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海归“女飞手”用无人机种地年赚200万元


  海归美女要用飞机种田
  2015年9月从英国留学归来后,24岁的戎梦雅在新疆哈密家乡考察一番后,向父母宣布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我以后就在家乡帮你们种地啦!”结果不出戎梦雅所料,父母当即骂她脑子进水了!一个学企业管理的名校留学生,毕业后本可以留在英国一家世界500强企业工作,就算辞职回国发展,也不能像父母一样当个农民吧!他们震惊之余,坚决反对女儿的选择。
  事实上,戎梦雅并非一时冲动,这是她深思熟虑的结果。在英国一个农机展上,她看到了中国大疆公司生产的植保无人机,于是和家乡的机械迷哥哥商定:兄妹俩联手用无人机创业,用新技术帮乡亲们料理农田,然后适当收取佣金!
  听了女儿的一番介绍,戎梦雅的母亲仍然觉得这事不太靠谱,时尚漂亮的女儿不该放弃大好前程,回到田间地头“折腾”,但戎梦雅的父亲听了却怦然心动,并转变态度表示支持。
  戎梦雅的父母20世纪90年代末从河南辗转来到新疆,并落户在那里,开荒务农20年,种了3800多亩棉田。每到棉花采摘季节,家里每年至少要请400多名工人,这一项开支就要花上三四百万元。后来,戎梦雅的父亲成为哈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大胆购买采棉机用于棉花采摘,虽然会造成5%的损耗,但采棉机效率奇高,昼夜连续作业,一星期就能干完以往工人2个月才能干完的活,和节省的人工成本相比,机采带来的损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尝到与时俱进的甜头后,戎梦雅的父亲成了农业机械化的忠实支持者。这也是他支持女儿“无人机创业梦”的原因。
  得到父亲的支持后,戎梦雅很开心,她向父母承诺:“放心吧,植保无人机是针对保护农田设计的,智能又高效,我和哥哥一定能用这种‘神器’让大家从棉花种植业沉重的人力成本中解放出来,包括您二老!”
  从地勤小妹到“飞手”
  因第一批植保无人机产量较少,戎梦雅兄妹在新疆根本买不到。通过网络搜索,他们辗转山东、河南、江苏三地,终于花5万元买回了一架,正式开始无人机植保创业。
  无人机怎么飞?药剂怎么配比?飞行速度怎么设定?兄妹俩一无所知。好在家里不缺棉田,兄妹俩划出一片试验田,又分成几个区块,分别测试30%、40%、50%、60%等不同浓度的药,寻找药效最好的方案。
  “如果植物本身有病虫害,叶子表面会有色斑,无人机打药后,如果看到色斑慢慢缓和,就说明起效了。”戎梦雅说。
  通过反复试验,戎梦雅和哥哥发现,一亩地要打一升的药水,无人机的速度控制在4米/秒~4.5米/秒,高度保持在植物上方2米左右,就能打出最好的效果。摸索出窍门后,兄妹俩先给自家3800多亩的棉田全都喷洒了一遍农药。
  没过几天,邻居找到了戎梦雅兄妹,他说他发现自家的棉田用拖拉机打药后,蚜虫非但没被杀死,反而越来越多,而相邻的戎梦雅家的棉田经过无人机喷洒农药后却没有了蚜虫,他想让戎梦雅兄妹帮他用无人机再喷洒一遍药物。
  次日,戎梦雅和哥哥带着无人机去邻居家的田地,他们这才发现,地头竟然熙熙攘攘聚了上百号人。原来,戎梦雅用无人机给棉田喷洒药物的消息已经传开了,大家都想见识见识这个新鲜玩意儿。
  此后三四天,一拨又一拨的人从四面八方赶来,其中就有个名叫兰自立的人,他专程驱车60多公里,就是想看看无人机植保能不能解决自己的困扰。
  兰自立家有1000多亩棉田,拖拉机植保带来的各种问题一直令他很头痛,拖拉机在掉头转弯时,很容易带落棉桃,损耗率在5%~7%左右。按一年亩产400公斤棉花算,一亩地至少减产20公斤,1000亩地的损耗就是20吨!而用无人机植保基本没有损耗,按当时7.5元/公斤的棉花收购价算,仅损耗这一项,使用无人机植保一年就能增收15万元!
