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武术根脉直溯太吴伏羲
中华武术拳种纷呈,流派众多,浩若烟海。少林、武当、太极、峨眉等林林总总,当今武林以少林、太极、武当影响较大,众流派各有起源,公认的说法少林拳系源于登封少林寺,太极拳系源于温县陈家沟,但无论是少林、太极还是其他大小拳派,都有公认的或有争议的发源地。
对于中华大武术文化而言,武术源于何时,源于何地,源于何人?
中华武术的源头在哪里呢?
武术源于原始社会人类生存的需要。在漫长的原始社会,哪个部族的技击技术高明,哪个部族运用的武器先进,哪个部族的繁衍发展就会迅速。当然在今天看来很简单的事情,对若干千万年以前的原始人类来说可能需要长久的努力才会实现。
在公元前50至40世紀,中华大地上出现了一位伟大人物——伏羲。伏羲生于成纪(今甘肃天水),青壮年时领导东夷族(以后称华夏族)在成纪、华胥(今陕西蓝田)一带游牧。伏羲所处的时代,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自然界的凶禽猛兽、氏族间的利益争夺时时威胁着东夷族的生存环境。而成纪、华胥一带地理位置偏西,物产不丰,供食用的禽兽不足。于是伏羲带领先民逐水草而居,来到淮水之北的宛丘(今河南淮阳,古称宛丘、陈、陈州,现淮阳县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宛丘古城遗址和太吴伏羲陵),在此长居,后世称伏羲“都宛丘”,即在宛丘之地定都。
宛丘之地属温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冬季雨雪少,夏季雨水集中,春秋温暖,境域系黄河冲积平原,因此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但在那“不富以其邻,利用侵伐,无不利”(《易经》谦·五六)的部落相争的年代里,这里绝非一块可以安居乐业平静生活的净土,部落间为了生存所进行的弱肉强食般的拼杀是随时都在进行的。
“木兵始于伏羲,至神农之世削石为兵。”(《太白阴经》)伏羲“去巢穴之居,变茹腥之食,立礼教以导文,造干戈以饰武”(《晋·拾遗记》载),平定四夷,使当时的宛丘在其治下相对稳定,从而基本结束了原始的游牧生活。而他的“立礼教以导文,造干戈以饰武”则不仅使先民在生产之余有了精神文化生活的内涵和原始军队建设的雏形,更为以后文、武两门学科的兴起奠定了基础。在以后的生产、生活中,由干、戈的挥舞演变成具有攻防意义的“干戚舞”、(干、戚:盾牌和大斧,远古时的两种兵器。)“大武舞”(大武舞简称“武”,见《礼记·祭统》《周礼·春官·大司乐》汉·郑玄注:“大武,武王乐也。”)这些“舞”是在武术这个名词产生之前古人对攻防格斗技术的定义。其实武舞同源,只不过在伏羲时代只是武术和舞蹈的雏形。伏羲率先发明了干、戈这样具有攻防意义的武器,使自己的部族在围猎和部落冲突中居于有利地位,取得战争的主动权,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伏羲不但创造了武术,同时也是武术理论的奠基人。
伏羲在宛丘蓄池养白龟,筑园植蓍草,他所确立的阴阳八卦学说在以后武术家、军事家、养生家的实际运用中产生了重要作用。就武术言,无论内、外两家,无不讲究阴阳虚实,神气意力,进退起落,动静张弛,可以说每一个动作都分阴阳,即便是现代搏击运动,攻防之间也无不蕴含阴阳。无论以后产生多少武术派别,每个派别又演创出多少套路,哪个套路又能离开阴阳?所以,万法归一,各流派武术的基本理论和动作,都是由伏羲的阴阳学说所派生,都是经过历代演习、完善才形成了今天的各种武术派别。
总之,中华武术的萌芽是从伏羲时代开始的,伏羲就是中华武术的创始人,而伏羲“造干戈以饰武”是在宛丘也就是现在的河南省淮阳县完成的。
(编辑/吴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