是依赖政府,通过税收等实现。第四种方式带来腐败风险、道德风险的空间太大了,没有个人的选择权,连结婚都要领导同意,可能不是很好的安排。
我个人觉得,今天中国社会正在发生市场化的变迁,从原来完全依赖家庭,慢慢过渡到市场。在家庭和金融市场这两个养老解决方案里,哪一种更好呢?市场安排肯定是效率更高,通过血缘关系来互相保障的交易安排效率是非常低的。
依赖家庭、家族来解决风险交易,需要有类似于儒家文化这种刚性的社会秩序来最大化减少违约的风险,但如果由保险公司、银行、证券公司等来代替家庭提供非人格化的人际交易,就需要外部化法律体系来支持,这就是民主、法治、宪政在西方社会出现的原因。当今天中国人越来越多依赖于金融市场来实现经济安全和人际交易,就必然提出对外部非人格化的制度要求,否则市场解决方案很难实现。如果大家购买保险之后无法兑现,还是觉得亲人更可靠,最终只能回到家庭解决方案。
很多学者和业界人士,以及业余爱好者都会说,既然通过儒家价值体系、等级秩序的安排也能够给中国人提供生活保障,对未来养老的安全感,实际上过去2000多年都在这样做,那为什么我们现在还要搞金融市场呢?甚至给贪污腐败的人提供那么多的机会,为什么要这么做?从价值判断角度来讲,在原来中国社会温饱都没有办法解决时,在儒家的名分等级秩序之下,牺牲个人权利、个人选择,每一个人按照自己的社会地位约束自己的行为,接受“三纲五常”的约束,这种文化制度安排是可以接受的。因为那时,大多数人会说生存比个人自由更重要。但是到了今天,中国社会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再通过家庭来实现人际之间的利益交换,代价是越来越高了。
比如,现在中国社会年长的人,实际上每天的生活保障是很不安的。据我的观察,很多时候父母向子女要钱会觉得在人格尊严上付出的代价是很大的。尽管他们是你的子女,但等你老了以后,每天只有被动等待,充满了不确定性。如果以前通过养老保险等金融投资,每一个月靠原来积累投资的收入来花钱,对于人格尊严就好很多了,你去打一次高尔夫球,花了700块钱,你的子女会说:“我给你钱你居然去打高尔夫球?”靠子女供养,你是债权人,子女是债务人,生活和消费的方式,就要受到债务人的约束。这种债务和债权人的关系,决定了年长的人,靠子女养活,尊严和权利是会付出很大的代价。
对于我这样四十几岁的人,大多和父母住在一起,多数情况下使得夫妻家庭生活影响很大。我在美国一位朋友,他在湖南的父母给他打电话,让他必须要回到湖南。他说自己有妻子、女儿,他们不愿意回来。他父亲一直向他施加压力,最后他和妻子离婚了。还有一位访问学者告诉我,以前父母对他到哪里总是很不放心,但他给父母购买了保险之后,一下子就改变了,不再给他压力。
家庭功能应由经济交易转为感情交流
把经济交易的功能,从家庭剥离出来,由金融市场去代替,对于整个中国社会的转型和文化的变迁,是一个核心的关键点。
因为原来没有别的选择,所以儒家学者提出的“三纲五常”等主张,给中国社会过去两千多年的贡献很大。至少在没有外部化的制度架构建立起来,市场也没有发展的中国社会里,通过强化家庭内部的利益交换功能、风险交易功能,使得中国的家庭和整个民族能够不断地发展下去。但是到了今天,有了发达的证券公司、保险体系等等,通过家庭内部这种阉割个性、权利,强调刚性,必须服从、没有选择等的价值体系,存在的必要性已经没有了。
我们都知道,把感情交流和利益交换捆在一起,我们根本分不清,你爱我到底是爱我口袋里的钱,还是真的爱我这个人。过去婚姻强调门当户对,因为原来结婚作为制度安排,是为了实现经济交易功能。而今天的中国社会,个性化的表达可以表达出来,和市场化的发展关系很大。因为不再靠领导、靠单位吃饭,有钱可以自己买房子,可以自己开公司,没必要压抑自己的个性。何况有了金融证券的安排,结婚不结婚都没有关系,或者结婚也不生孩子。正是有了这些金融的发展,家庭的经济交易功能由市场取代得越来越多,家庭的感情交流功能越来越强。这个转型正在进行。
儒家价值体系强调不能有个人选择,无法促进家庭定位由经济交易功能向感情交流的转型。因为感情是逼不出来的,不能够说因为你是张三的儿子,所以你必须爱张三。我女儿尊重我和爱我首先不是因为我是她们的父亲就必须要尊重我和爱我,更多时候她们完全是和我对话的朋友,平等、自由、权利是当今社会必然追求的价值体系,如果还是强调延续名分等级秩序,就像是包办婚姻,彼此只有利益捆绑,至于爱不爱,是很奢侈的一种诉求。虽然不排除包办婚姻也有感情,甚至爱情,但多数情况不是这样。
从今天实际的情况,如何来看待未来中国社会的走向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和一些研究生过去几年做了一些研究,对中国一些城市做了抽样调查。包括大都市(北京)、大城市(济南、成都)、中等城市(临沂、潍坊、内江)、小城市(长庆、隆昌)还有5个村。我想通过横切面的变化,(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