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行漫记

  东行漫记

  游览了湿地公园,一行人又参观了渡江战役纪念馆和安徽名人纪念馆。下面蒲公英文摘网小编准备了东行漫记,希望大家喜欢。

东行漫记

  一、五月二十五日

  先生这几天,每天都有许多个电话。电话中,时而高谈阔论,时而沉默不语。我很好奇,什么事情这么神秘?先生做个鬼脸,说:“到时候给你个惊喜。”终于,先生告诉我,他们同学聚会,一切都安排好了,只等启程。

  沾先生的光,他们同学毕业四十周年聚会,敲定在合肥举行,并且可以携带家属,所以我顺理成章跟了去。临行之前。特意翻看了合肥的有关资料,地理气候,人文风俗,恶补了一下相关知识。安徽省是中国东部拥江近海的内陆省份,简称“皖”。是华东地区腹地。合肥东西宽约450公里,南北长约570公里。全省户籍人口约7000万。公元1661年,清廷将江南省一分为二。分为“江南右布政使司”(苏州)和“江南左布政使司”(江宁)。公元1667年,取安庆和徽州二府首字合并为“安徽布政使司”,建安徽省,省会合肥。古称庐州。地处江淮之间。淮人民风淳朴,性格刚毅。第四大内陆湖——巢湖穿城而过。自东汉以来,合肥一直是江淮地区的政治中心。

  从武汉到合肥乘动车也就两个小时。望着车窗外面不断掠过的青山,绿树,高桥,矮屋;栽秧的农人,牧牛的老叟;以及远山的薄雾,近渠的流水,心情竟象儿时出门一样一样地激动。脑子里不断地想象着那些未曾谋面但又耳熟能详的高矮胖瘦,俊丑神韵的面孔,想象着那些虚幻的音容笑貌和现实的真人实事的重叠,不禁哑然失笑。

  车停在合肥南站,来接车的是童青松学友。“哇瑟!是不是高晓松染了头发了!而且是最流行的白色噢!”青松学友一头银发随意蓬松着,脸色红润,笑意盎然。我的第一印象觉得他特别“潮”,有范。握着他的手,有力。想象他四十年前定是帅哥一枚,身边的钦慕者定是成群结队。他热情地帮我们搬行李,领我们上车,送我们到酒店安顿下来。与先行到达酒店的学友见面,大家热情地寒暄,拥抱。那些熟识的、陌生的面孔,经过岁月的洗礼,每个人的脸上都刻满沧桑,只不过有的深重,有的浅显而已。晚宴是童青松学友为大家接风。“泥鳅面”,“包馅大丸子”,“银鱼水蛋”体现了徽菜的酥嫩香鲜,也比鄂菜口味更加厚重。

  二、五月二十六日

  先生毕业后,经常口吐莲花给他的校友涂脂抹粉。比如班长张炎芳的精细诙谐,陈伯端的敦厚朴实,周兵的热情泼辣,石教友的善解人意。好像每个人从来没有缺点全部都是优点。其中对汪留全涂抹得最厚实,此人如何如何又如何如何。天长日久,这位从未谋面的汪先生在我的脑海里的印象非常清晰:高大威猛,睿智洒脱,英俊潇洒,幽默风趣。总之,凡是男人该具备的优良品质都具备了。以致四十年过去,汪留全的良好形象依旧清晰如初,并不曾因为岁月磨砺而衰老!在酒店的走廊里,先生给我介绍,说:“这位是汪留全同学。”我竟楞在当场,不知该伸手还是该点头。僵硬的笑容挂在脸上……“呵、呵、呵”我一边干笑,一边默想:原来人不光是可以由猿变成人,也可以由人变成猿哦。

  吃过早餐,我们乘车到滨湖国家森林公园观光。一路上,大家欢声笑语。导游高小姐简单地介绍了湿地公园的概况,汪留全接过话筒,准备吼歌。我想:先生给汪留全贴了一脸金,就是没有提到此人歌唱得好不好?说不定没有一副好皮囊有一副好嗓子也算有了补賞。。。我还在沉思,突然一声吼,吓了我一跳:“前!面!有!山,后!面!有!河,前!面!有车,后!面!有辙……再!也!不!能!这样!喝(活)!再!也!不!能!那样!喝(活)……” “那该怎么喝呀?”“喝什么呀?喝茶还是喝酒?” “唱不好就罚酒!罚酒!”大家开始起哄。汪留全胸有成竹:“等会我去喝酒,你们唱歌。现在班长接着唱好不好?”轻巧地把话题抛给了张炎芳班长。张班长照旧露出一副无可奈何的憨态,声嘶力竭地吼了一首“大刀进行曲”。把热烈的气氛推到了高潮。“狼狼第谭上被银抛(蓝蓝的天生白云飘),被银霞免嘛而抛(白云下面马儿跑)……”陈来学兄把湛江话嵌进通俗歌曲里,大家笑得前仰后合。

  游览了湿地公园,一行人又参观了渡江战役纪念馆和安徽名人纪念馆。汪留全一直跑前跑后照应大家注意安全。淅淅沥沥的小雨早已停了,望着被雨水洗尽的天空,湛蓝湛蓝的像一面透亮的镜子。我却突然生出许多感慨:是哦,人的一生不过短短的几十年,就像一列行进中的火车,我们会碰到许许多多的人,都在行色匆匆地赶路。高的矮的胖的瘦的美的丑的富的贫的,都会到达同一个终点。能够象汪留全学友一样真诚待人,哪怕相聚三五天,大家感受到了他的热情如火,心里也是暖暖的。至于是人还是猿,又有什么要紧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