  经过观察,兰自立惊喜地发现,无人机的效率也远胜拖拉机。一辆大型拖拉机每天植保100亩地,而一架无人机只要2个小时!在虫害爆发期,越早止住虫害,就意味着越早止损。
  而且,拖拉机只能在白天作业,但是每年七八月份的哈密,午间地表温度高达50℃,高温易导致药物蒸发,同时害虫幼虫会躲到叶片底部,这让植保效果大打折扣,而装备了避障雷达的无人机,能在夜间作业,杀虫灭害效果更胜一筹。另一个决定性的优势则是节水。新疆是我国严重缺水的地区之一,哈密人均水资源量更是只有全疆人均水资源量的一半。拖拉机每植保一亩地,需要耗水500公斤,无人机却只要100公斤,兰自立算了算,自家每打一次药就能节省400吨水!
  “用这么少的水,能有效果吗?”包括兰自立在内,同样的问题,每个农民都要问戎梦雅好几遍。
  “因为无人机喷洒速度快,必须得提高药水浓度,所以就降低了用水量。”戎梦雅每次都会跟他们耐心解释。与大型拖拉机相比,无人机植保的优势显而易见,农户们惊喜之余,纷纷请戎梦雅和哥哥到自家田地里喷洒农药。
  起初,兄妹俩只有一架植保无人机,虽然戎梦雅很期待当“飞行员”,但为了让机械迷哥哥过足操作瘾,她还是甘做地勤助手,给哥哥换电池,充电,准备晚餐。
  在做好地勤工作的同时,戎梦雅也积极学习飞行技术,并对农业植保的全流程有了深入了解。经历了植保助手过渡期,加上大疆农业植保机无论是手动还是智能模式,都很容易上手,戎夢雅很快成了一名合格的飞手。2016年10月拿下UTC(无人机驾驶证)后,戎梦雅便以飞手的身份参与到棉花脱叶的飞防作业中。
  每当看到一片片棉田在他们的“飞行守护”中茁壮成长,结出一朵朵洁白如雪的棉花,放眼望去仿若置身雪国,戎梦雅心里就会感到满足与自豪!
  年赚200万元只是冰山一角
  棉田每年至少要做6次植保,五六月份打药是为了预防蚜虫,七八月份打药是为了杀灭蚜虫、红蜘蛛等害虫,而到了10月上旬则需要打脱叶剂,让棉花的叶片加速脱落,以方便采棉机作业。
  拖拉机植保的价格4元/亩左右,无人机植保价格却要8元/亩。1000亩棉花地,一年6次植保,用无人机要多花2.4万元,但与减少损耗和用水获得的收益比起来,植保费用并不算高。就这样,兰自立很快成了戎梦雅的VIP客户,连续两年请戎梦雅兄妹负责自家棉花地的植保工作。
  随着无人机植保被越来越多的农户认可,戎梦雅兄妹接到的订单量也节节攀升。从一辆皮卡车、一架无人机和10块电池起步的他们见市场需求量大,不得不扩大团队规模,又一口气购回3架植保无人机。兄妹俩当飞手,他们雇来的助手负责配药、换电池等后勤工作。戎梦雅和哥哥在10个月的时间里,跑遍了哈密下辖的10个镇、27个乡。最忙的时候,父母也被他们拉到地里帮忙。
  “最忙的是采摘季,打脱叶剂的时间集中在二三十天内,我们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有时候一个月都回不了家。”戎梦雅说,那段时间团队的所有人都活得像“野人”。
  付出很多,收获也令人惊喜。无人机创业第一年,戎梦雅和哥哥就在哈密周边地区作业近8万亩,赚了60多万元。
  2017年,戎梦雅的植保队伍继续扩大,他们聘请了一批专业飞手,使团队成员增加到10人,又添置了5架无人机,兄妹俩还成立了新疆龙航农业科技公司。
  短短两年间,戎梦雅在哈密农田中闯出了名声,每年5月到10月,总会有数百个电话打到她的手机上,邀请其团队为田里的农作物做植保。
  据统计,2017年新疆棉花播种面积达2896.61万亩,如果全部采用无人机植保,将产生一个超过10亿元的新市场!
  戎梦雅从去年开始,不再局限于仅仅五六个月的植保,把业务扩展到了无人机销售、飞手人才培训等领域。
  “去年一年,我们就卖出了30台植保无人机,同时还负责后期的维修。我建了个微信群,可以随时回复新飞手的各种疑问。如果我们自己遇到新的问题,也会在解决后分享给大家。”戎梦雅说,2017年他们的团队创收200多万元!而这对于前景广阔的无人机植保市场而言,只是冰山一角。